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叶廷芳:复原的圆明园只能是“假古董”

admin 2005-08-31 来源:景观中国网
  8月27日下午,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叶廷芳在深圳人民大厦做了一场精彩的演讲,题目为《对中国建筑的文化反思与展望》,这是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的第六讲。值得一提的是,建筑学其实并非叶廷芳的“本行”,他是全
  8月27日下午,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叶廷芳在深圳人民大厦做了一场精彩的演讲,题目为《对中国建筑的文化反思与展望》,这是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的第六讲。值得一提的是,建筑学其实并非叶廷芳的“本行”,他是全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卡夫卡研究的权威,同时还广泛涉猎现代造型艺术、舞台艺术、建筑艺术、音乐等,常有独特见解,可谓是一位“通才”型学者。 

  匠人永远也成不了艺术家

  叶廷芳说,在建筑方面,中国人爱模仿,而西方人则更注重创新。中国这种大屋顶的建筑形式从秦代就开始有了,两千年了还是这样,只是细部做了一些完善和调整,比如让屋顶的坡度更大一些,显得更秀气。而欧洲建筑的风格却经常变换花样,从古希腊、罗马风格到拜占庭式、罗曼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再到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等等。鲁迅曾说中国人习惯“摹已有”,而西方人总爱“探未知”,这是相当精辟的论断。

  中国一直是师傅带徒弟的技术传授方式,其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师傅跟徒弟是单向联系,缺乏横向比较和信息交流,容易坐井观天。而且,师傅往往出于自我保护心理,总要“留几招”。就这样一代代传下去,始终达不到艺术家的水平。因为匠人的本领是模仿,而艺术家的本分是创造,每个建筑都是他的精神产儿,面目全都不一样。一位戏剧家说:任何古代名家和现代大家都不应享有永远被人模仿的特权,它们只能作为我们的激发者和对话者。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些总是画一个题材,拿画来卖钱的画家也是匠人,而不是真正的艺术家。

  修复圆明园并不能安慰心灵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有人呼吁要重修圆明园,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争议。在叶廷芳看来,圆明园是宝贵的历史遗址,可以鞭策后人,但如果意图借修复圆明园来安慰自己的心灵,这其实是一种自卑心理的投射。难道我们就只能重现昔日的辉煌,不能追求今天的辉煌吗?而且,艺术作品的原创性是不可重复的,要想复原圆明园,在技术上都不可能做到,修起来也是个“假古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文物意识开始觉醒,知道要保护,但不知道如何去保护。比如古都北京就已经破坏得很厉害,只保存了一些单个的景点,整体的风貌已经面目全非了。我们的古建筑是非常有规则的,要保护古都,就得保住原来的轮廓线。比如以故宫中轴线的建筑为主体,新建筑都要“让”着它,个头不能高过它,色彩上也不能比它更辉煌。

  复古建筑不是继承传统

  如何继承传统?叶廷芳说:“我们要继承的不是形式,而是前人的创造精神。”古人在那么差的条件下创造出这么优秀的艺术,我们要学的是他们艺术想像的丰富性和敢想的精神。传统不是死的,它要继续往前流动,我们不能老是重复前人,而要创造自己的东西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反传统”是个有益的口号,它不是不尊重传统文化,只是不重复传统而已。

  任何一种美的形态,其能量都是随着时间而消耗的。巴洛克建筑延续了300年,大家就觉得它的尖顶不那么美了。不要以为过去的古代建筑已经把美发挥到极致,再没有我们发挥的余地了。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风尚,我们在建筑上也要有新的原创的东西。

  现在很多国外设计师都来参与中国的重要建筑设计,将来我们的建筑师也应该走出国门,到国际上去大显身手。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走出工匠心态,放眼世界高标准。过去我们总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要是只满足于民族的东西,我们就会永远落后。我们应该说,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中国的建筑得到世界的承认,那才是为国争气。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