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程泰宁:走“中国”建筑师的路

admin 2012-12-14 来源:景观中国网
程泰宁建筑作品展在杭州开幕那天,天公作美,下起了小雨——烟雨让展览所在地浙江美术馆更添从容韵致。这是程泰宁完成于2008年的作品:坡顶黑瓦流露出传统中式建筑的气息,简洁抽象的线条又立起现代建筑的硬朗,整个建筑起落跌宕自成一体,谦和地隐入西湖烟雨之中,既“在”又不“在”。
  程泰宁建筑作品展在杭州开幕那天,天公作美,下起了小雨——烟雨让展览所在地浙江美术馆更添从容韵致。这是程泰宁完成于2008年的作品:坡顶黑瓦流露出传统中式建筑的气息,简洁抽象的线条又立起现代建筑的硬朗,整个建筑起落跌宕自成一体,谦和地隐入西湖烟雨之中,既“在”又不“在”。77岁的程泰宁穿着蓝格子衬衫走在参观人群中,丝毫没有“主角”的意思。他似乎并不愿让展览仅仅成为个人的总结,而要让位于更重要的建筑问题的探讨——展览期间举办的一系列建筑创作论坛,程泰宁在台下都听得认真。

  投身50多年,主持重要项目60余项,程泰宁亲切地把建筑称作“一生的邀请”。在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系求学期间,他的指导老师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以“北梁南杨”著称的杨廷宝;毕业后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土建研究所,有机会参与北京人民大会堂、南京长江大桥桥头的设计。这些都算是热情而友善的邀请。当然也有沉寂,有将他“摁”下去的磨炼和考验。如“文革”中下到山西的10年,但凡了解他在临汾小城怎样苦读、怎样钻研美学理论的人,对其日后所谈的“建筑的最高境界是哲学”都不该感到惊讶。1981年,程泰宁调入杭州市建筑设计院,3年后杭州黄龙饭店设计竞标让这个“从山沟里出来的土包子”一炮打响,也让他成为国内主流建筑师中的佼佼者。自此,加纳国家大剧院、马里会议大厦、杭州铁路新客站、联合国国际小水电中心项目……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类型的建筑项目中,他一次次经历从无到有的煎熬和喜悦,与他的建筑相互塑造、相互成全。即使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摘得中国建筑设计最高奖“梁思成建筑奖”,程泰宁依然勤勤恳恳忙碌在一线,甚至在花甲之年筹建了中国联合工程公司程泰宁所。

  他一直没有离开杭州。杭州黄龙饭店、平湖李叔同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浙江美术馆……程泰宁在杭州及周边城市的建筑作品甚多,这自然与他对文化建筑的偏爱有关,更因为这一方水土的传统底蕴深深地吸引着他。历史云烟、山水风致也好,诗书情趣、人文伦理也罢,那些传承到现代社会又与当下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韵味”,才是程泰宁以为的传统的神髓所在。说到底,传统不是外化的形式语言,不是划龙舟,也不是大屋顶;传统是立足此时、立足此地、立足自己基础上的审美理想和价值文化的表达——他将之称为含蓄、内敛的“境”,这也是他后来将中联程泰宁所更名为“中联筑境”的原因。

  有人把程泰宁比作建筑界的潘天寿:两者都在杭州,都用力且不拘泥于传统,潘天寿的传统中国画中有一种现代的力量感和结构美,程泰宁的传统建筑中则屡有让人讶异的锋芒,中国文化特有的美学调性在两者那里不仅存在,而且因为“新变”被激活。听谭盾的音乐,看杨丽萍、林怀民的舞蹈,程泰宁为之着迷的同样是他的“老”问题——现代审美视域里东方文化的创造性。其他门类的艺术实践或可给建筑思考的养分,思考的迫切性则来自他对建筑现状的隐忧。在一些国际竞赛担任评委时,他发现已经很难把中国建筑师和国外名建筑师的作品区分开来,“学得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学得像”的意义是什么?“价值判断的同质化、西方化与对中国文化缺乏自觉自信,是一枚钱币的两面”,哪一面都是遗憾。
  
  程泰宁喜欢借用罗丹对艺术的比喻,把建筑也比作一把发出颤音的琴,通过建筑的琴声,可以听到一个时代的文化和思想感情。而今天我们这把建筑之琴,在政绩工程、奇观消费和商业导向的撕扯之中,多少有些“声”不由己。虽然接手的很多项目都是冲着他的名望而来,程泰宁有时也不得不“妥协”,“妥协归妥协,但我有我的原则,最不济我还有选择不做的自由。”南方人的务实性格使得程泰宁一直奉行只用作品说话的“好作品主义”,但是现在,他也在媒体上发言了,“该说的还是得说,因为我们的建筑文化出了问题,严重点说,我们需要建筑启蒙。”正如古建筑保护专家朱光亚所言,和对程泰宁艺术风格的喜欢与否相比,他的创作态度、他在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应对自己所遭遇的社会问题,才是理解其创作的关键。因为他所走的,不是别的路,而是一个中国建筑师的路。

  建筑什么时候最好看?程泰宁自问自答:脚手架刚搭起来的时候。一切都刚开始,寄托着内心的理想,同时又有无限未知的可能。他喜欢武侠,因为武侠经由写人从而达到理想和无限可能,建房子也是如此,为人而建,也是在建一种理想和无限可能。每个做建筑的人内心都有一股激情,程泰宁熟知这一点,又深谙情感与理智的平衡之道:激情深藏其内心,表现出来的始终是一种温和的分寸感。就像他的建筑一样:扎根于自己的背景之中,不冲撞不冒犯周围的世界,却自有主张和见解,守正出奇,所以“不流于俗,不媚于时”。

  程泰宁称巴西建筑师奥斯卡·尼梅尔为“工作楷模”,后者已年逾百岁却保持着热情的工作状态,“因为建筑给人以新东西,让人年轻”,程泰宁笑着说。而他一生“赴约”,也希望给建筑以新东西,希望每一次做都像第一次做,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所以他喜欢朋友黄石给此次建筑作品展所做的导言,题目是《归零》。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