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俞孔坚——中国的奥姆斯特德

admin 2013-02-19 来源:景观中国网
新书《设计生态学:俞孔坚的景观》(Designed Ecologies: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Kongjian Yu)收录了俞孔坚(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士)最新作品及成果,由《哈佛设计》前主编威廉姆•桑德斯(William Saunders)编著。通过此书,我们将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被许多人称为“中国的奥姆斯特德”(Olmsted)的俞孔坚。


 

  新书《设计生态学:俞孔坚的景观》(Designed Ecologies: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Kongjian Yu)收录了俞孔坚(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士)最新作品及成果,由《哈佛设计》前主编威廉姆•桑德斯(William Saunders)编著。通过此书,我们将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被许多人称为“中国的奥姆斯特德”(Olmsted)的俞孔坚。与其他一些设计专集不同的是,这本书具有很多值得阅读或理解的地方,它们源自俞孔坚丰富、有趣的生活和旅程。书中除了俞孔坚及其“土人设计”在中国、美国的21个案例之外,还有一系列在西方具有领军地位的设计师和理论家的文章,如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士彼得•沃克(Peter  Walker),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教授和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士弗雷德里克•施泰纳(Frederic Steiner),伯克利大学博士、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成员克里斯蒂娜•希尔教授(Kristina Hill),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景观设计学系主任、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成员查尔斯•瓦尔德海姆(Charles Waldheim)以及敦巴顿橡树园的约翰•比尔兹利(John Beardsley),他们每人都选择了不同的角度对这位改变世界的设计师进行审视,并将他的作品和理念置于全球性的语境中。

  这本书中最个性化(或许是最好的)一篇文章是由桑德斯本人撰写的。他采访了俞孔坚,追溯他成长的道路:出生于一个小乡村,到北京上大学,并进入哈佛设计学院(在这里获得了博士学位),后回国执教并开创了他自己的公司,目前公司员工已经超过600人。这是一个非常传奇的故事,桑德斯完美地进行了讲述。

  桑德斯写到,俞孔坚出生于1963年,在一个种植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农村里长大。那个年代中国的农村比较贫困,但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俞孔坚在一种世外桃源中成长,那里有迷人的森林和有鱼儿嬉戏的小溪。在完成干农活之余,他都把所有的时间花费在探索自然中。从小生活在地头田间,俞孔坚产生了一个远大的“志向”(留住和保护这种“田园之美”)。加之这些年来,他目睹了家乡的森林被砍伐,河流被污染,更加坚定了他致力于恢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决心。事实上,俞孔坚目前是中国环境保护最有力的倡导者之一。就像奥姆斯特德一样,他也是一位多产的作家,著书立说的目的是以环境危机意识来说服决策者和公众改变观念。 

  对自然的由衷热爱使他一直怀抱这一“志向”并为之努力。仅仅为了上高中,俞孔坚就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在骑着水牛牧畜、在田地里务农的同时,每周步行六公里往返于学校和家中,坚持努力学习,一路从班级后几名追到前几名,最终超越了他的600余名同学,顺利通过了国家大学入学考试,而成为了当时当地唯一的大学生。相比之下,几年后去哈佛上学就像在公园里散步一样轻松了。

  在北京林业大学上大学时,俞孔坚是一个“乡巴佬”,但他很快克服了劣势的处境,沉着应对。并最终获得了园林专业的硕士学位。优秀的英语表达能力为他开启了更广阔的天地,他曾是哈佛大学设计学院(GSD)卡尔•斯坦尼兹( Carl Steinitz)教授在中国进行一系列演讲的翻译人员之一。1992年,他开始在哈佛攻读博士学位。由于从未接触过电脑,他又一次感觉自己成了“乡巴佬”。但他随后成了一名GIS(地理信息系统)专家。毕业后,他在加利福尼亚的SWA集团工作了两年,并于1997年回到中国。

  目睹伴随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而不断出现的环境破坏问题,俞孔坚带着自信和强烈的个人使命感,创立他的景观设计公司,开始了他在中国的景观事业之旅。在1999年赢得了他的第一个设计竞赛奖项之后,十余年间,他在景观设计领域取得了极为惊人的成绩,年复一年赢得了ASLA(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专业设计奖。他现在已成为了世界顶级景观设计师。

  俞孔坚的工作植根于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他有关“大脚革命”的文章将观赏性园林比喻为旧时女人裹脚布,认为这些观赏性园林是由城市精英创造的,精美但缺乏功能性,同自然的“健康、生存、富有生产力的审美”相违背。相对应,俞孔坚提出了一种新形势下的景观美学,将乡村景观和丰富的功能性景观整合到城市中。俞孔坚表示他并不反对那些没有生产性功能的美丽的艺术——如美术、舞蹈或音乐——但是他认为“在我们这个资源枯竭、生态被破坏和受到威胁的时代,建筑环境必须适应新的审美观,这种审美是植根于丰产的美丽、生态的支持能力、和有助于人类生存的事物中。”这种革命性的景观设计学,部分源于共产主义的观点,即提升公共产品的实用性和生产性。

  针对中国的现状,他提出“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审美——大脚的美学。” 与自然相协调并富于生产性的乡村景观正是解决今天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的出口。从生态方面考虑,我们应该遵从与提倡。

  俞孔坚认为在中国大规模城市化过程中,矗立在广大城市中的那些巨大且华而不实的建筑是“具有异国宏大风格但毫无意义的狂野表达。”目前的中国承担不起这样的建设方式,特别是在如今“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化”带来了“更多洪水、风暴、干旱、疾病以及许多物种灭绝和其它生物生存受到威胁”的背景下。俞孔坚把他的“大脚革命”等关注生态环境的设计思想转化成适于中国发展的景观规划策略来重塑中国的生态环境格局,并引导那些被破坏而野蛮发展的城市走向健康之路。这样做是因为“中国城市景观建设不能重蹈欧洲和美国城市美化运动的错误。”今天,在面临着诸多问题的环境下,仅仅为了美化而美化不啻是一种犯罪。 


 

 

  俞孔坚还是最早看到中国现代“废墟中的美丽”的人之一。他将一些弃置不用的工业用地等功能逐渐退化的场地改造成新的景观,其中包括把受污染的环境改造成新的、具有生态稳定性的环境,同时也使它具有公众可达性,使人们从中获益。如他曾将一个船坞制造场地改造成开放性公园。他的诸多项目完美地结合了中国文化内涵,创造出经典而将永世长存的当代设计作品。

  书中多位西方景观设计从业者和思想家的点评文章也为这本书锦上添花。大多数人的评价都聚焦于俞孔坚的几个代表项目,其他人则提供了对俞孔坚的理念和项目的多方面评论。文章无一例外地都指出了俞孔坚如何受到西方的影响和启迪,以及如何将他和他的作品置于全球性的背景中进行解读和欣赏。彼得•沃克写道,俞孔坚“频繁使用雕塑性元素来进行空间的定义,他所使用的方式让人回想起17世纪同样基于农业图景的安德•勒•诺特的巨型的巴洛克花园。”约翰•比尔兹利写道,“俞孔坚的设计在任何地域的文脉之中都是富于挑战性的。像他这样对“杂芜”美的推崇,在西方也有类似威廉姆•罗宾逊所推崇的野生花园的复杂审美。此外,一些现代的设计者也具有与他相似的关于培育野生环境的理念。”弗雷德里克•施泰纳对俞孔坚作为中国景观界的开拓者和教育者——所担当的重要角色做出了诠释,认为他的研究,即“使用GIS识别全国范围内的生态安全格局”植根于伊恩•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的思想,和20世纪90年代美国以建立“美国国家生态原型数据库”为目标的生态普查工作,而这些工作又是基于更早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的工作上进行的。克里斯蒂娜•希尔,是俞孔坚在哈佛设计学院的博士生同学,她探究了景观规划师卡尔•斯坦尼兹的特殊的分析方法是如何影响俞孔坚的。“俞孔坚关于北京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中的一些模式直接产生于俞孔坚与斯坦尼兹和福尔曼(景观生态学家)的理念碰撞中。”凯莉•香农(Kelley Shannon)、彼得•罗(Peter Rowe)和安特耶•司徒曼(Antje Stockman)撰写的文章中也分别对他的城市生态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希尔最终写道,“俞孔坚的实践模式和理念可在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的著作和实践中找到历史渊源上的相似性。”正如查尔斯•瓦尔德海姆在本书《拔》中所说,俞孔坚及时地承担起了向社会推广景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责任:“他是中国第一代在美国接受了景观生态学和规划训练的专家,现在成为了复兴在美国已经黯然失色的规划传统的最大希望。”

   (Image credits: Birkhauser Press)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