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巴拉特·达希亚:2011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国际论坛

admin 2011-10-20 来源:景观中国网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我名字叫做巴拉特•达希亚,是联合国人居署办公室的官员。联合国人居署于1978年成立,在多个国家拥有办公室。今天我要带给大家的是联合国人居署在城市环境方面的工作介绍。


  人物简介:

  巴拉特•达希亚

  联合国人居署人居发展项目泰国曼谷办公室官员

  巴拉特•达希亚,城市与区域规划师,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拥有城市管理与环境的博士学位。他也是世界银行城市发展部门的顾问,并曾在印度金奈协助联合国人居署可持续城市项目实施。他曾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城市环境与扶贫方面撰写世界银行政策要点。他还参与到世界银行在城市发展、环境、社区自主发展项目在东亚与太平洋、中东与非洲地区的执行工作。他对城市扶贫和城市战略和开发治理以及环境、气侯变化方面的问题有着丰富的经验。

  巴拉特•达希亚: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我名字叫做巴拉特•达希亚,是联合国人居署办公室的官员。联合国人居署于1978年成立,在多个国家拥有办公室。今天我要带给大家的是联合国人居署在城市环境方面的工作介绍。
 
  首先来看一下亚洲城市化的情况。联合国人居署非常了解、非常关注我们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情况。我们生活在一个城市化的世界,08年城市化增量超过50%,现在人口已经达到70亿。亚洲也同样,亚洲有17.7亿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的一半。

  在所有的城市化进程中,亚洲的城市化速度是非常迅速的,从1990年亚洲城市化从31%到42%,到2005年城市人口达到了35亿。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关于城市发展的模型,根据城市发展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的城市环境问题。这些问题首先与贫穷相关,其次与生产相关,接着是与消费相关。但是问题在于,在飞速发展的亚洲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相继发生的,而是同时的。

  无论在哪个城市,我们无法从一个阶段跳到另一个阶段,如非我们把这种影响从一种公共行为转移到公共行动。同样,城市环境问题有不同的空间尺度,从社区到城市到地区以及全球。

  现在介绍可持续城市发展计划,我们带来了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新方法。这个方法尤其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并针对技术能力不算太高情况下的很多城市问题。

  此外,我们在很多国家工作,所以我们会考虑到问题的复杂性。我们的目标是基于自治区域以及当地的合作者。

  我们这个可持续发展城市计划的附加价值是全面提高业主参与,而不是一个整体规划。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在整个过程中都有公众以及弱势群体的参与管理以解决问题。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想要得到城市规划管理界的主流关注。当然我们也知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一个方向,解释了我们SEP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将要如何工作。首先我们要创建一个环境框架,来分析业主的信息,开展城市咨询会。我们会建立特别问题工作小组去细化以及分析更明确的问题。

  我们会通过一些展示活动来公布更细致以及实践性的信息。工作将会集中在文档收集,扩大尺度,以及实践方面。我们来运行整个项目并进行监管。

  为了支持这个程序,我们建立了程序工具箱。2005年我们在三个国家120个城市进行了实践,在亚洲有10个国家的66个城市,其中包括中国的5个城市。

  这是我们如何工作的一个框架,首先联合国人居署总部在那诺比进行国际间的合作整合,再落实到各个区域内的联合国人居署各个办公室,以及当地政府和机构。我们这个项目支持城市对城市的交换,我们还组织一些节点活动,比如大型的会议。

  中国的五个SCP的城市,第一轮有沈阳和武汉,第二轮有贵阳、攀枝花。我们在沈阳的工作一直持续到99年的10月份。

  我们在沈阳实施了水资源改善战略,设置了细致、多方面的计划。比如建立一个新的水资源,控制水污染河流以及湖泊,以及节约用水。

        我们首先要提高政府对于水资源问题的认识度,以及我们落实到金融财政方面的实施,比如财政会落实到世界银行中国银行的分部。

  第二个案例是一个新的程序,叫做城市气候变化行动。我们都知道城市的适用性是非常重要的,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CCCI的程序整合了适用性的评价脆弱度以及适用性的规划,以及整体的程序。这个CCCI与很多城市合作,希望提高在城市间对于气候变化的广泛了解,因为对城市来说,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了解还是非常少见的。在城市中进行计划的时候,我们会首先观察气候变化对于这个城市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然后找到办法去研究和评价。这些都是非常系统化的过程。

  作为联合国的人居署,我们需要与各地政府合作,包括私有业主等各种各样的合作者,吸引他们来参加我们的活动。

  我们也有很多相关工具、参考书,我们这个程序已经发展到世界各个角落,其中一个例子在菲律宾。这个计划已经在13个国家20多个城市进行。不过,现在我们仍然在寻找在中国的哪个城市来发展这个计划。 

  我们有一个野心,在接下来二十年里要把这个计划发展到五十个城市。首先我们会进行一个脆弱度评价,还会进行一个具体的检测。以索索根为例,它是一个小城市,约有1.5万人口,两侧都是海洋。可以想象在这样一个小城市,因四周被海包围,只有一部分农业,经济来源很简单,主要依靠交易和服务。2008年8月我们开始对其进行脆弱性和适应性分析,接下来开始进行规划,并执行了一些项目。
 


图1


  图1中可以看到一个环海的堤墙,它现在的状况不是太好,在有些情况下会遭受台风的袭击,以及洪水。在这种很高风险地方居住的都是贫穷的人们,我们的计划是在当地政府和社区规划中整合气候变化的原则和问题。 
 
  现在我们面对的是意识上的挑战,对于一些我们熟知的气候变化相关知识,一些小城市的居民会发出疑问,这是真的吗?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我们如何去和他们解释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呢?有一个学生去社区调研,询问大家气候变化对你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当地的人们回答是:“你在说什么?”一开始的时候,当地居民并不关心这个计划。

  下面这些图(2-5)清晰的显示了中间的中央商务区,沿海这边是狭小、老旧的房屋。我们通过GOOGLEMAP的工具,模拟了如果海平面上升0.5m,1m以及2m时候的样子。这些非常强有力的证据便是我们向当地市长所展示的。 
 


图2 现状

图3上升0.5m


图4上升1m


图5上升2m


  接下来的第三个案例则是我个人的兴趣所在,它是我与泰国一所大学的教授共同合作的,那位教授也是一位景观设计师。在这个案例之中,可以看到,一方面人类对水是有敬畏的,另外一方面人们在很长一段历史中一直与洪水生活,我的泰国朋友称之为水域城市化。他认为景观这个英文单词不应该仅仅基于土地,我们应该把这个词更为延伸一些,包括水域景观。

  我们这个项目的理念是在河边以及泛河平原上建造一些景观,实际上泰国人在很多方面还保留着中国的传统。他们建造水边田地,许多年来他们都在适应水域的一些情况来建造他们的生活,这是基于人类的一种适应,也被当地政府所支持,不过我们还是希望将这种支持进一步合法化。 
 

 
图6

   
  这是我昨天得到我的同时发给我的一个图片,是两天前发生在泰国的洪灾情况。图6中可以看到树上的这个印记,大概有五英尺(1.5m)高,它是上一次洪水的印记。人们也许很难想象,尽管每年都会发生这样的洪水,但这里的人们还是生活得很好。这个印记会越来越高,河道旁边的一些民居的基地比水面要高出7~8英尺(2.13~2.43m)。这就是水域景观的元素。  
 


图7

 
  图7中还可以看到人们在水边的生活,他们捕鱼、在一个塑料网上进行种植农业,沿着河道可以看到很长的人行通道。从这幅图上可以看到泰国的水滨生活景观,可以看到稻田与河道连接,通过风车踩水来灌溉稻田。可以看到这个水潭存储的是雨水,应用于不同的目的,这是基于水的一个花园。

  在1840年80%的曼谷人们居住在这样的民居里,可以看到交通流量很大,水流被压缩得很挤了。 

 


图8
 

  图8可以看到现在的水流越来越少了,我们希望将硬质的景象变成流动的液态的景色,将硬质的河道变成有弹性的、动态的有适应性的、可以适应环境的。从隔绝的人地水关系变成连接人地水的关系。 
 
  以上就是我报告的内容,在未来我们将会做越来越多的工作,争取得到越来越多的依据和信息,谢谢!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