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李传国:发展公共交通将是北京的长久之计

admin 2008-09-22 来源:景观中国网
  21日,随着0点的到来,北京市公共道路上的车辆将恢复到往日拥挤的状况,面对着奥运期间限行所带来的便捷,普通市民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希望政府不管采取什么措施,都能环节北京现在的交通压力,而让市民拥有一个顺畅的北京交
  21日,随着0点的到来,北京市公共道路上的车辆将恢复到往日拥挤的状况,面对着奥运期间限行所带来的便捷,普通市民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希望政府不管采取什么措施,都能环节北京现在的交通压力,而让市民拥有一个顺畅的北京交通,对此,笔者提出希望发展公共交通来缓解现有压力的举措。
  国外公共交通的发展经验 
  18世纪60年代,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城市内的交通出现了大量拥挤的现状,于是,为了解决这种状况,英国在世界上率先建设了地下铁路。在1863年,伦敦的第一条地下铁路通车成为交通史上一个重要的时刻。随后,芝加哥(1892年)、巴黎(1900年)、纽约(1904年)、东京(1927年)和莫斯科(1935年)纷纷建设了城市地下铁路。在20世纪初期,美国已经具有高架、地面和地下并行的城市发达交通系统。 
  而在1886年,德国本茨设计的第一部汽车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这同样成为了世界交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全球很多发达的国家和城市都以拥有大量的小汽车为荣,尤其是在二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了保护和发展汽车工业,私人小汽车拥有量逐年增加,由此也使汽车对城市的蚕食不断升级,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日渐严重,这又迫使诸多城市管理者不断去拓宽马路……长此以往,就会产生恶性循环的恶果。 
  简·雅各布斯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就强调:“就像城市交通的其他问题一样,解决行人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减少地面车辆的绝对数量,并使留存下来的车辆能够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对私人车辆的过分依赖与对城市集中用途的依靠这二者是不能共存的。两者中必有其一做出让步:城市被汽车蚕食,或者城市对汽车的限制”。 
  如今,人们不得不将注意力转向占地更少、更方便的公共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由于轨道交通系统具有运量大、速度快、效率高、低污染等优点,也成为发展最快的公共交通。到20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有7座城市的地铁线路路线长度超过100公里,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骨干,承担着整个城市客运总量的50%以上,有的甚至已经超过80%。
  公共交通将是缓解我国交通压力的最佳选择 
  1969年,北京开始建设中国的第一条地下铁路。但由于受城市交通建设资金的限制,我国的城市有轨交通一直处于发展缓慢的阶段。30多年来,有地铁运行的只有北京、上海、天津和广州等几个大城市,而运营里程数远不及伦敦、纽约。 
  我国是一个高速崛起中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速度远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快,从而不可避免的导致城市交通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小汽车数量逐年猛增,但交通基础设施得不到相应发展,于是就出现了大量拥挤的现象。 
  从国际交通发展史上看来,要想从根本上缓解中国现在的这种交通压力,必须对公共交通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因为,城市公共交通才是城市客运的“主角”,政府部门理应给予更多的支持。
  法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主席Sylvain Flipo教授说:“现在,我们很多城市是为机动车设计的城市,而未来的城市应该是为普通市民设计的城市。我们应该设计更多适合于人行走和骑自行车的廊道,应该设计更合理的城市公交系统,而不是一味的被迫拓宽城市道路,这对于缓解交通压力是起不到根本的作用”。 
  而在此方面成效最大、影响最大的国际案例则属哥伦比亚首都波哥达的自行车道改造系统。 
  波哥达曾是一个人口众多而又贫穷的城市,于是令很多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市民产生了绝望的情绪。在1998年,恩里克·佩那罗舍决定改善城市时,他向他的选民发问:“这个城市是属于谁的?”,选民们回答:“属于人民”,因为当时百分之二十的人在控制着百分之八十的道路面积,于是他转身过去,把百分之八十的道路面积划给了百分之八十的人,建设了先进的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拉丁美洲最大的自行车道路网络、世界上最长的步行街。这充分体现了波哥达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而不是一个以车为中心的城市,今天这里的市民以生活在此为豪! 
  北京现在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是该限行下去还是另寻出路,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希望拙言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系山东祥城石雕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相关连接:
  让中国“石文化”再次绽放“光芒”——访山东祥城石雕工艺品有限公司经理李传国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