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确凿只有些野草”百草园,因为充溢生命本身的天趣,而被喜爱和留恋,不再是象征士大夫孤高人格的松梅竹兰菊,而只是一些平凡而有着真实生命的自然造物,被充满感情的回忆与叙写。现代的城市居民,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乡土植物对每个城市来说是何等的重要。珍惜它们吧!野草是最符合生态要求的自然植物群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绿色财富。它们生命力旺盛,品种众多,能够适应不同的季节。用野草点缀城市,能保持自然原生态,可以让厌倦尘嚣的都市人更亲近大自然。野草不自美,因人、因设计而美。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用水生、漫生、旱生乡土植物——那些被农人们践踏、鄙视的野草来传达新时代的价值观和审美现,并以此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培育环境伦理。下面就请跟随“土人设计”的“脚步”,探访“野草之美”…

野草赏析

蒲苇:矮蒲苇性强健,耐寒,喜温暖、阳光充足及湿润气候。草本植物,宿根花卉,茎丛生,雌雄异株,叶多聚生于基部,极狭。对土壤要求不严,易栽培,管理粗放,可露地越冬。春季可分株繁殖,秋季分株则死亡。其景观用途:矮蒲苇花穗长而美丽,庭院栽培壮观而雅致,或植于岸边入秋赏其银白色羽状穗的圆锥花序。也可用作干花,或花境观赏草专类园内使用,具有优良的生态适应性和观赏价值。[详细]

紫芒:生物学性状:多年生草本,串生。株高1.5~2米,叶片绿色,秋季桔红色,叶中脉白色,圆锥花序,粉色。观赏部位:全株。尤其花序颜色渐变景观效果独特。 适应性:全日照或轻度遮荫,遮荫过度花序量少且容易倒伏;能忍受夏季的高温高湿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但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长势更好。[详细]

花叶芒:多年生草本,暖季型,丛生。株高1.2~1.8米,叶片浅绿色,有奶白色条纹,条纹与叶片等长。圆锥花序,花序深粉色,观赏部位:全株。白色、绿色相间的叶片引人入胜。最佳观赏期:整个生长期。 适应性:喜光,轻度遮荫,不择土壤,耐寒,耐旱。主要作为园林景观中的点缀植物,可单株种植,片植或盆栽观赏效果理想。与其他花卉及各色萱草组合搭配种植景观效果更好。可用于花坛、花境、岩石园,可做假山、湖边的背景材料。[详细]

白茅:早熟禾科白茅属植物。原产旧大陆温带和热带地区。又称茅,禾本科白茅属多年生草本,春季先开花,后生叶子,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以吃,也可入药,叶子可以编蓑衣。 该属有10种,中国有1种。株高25~80厘米;须根;茎节上有长柔毛;根状茎长,叶片主脉明显,叶鞘边缘与鞘口有纤毛;圆锥花序分枝紧密;小穗基部密生银丝状长柔毛,颖果成熟后,自柄上脱落。适应性强,耐荫、耐瘠薄和干旱,喜湿润疏松土壤。[详细]

大油芒:生物学性状:多年生草本,暖季型,丛生。茎秆直立,株高120~180厘米,叶片亮绿色,开展,秋天变为紫色。观赏部位:全株。成株株体比较高大,株型周正。 最佳观赏期:全生育期。花序夏天为绿色,秋天变为紫色。 适应性:喜光,喜疏松肥沃土壤,耐轻度遮荫,耐寒性强。 [详细]

拂子茅:生物学性状:多年生草本,暖季型,丛生。茎秆直立,株高80~150厘米,早春叶片绿色或淡青铜色,。圆锥花序,初花期淡粉色,而后变为淡紫色观赏部位:全株,主要为花序。花序雍容华贵,孤植、片植或盆栽种植,均有很好的效果,尤其秋冬季节效果非常突出。 最佳观赏期:8月至冬季。 适应性:不择土壤,耐长时间炎热,在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旺盛。[详细]

紫穗狼尾草:生物学性状:多年生草本,暖季型,丛生,株高80~140厘米。穗状圆锥花序,紫色刚毛。观赏部位:全株,主要为花序。花序突出叶片以上,如喷泉状,具有极佳的观赏价值。可作为园林景观中的点缀植物,亦可片植。  最佳观赏期:6~10月。适应性:喜光、耐高温,耐旱。耐寒性强,不耐荫蔽。不择土壤,水肥过大容易倒伏。[详细]

青绿苔草:生物学性状:多年生,冷季型,丛生,株高25厘米,叶片细长,深绿色,。最佳观赏期:4~11月。观赏部位:丛生的全株。主要作为园林中的地被植物,也可片植或色块。适应性:全光照至中度荫蔽条件下长势良好,适应性强,耐旱,喜疏松肥沃土壤。[详细]

远东芨芨草:生物学性状:多年生草本,暖季型,丛生,茎秆直立.株高150~180厘米,叶片绿色,圆锥花序开展,花期8~9月。最佳观赏期:6~11月。观赏部位:全株。主要作为园林景观中的点缀植物,以单株或几株丛栽种植观赏效果最好。[详细]

芦竹:生物学性状:多年生高大禾草,暖季型。株高3~6米,茎秆直立,秆节状,坚硬,光滑,中空,直径1~4厘米。叶光滑,轮生。花期8~11月。观赏部位: 整个植株。主要作为水生或湿地植物种植。植株刚劲挺拔,气势雄伟、壮观,片状或宽条带状种植于浅水区、水岸边或围墙下,在园艺上多用作背景植物。最佳观赏期: 6~11月。适应性:喜光,耐贫瘠,稍加保护即可安全越冬。[详细]

画眉草:生物学性状:多年生草本,丛生。株高60~80厘米,冠幅80~100厘米,叶片40~50厘米长,绿色。花期6~10月,开放型圆锥花序,花序长度占整个植株高度的2/3。观赏部位:花序。主要作为园林景观中的点缀植物,以单株或列植种植观赏效果最好。最佳观赏期:7~11月。[详细]

关于

“土人设计”

 

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土人设计"),由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领衔创立。土人设计团队,自1998年在北京成立,一路坚韧地奋斗,历经12年,从广东中山、沈阳、秦皇岛、台州等二线城市,终于走到上海,而且是世界瞩目的世博园内。土人设计以土地的名义,倡导天地、人、神和谐的“土人理念”,多年来,土人设计在国内外完成了大量规划设计项目,参与了多项国内外重要工程的规划设计。[详细]

“土人”的野草情结

 

俞孔坚:“我自爱我的野草”
俞孔坚希望能给景观设计界、给国人带来观念的变革,让更多的人明白自然即是美,学会珍惜土地、欣赏野草。“我确实是有意选择野草作为我景观思想的一个符号,因为野草是与土地最相适应的植物。草本植物因为柔弱,相对来说更容易被园艺化,在传统园林中,最被扭曲的就是这一部分。野草与传统材料形成了强烈对比,草皮光鲜却大量耗水,野草却是做贡献。它是生产的,耐寒耐旱,饱含生物多样性。”[详细]

“野草之美”的阐释

所谓“野草之美”,就是回到土地。尊重和善待适应土地和土地上的自然及人文过程,回到完全意义上的土地,而不是片面意义上的,经济意义上的土地。重新认识土地是美的,土地是人类的栖息地,土地是需要科学地解读和规划设计的生命系统,土地是符号,土地是神。重新回到土地的伦理,认识和善待土地。

所谓回到完整土地意义上是什么呢?土地至少有五种含义,我们必须回到土地的五种含义来认识:

第一个含义,土地是美的。土地本身就是美,感觉是美的,让人看到是美的。只要尊重土地了,土地就是美的。 这个时代是大城市的时代,需要我们重新用审美的态度来认识和对待我们的田地。

第二个含义,土地是人的栖居地。它是人的栖居之地,是家园。人总想离开土地,但最终是要回到土地。人跟土地的关系是自从有了人就建立起来的,你必须是以它为家的。

第三,我们必须重新认识的关于土地的含义,土地它是个系统,它是活的。所以规划土地的时候,利用土地的时候,一定要把土地的生命系统完整性保留下来。所以需要用一个系统的方法和生命的伦理来对待土地。

第四,土地是符号,它是历史与人文的书。它是世世代代人留下的遗产,它的一树一石都是符号,需要人去读、去理解。

土地的第五个含义,土地是神。我们曾经、今后还需要用对待神的方式来对待土地,敬畏它、善待它。[详细]

“土人”野草景观:经典范例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景观设计
后滩公园建立了一个可以复制的水系统的生态净化模式,同时创立了新的公园管理模式,它建成后不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护,而是让自然做功,为解决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环境 [详细]

 
 

中山岐江公园设计
与岭南园林相比,岐江公园彻底抛弃了园无直路、小桥流水和注重园艺及传统的亭台楼阁的传统手法,代之以直线形的便捷步道,遵从两点最近距离,充分提炼和应用工业化 [详细]

 

奥运会沙滩排球场周边景观
项目位于朝阳公园北部,占地14.8公顷,原为燕山煤气用具厂旧厂址。 原有的工业厂房被百万平米的高层住宅所取代,他们严重威胁着现代人的生活,并剥夺了人们对原有土地 [详细]

 
 

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校园景观
国际关系学院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坡上村,地处皇家园林风景区。景观格局形成的外部因素——颐和园、圆明园古典园林对场地的影响。这一改造项目,就是以生态化,人性化 [详细]

 

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浦东中心绿地规划与设计
方案用“双堤夹镜”式的带状绿地结构,在一个工业棕地上,恢复了一个生态的绿色基底;在此基底上建立一个便捷而体验丰富的交通网络 [详细]

 
 

天津桥园公园设计
天津桥园设计从整体结构上建立了一个“城市——自然”多层结构谱系,与人对公园的使用强度相对应,在功能布局和形式上呈现由城市向自然的层层递变;探索尝试了“取样”的 [详细]

 

绿林中的红飘带
设计强调对原有自然河道和植被的尊重,哪怕是最野的本地草木,也是值得保护和利用的;对历史遗迹,哪怕是最寻常的、被认为是破旧的农业或工业建筑和曾经的水利设施 [详细]

 
 

浙江黄岩永宁公园景观
永宁江公园方案核心思想是用现代生态设计理念来形成一个自然的、“野”的底,然后在此基底上,设计体现人文的“图”;基底是大量的、粗野的,它因为自然过程而存在,并提供 [详细]

“土人”相关乡土景观的理论研究

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我们可以把景观定义为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地域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人文过程和人类的价值观在大地上的投影。所谓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和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因此乡土景观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详细]

 

回到土地

“对待土地,我觉得许多人缺乏一种最基本的对待土地的感情,那就是对土地的爱。” “我们的一切设计,就是要尊重自然、尊重人、尊重神,在人和自然间找到平衡。找到这种平衡,土地就是优美的,就是充满诗意的,充满含义的,我们的生活也是有意义的;如果找不到这种平衡,土地就是肮脏的,就是残酷的。我是无神论者,但是我相信人对土地的依赖关系是永恒的!” [详细]

 

土地意识与景观设计

我对景观设计的理解就是土地的设计,不仅仅是美观的问题,它是关于土地的全部意义上的设计。它是关于土地设计的的科学与艺术。中国目前面临的危机,最大的危机就是人跟土地不和谐关系的危机。这个危机谁来解决?需要景观设计师来解决,因为景观设计师是唯一的一个职业能同时接受关于土地系统和自然过程的训练,还有关于生物过程的训练,同时又接受了关于人造城市、建筑的训练 [详细]

野草之美的城市化

“我们的国情和生态状况告诉我们,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是一条极大程度上受到能源、资源和环境因素制约的发展之路,这就要我们走一条立足于节约、低耗,立足于生态恢复和保护、从而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路线。 但是令人困惑的是,我们许多地方的城市绿化工作似乎并不需要考虑和担扰上述这些巨大并且结构性的危机,仍然热衷于繁花似锦,热衷于修剪造型,热衷于洋草异木,并把这些东西当作绿化精品来打造、来宣传。[详细]

 

把质朴的田野带入城市

“那么麦克哈格说, 大地它是有内在的价值的,这个土地它是个有生命的,它是个系统,它是活的,那么这个活的系统,它应该告诉我们在大地上该干什么。 这就解决了人跟土地和谐关系。这个根本的一个思考方法。他当时把仅有的生态学认识,通过这种系统的叠加的方法,就是千层饼的方法,一层一层叠加,最地下的是地质,地质、地貌、植被、水文,然后动植物的分布,在人的活动,他一层一层的叠加,然后根据这个告诉你 [详细]

 

田的艺术—白话景观与新乡土

面对城市化、工业化背景下的生态与环境危机、资源与能源危机、文化身份危机和人地精神联系的破裂,田的艺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生存机会与繁荣的希望。田的营造告诉我们如何用最少的投入来获得最大的收益;田的灌溉技术告诉我们如何合理而巧妙地利用水资源;田的种植艺术告诉我们如何适应于自然的节律配置植物;田还在矿物能源面临枯竭的形势下,承担起生物能源生产的重担;田的形式、田野上的过程,告诉我们美的 [详细]

土人的“乡土”著作


 

《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岐江公园案例》
项目的主题和立场是尊重足下的文化--平常的和普通人的文化,歌唱野草之美--那些被践踏和被忽视的美。同时强调,也不是自然和野草就是美的 [详细]

 
 

《回到土地》
分别从城市、田园和遗产三个层面论述他的景观理想:一种“生存的艺术”,即“天、地、人、神的和谐”。为此,他提出了引起热议的“反规划”理论,提倡“白话的城市与白话 [详细]

 

《以土地的名义—俞孔坚与“土人景观”》
“以土地的名义”源于评论者们和与俞孔坚先生以及“土人景观”共同的土地观念,对城市美化运动粗暴地对待土地的方式提出的抗议,而节选的 [详细]

 
 

《田—人民景观叙事南北案例》
中国景观在呼唤“今而中”的春天。立足于本土的创新似乎是惟一值得信赖的途径。而平民的“田”,田的创造,田的耕作,田的收获,田的智慧 [详细]

结语

“野草之美”是节约的、平实的、有活力的,人性的和生态的。这样的城市化生态道路和绿化植物方式,我们称之为“野草之美”。 “野草之美”是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的美;是江、河、海岸自然形态的美;是湿地、湖泊呈现给我们的美;是城市生态廊道的美;是绿色建筑的美。 “野草之美”,以美为角度又突破了审美的话题,所言之美,是生态时代的美学号召和语话,它主张所有乡土的,属于土地生命本身的植物之美,并进而植栽和发扬光大之。反对把人的主观文化审美和观念凌驾于土地和生命意志之上,是一种“白话的景观和寻常之美”。中国,需要与土地和谐,需要“野草之美”。

景观中国简介 | About me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 投稿中心 | 建议留言 | 操作帮助|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0 Landscape.cn 京ICP备05068035号
景观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