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新创意人和他们的创意之道

admin 2006-08-11 来源:景观中国网
  群体案例   在《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中,弗罗里达提出了“创意人”的概念。谁是创意人?这一新兴群体在中国经历了什么样的道路呢?我们选取了在加拿大一项住宅大楼的国际

  群体案例

  在《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中,弗罗里达提出了“创意人”的概念。谁是创意人?这一新兴群体在中国经历了什么样的道路呢?我们选取了在加拿大一项住宅大楼的国际建筑设计比赛中,击败其余五名入围选手,脱颖而出获得大厦设计权的马岩松等几位著名华人建筑设计师作为案例,希望走近这群创意人的世界。


贝聿铭,在世的最著名的华人建筑师。

执掌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的张永和。

  从一个更长的历史时段观测,比如从贝聿铭、张永和和马岩松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中国融入全球体系的程度以及因此而改变的创意人的生存边界。

  贝聿铭,在世的最著名的华人建筑师,他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因为他的大半生在美国度过,但他也会普通话、广州话、上海话和苏州话。因为他祖籍苏州、生于广州,在香港和上海度过童年。

  像那时候的多数富贵人家一样,在当时的中国银行任要职的父亲送他到国外留学。

  那是1935年,美国正在蓬勃地成为世界最强大的经济体。父亲原来希望他留学英国学习金融,但他没有遵从父命,而是依自己的爱好先后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攻读建筑设计专业。他对现代建筑发生兴趣和上海这个城市有关,他曾回忆说,自己在上海读中学时,周末常到一家台球馆去玩台球,附近正在建造一座上海最高的饭店,这刺激了他的好奇心。那时候,虽然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但上海却在迅速发展中,是当时远东最繁华、最开放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前卫文学和艺术的发源地,还是国内外建筑师交流的中心,很容易看到最新的英文报纸、书刊。

  上世纪40年代贝氏毕业的时候,正值国内战乱,贝氏在父亲规劝之下滞留美国。

  之后40年,他在美国这个最国际化的大熔炉中开创事业,成为有国际声望的建筑师,在世界各地留下设计作品。而同一时期,在中国的建筑师处于封闭环境期,私人事务所完全消失、建筑设计思想单一化,设计师很少有机会获取国外的信息,也很难在设计中发挥个人创造性。

  当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再次尝试和西方接触时,贝聿铭才得以回到阔别近40年的故国探亲观光。之后改革开放政策出笼的1978年,更让他有机会在北京设计香山饭店。然后陆续有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北京中国银行总部以及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作为名人,他无须参与竞争而直接获得设计权。

  比贝聿铭小四十岁的张永和现在是新一代华人建筑师的代表,曾有内地时尚杂志称他是“中国本土建筑设计师的代表”———但是这个称谓容易引起争议,事实上张的经历很难用“本土”这个概念来界定。张永和在南京的东南大学建筑系接受本科教育,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初,他就于1981年赴美自费留学,先后就学保尔州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然后在旧金山几家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先后在美国四所大学任教,并于1989年成为美国注册建筑师,那时候,看上去他的人生道路和贝早年没有多大差别,如果没有后面的巨变的话。

  故事改变的原因,是1992年以后中国再次启动经济建设热潮,看到机会的张永和最先到经济开放度最高的深圳设计一些项目,并成立自己的非常建筑事务所。到1996年底,他正式辞去美国莱斯大学教职,以中国为中心展开自己的工作。

  之后另一个转折是他获邀担任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主任,当中国的建筑大跃进引起全世界瞩目时,他领导的这个机构成为一个信息交流中心之一,他流利的英语无疑也是一个优势。去年,他被选为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的主任,在很大程度上,这与他在中国的经历有关。他在美国接受大部分专业教育,但在中国开创现在的事业,并在各种会议、展览、报刊和传言构成的全球建筑师的网络中建立名望。

  对马岩松这一代人来说,故事需要进行加速度叙述。在他们创业的时代,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形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建筑设计市场,中国也是国际关注的热点,在北京、上海成名立业和在纽约、伦敦的区别很小,甚至更为容易。所以,马岩松不需要漫长的等待,他们更喜欢以疯狂的速度奔向未来。

  个案调查

  马岩松是近年冒起的中国年轻建筑师,1975年在北京出生,1999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之后到美国耶鲁大学深造,四年前获耶鲁颁授建筑学硕士学位,获得有百年历史的“纽约建筑联盟”颁发的2006年度“年轻建筑师奖”。


从马岩松设计明快简洁的工作室,可以看见北京传统民居四合院。本报记者郭延冰摄

  马岩松的路,全球化的路

  2006年3月29日,马岩松领衔的MAD建筑事务所获得加拿大第七大城市密西沙加市(Mississauga)未来的最高建筑物———一座56层的超高层公寓楼的设计权,引起海内外媒体的关注,其中很多人喜欢的定义是,“这是中国建筑师第一次在公开国际竞赛中赢得设计权”。但是,这个带有一丝国家民族情绪的语言无法描述中标事件的完整意义。

  不论对马岩松个人还是中国的创意人来说,他的这次成功恰恰证明了在全球化格局中,创意人超越国家、民族界限,进入一个全球网络和全球竞争中的现实。而在这个现实中,获益者不仅仅是库哈斯这样的欧洲大牌建筑师,也包括后发国家的毛头小子。

  在北京开始创业

  马岩松和他的MAD事务所本身就是全球化网络中的一个节点,马岩松于1975年在北京出生,1999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之后到美国耶鲁大学深造,在爱森曼和扎哈·哈迪德的事务所实习和工作,2002年在纽约注册事务所,看到国内的建筑热潮以后,他于2004年在北京开设了办公室,与合伙人早野洋介迎头进入蓬勃的中国建筑市场。

  事实上,在北京开头一年他们相当艰难,在所谓世界最大的工地上,他们“每天从早干到晚,就是拿不到一个实际的项目,办公室的银行账户里面曾经只有几百块钱,但我的合伙人和我们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还是整天在加班加点地工作”,他们坚信自己的设计理念一定会得到承认。

  马坦承对如何保护复兴四合院、胡同之类的议题并不感兴趣,“中国需要解决的是中国当代的问题,就像我们在谈论荷兰建筑的时候,你不能要求库哈斯、MVRDV去研究荷兰古代的石头建筑一样,因为当代的问题需要解决,而不是说古典或再去恢复老的生活,老的空间形式。”截至目前,他们的大部分工作都是这种竞赛,很多重要的项目都没有实现。在参加各种竞赛的过程中,他们也逐渐学会了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了解不同人的需要,马也不否认在有的项目上“稍微迎合了一下”,他们零星获得一些设计委托。然后,2005年年底他们在网上看到了密西沙加市高层公寓楼的竞赛,一个新的故事开始了。

  让我们看看竞赛过程透露的信息,首先,去年多伦多地区举行40年来的首次公开国际建筑设计竞赛,目标是吸引国际建筑师参与到多伦多地区的国际化进程中来,为Mississauga树立一个有创造力、有活力的城市形象。新的通讯技术条件下让快速、广泛而低廉地传播和交流成为可能。在这个国际竞赛中,招标信息、竞赛过程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全球的设计事务所可以参与竞争。今年1月18日,在来自世界70个国家的超过600名的竞赛注册和最终的92份提案中,MAD和另外5家来自英国、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家的建筑师事务所被邀请参加第二阶段的深化设计竞赛,多国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最终让MAD事务所夸张的“玛丽莲·梦露大厦”方案脱颖而出。

  加入创意人全球网络

  事实上,马岩松之前的张永和已经是这种创意产业全球化的产物,但是中国在21世纪初更为紧密地卷入这个网络,所以在马岩松身上表现得更为典型和激烈。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大开放和国际上资本、高端人才的全球流动共振,让这种情形成为可能:一个人出生在北京,在香港上中学,在纽约上大学,获得美国国籍,在伦敦注册公司,又回到北京开合资公司,合伙人是巴西人·……因此,区分这个黄面孔黑头发的人和他的公司的国籍、种族变得非常空洞。同样的过程早在纽约、伦敦已经出现过,马岩松就曾针对如何确定自己身份的问题,反问“譬如扎哈,你说她是哪个国家的?伦敦?纽约?

  所有文化都是混合的,分得出是哪个地方的吗?”按照阿尔君·阿帕杜莱的说法,决定“身份”的物质和文化条件是所谓“全球图景”,有五个维度可供定位,即种族图景、媒体图景、科技图景、金融图景和意识形态图景。在这个所谓创意阶层中,种族图景和意识形态图景越来越淡化,其他三方面则越来越重要。如今,在北京的小设计师很容易出现在阿姆斯特丹的杂志上,纽约流行的新书也是本地报刊的重点推荐,今天的北京已经迎来全球化城市的新阶段,荷兰的库哈斯获得中国最大的媒体CCTV总部的设计权,在798可以看到白发蓝眼艺术家在游荡,山西煤老板和京城商业巨子共处一个社区。所以,在美国注册的北京MAD获得加拿大超高层公寓楼的设计,并不会让人感到惊讶。况且,全球分工也给予MAD和其他结构设计公司及专家一起深化设计、克服技术难题的便利,所以设计和工程的难度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大。

  真正吸引人的是,马岩松团队如此年轻、如此敢想敢干,他们一路参加上海软件设计园区、广州双塔、北京中国美术馆、广州生物岛太阳系广场、内蒙古鄂尔多斯博物馆和艺术中心、北京国际新闻中心等国际竞赛,并在去年转向国际,接连参加西班牙、沙特和加拿大的三个国际竞赛,终于获得这栋耗资1.1亿美元的地标性建筑的设计权。在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这是对所有勇于面对挑战的年轻创意人的鼓励。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