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保护和发展是西安的永恒的主题

admin 2004-09-25 来源:景观中国网
  9月23日,"规划的有限与无限"论坛在首都剧场盛大开讲,这次论坛汇聚了来自美国、瑞士、德国和中国的知名专家学者,探讨了诸如: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文化的传承、历史名城的保护和

  9月23日,"规划的有限与无限"论坛在首都剧场盛大开讲,这次论坛汇聚了来自美国、瑞士、德国和中国的知名专家学者,探讨了诸如: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文化的传承、历史名城的保护和发展、可持续发展城市设计、新都市的诞生、欧洲近50年城市发展历程、城市中的建筑节能与环保等话题。该论坛持续两天时间,明天,原美国纽约规划局局长Alexander Garvin将以"美国半个世纪以来城市规划发展的概况"为题进行演讲,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总体规划处处长温宗勇将介绍"北京市总体规划修编"。

  此次论坛是正在举办的“无止境艺术展”一部分,2004首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之“无止境艺术展”已于9月10日开幕,期间将展出当代国际建筑大师和中国著名建筑师的设计作品,并将同期举办建筑论坛,特邀参展的国际建筑大师进行学术演讲,时间从2004年9月16日持续至10月2日。

陕西西安市规划局局长、教授、博导 和红星

主持人:建筑理论家 顾孟潮
讲演人:陕西西安市规划局局长、教授、博导 和红星

现场实录:

  【主持人】:今天上午的会议我来主持,我是中国建筑协会的顾孟潮。

  今天上午有四位先生演讲,西安市规划局局长,都江堰副市长万均先生,慕尼黑大学城市设计规划教授索菲•沃尔夫荣先生,SOM公司PHILLIPS ENKUIST总监。

  下面我们有请和红星先生演讲,大家欢迎!


  【和红星】:女士们,先生们,今天很高兴,有很荣幸站在首都剧场的讲台上来做《保护与发展是西安永恒的主题》这个报告。

  我来自于古都西安,这个报告的副标题我在这儿讲,是如何突出我们城市的个性,传诚历史的文脉,营造自己的文化家园,来打破目前每个城市从建筑风格上来讲,所有的千城一面,来凸现我们西安这座古城的特色。

  今天我们大家相聚在首都北京,来探讨和交流有关城镇规划与建筑艺术问题,我感到确实是很有意义的。我作为西安这个城市的规划局长,纯粹的搞建筑审批和规划审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加强学术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努力,只有加强研究学术交流,才能更好地审批,提高我们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水平。

  西安古城长安是人类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着3100多年的建筑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诸多古都中历史悠久的城市,是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最辉煌的王朝,周、秦、汉等都在此建都。我们看到的这张图,白线的这个范围是整个西安的地域范围,9980万公里。从这张图上我们看到,我们西安这个城市,山地的面积能占到60%。有很好的108公里长的秦岭山脉,目前我们严格控制,从规划上讲,做深化改革的表态,要严格地控制审批。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汉、唐长安“城市规划”在哲学上严格地执行着封建礼教制度,实为中国古代城市的典范。这张图是我们西安历代城市的演变图,周、秦、汉、唐,从目前来讲这四大遗址保护的还比较完整的。尤其在唐朝的时候,西安就形成了一个很完整的规划格局,目前已经成为一座世界的文化历史名城,如今悠久的文脉我们也仍在延续。现代化的城市风貌目前也凸现出来。

  目前的西安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科技教育发达、文明精神荟萃的现代化城市,是中国内陆重要的科研中心、教育中心、商贸中心和现代工业基地。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图,在世界上许多城市,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趋同的今天,我们如何把我们这座城市打造出我们自己的特色,所以我们提出一个口号,古都西安走自己的路,这就要突出城市自己的个性,使我们不同于其他的城市,不用任何标签来到这儿就感到大这个是西安。我们如何进行打造,首先就从我们城市的总体规划,通过城市的总体规划修编,来挖掘城市的历史内涵,传承历史文脉,来凸现我们这座古城的特色。

  总结历代西安的城市建设和近半个世纪以来西安的几次总体规划,可以看出,西安在几千年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在城市空间布局,建筑风格上,一直是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发展,是我们今天应该加以保护和突出的城市特色的核心,我们通过总规划修编,挖掘城市历史内涵、继承发扬文化传统,我们现在提出,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即古城中央,轴向伸张,九宫格局,虚实相当。

  这是50年代的西安的总体规划的版图,西安已进行了三次的整体规划,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第四个整体规划的修编。这张是我们第二次的整体规划修编,是八十年代的。这个是九十年代,这轮的规划是规划到了2010年,但是现在的发展太快,已经追不上发展的需要,今年的年底我们已经完全了第四次的规划修编。

  这次如何打造我们城市的个性,如何使我们的城市特色凸现出来,首先我们从规划入手,来掌握这么几个原则,从整体的规划来讲,我们首先突出以中心城市的84平方公里的唐长安城的中心,实际上西安城在过去的唐朝的时候,我们的中心面积是84平方公里,上一次修编的时候我们是按照老城,城是在明清的时候,这个城墙是11.7平方公里,这次打造的时候,我们是按照唐长安城的84平方公里来打造这个古城中央。这次我们周干峙先生和吴良镛先生到西安考察时,也就是今年的8月份到西安去过一次,而且有肯定我们西安的这种传统的九宫格局,而且更加赞成西安提出走自己的路,他把在当时给我们题词当中,让这种西安的模式在规划和实践当中得到落实。

  真正形成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形势的这种格局。这张图是我们按照整体规划的修编这么分类,形成了一个有小九宫共和大九宫格局,和西安显扬机场来打造整体的区域。

  下一个是我们古城中央,轴向伸张,用这种轴向伸张的规划方式来凸现我们西安城市大的空间布局,来满足各种现代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再现了唐长安城的严整格局,棋盘式格局。失去的道路网继承了唐长安城的棋盘式格局。以几条主轴线,尤其是以长安路这条线,形成整个的向外几条的轴线伸张,大家我们这次规划的目的。尤其是从大明宫含元殿到大雁塔这条盛唐时保留下来的南北轴线,来形成我们城市的景观轴线,西安的整个建设沿着轴线向东、西、南三个方向进行伸展。

  这就是我们城市发展轴的示意图,目前我们打造的对曲江,我们大雁塔这一代是曲江发展轴,还有对着长安区有一个旅游度假发展轴,还有一个是到灵通的发展轴,我们把西安机场这条路,如何通过经济开发区和显扬一同发展。

  对于九宫格局可能我们在座的很多同志都清楚,这个九宫的格局,我们通过城市重点规划,延续我们城市历史的文脉,从城市的空间布局的传统格局,这个是周朝的匠人,运用“象天法地”的规划手法来规划王城布局的一种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态分类学说判定,九宫格局是具有宇宙象征主义内涵的城市图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从功能来讲我们的分区也是非常病人的,每一个布局也有它不同的定位。

  现在我们看的是从我们老城,我们现在是旧城,整个西安是一个古城,这个小九宫的格局,我们目前的发展是按照大九宫的格局来控制我们整个的整体规划,这个规划不是说我们要摊大饼,不是这个意思,我们要通过九宫格局来形成我们的虚实相当。

  对于虚实相当来讲,我们这次的城市规划,在我们规划当中,这次的修编我们初步考虑的是600平方公里,我们是采用了一种虚实相当的手法,利用我们城市的大水造长安,还通过我们城市的几大遗址的保护,我们有108公里的遗址的保护,这里面不能建任何的房子,我们把它保护以后,作为我们城市的生态,作为虚和实相接,是这种做法,还要采用的是一层实、一层虚一直扩展到渭河边缘。我们现在控制以600平方公里以内为主,可能上面的审批还没有这么定,大家我们可以再往下深化。

  这种手法我们采取了现代所谓的对城市规划来讲,所谓我们吃的五花肉,一层虚、一层实。

  第二部分是西安的历史文脉,这个在座的很多同志都清楚。

  因为我们是一个古城,13朝在西安建都,这里面有城市的山水格局,有“八百里秦川”之称,在这里面有八条河西,我们按照八水治长安。这副图是我们的新近宫,下面我们看一下生态保护图。

  第二是布局的特征,西安的“南浸终南子午谷,北踞渭水,东临灞,西枕龙首”,其周围的龙首塬、青龙塬、少陵塬及曲江洼地的天然地貌,也就形成了它四周的界限。

  第三是经纬龙脉,长安文化,这是一副西安的半坡博物馆,这就反映出我们打造这个城市的特性,这个是武则天的墓,我们正在做城市个性和城市精神来讲,把传统的一些文化通过城市的雕塑反映出来。

  第三是传承西安的古城特色。

  如何传承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所以说我们现在这个题目保护和发展首都西安永恒的主题,保护自然的地理环境,我们看到的这一张是秦岭生态保护区。第二是进行传统的格局,这是我们看大明宫在唐长安城的历史。

  我们仍然努力争取如何保护好这个老城,在老城当中,对于一个街区的保护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同时提出了西安老城“百年规划”。若干年以后,西安这座老城会发展到休闲、旅游、观光,可能还会发展到坐马车、旅游车进行环城旅游。

  对于这座老城来讲,目前我们的工程是只拆不建,或者是少拆多建的原则,严格地控制老城的审批。

  第三是保护历史风貌。

  用传统的文化,如何来体现打造我们城市的特色,我们现在是除了在规划上严格控制的审批外,我们现在是孟辉唐朝,“关中到秦”从城市的雕塑当中,我们都给体现出来了,如何去打造,我们在老城里有100个雕塑,这个标尺就像是老城的标签,就让旅游者到老城里面,看到这个城市的含义,让人们真正的理解这个历史,使这个历史能够延续下去。所以我们说保护好,而且传承历史,让这些文化真正地发扬光大。

  这是我们老城的规划图,保护的街区,这些我们从规划上来讲也是控制,而把这些老街区给有机地串起来,连起来。我们看到的这张图是西安重点保护的周、秦、汉、唐的遗址,这是目前大雁塔的现状,这个是我们如何把现代打造好,我们去年完成了一个大雁塔北广场,就目前来讲气势还是比较宏伟的、庞大的。如何凸现我们城市的个性,我们在这要在里面要整合它的空间。

  克林顿到中国来的第一个门就是西安的南门。

  总之我们都在打造对城市的规划和对城市的建筑艺术来讲,我们除了所有传统的,还有与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还有完全现代的,但是总之在西安,我们都要通过任何一种方式来表现这个建筑,能够使我们西安的建筑,比如说现代的建筑,我们也是方方正正的,各种曲线,几何体线我们基本是不批,所以我们看到的建筑都是方方正正的。

  目前我们西安干劲也很大,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对车是的规划,对历史文化名称的保护非常重视,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规划历史、建设文化城市,科学规划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规划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支持。我们也有责任、有义务为西安的昌盛发展应不懈地努力。历史曾经后代西安,西安也必将不负历史,所以我最后一句话,我们西安要走自己的路。

  【主持人】:谢谢和红星先生,因为三千年历史的西安,内容非常的丰富,但是不能全部都讲完。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