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有关城市道路交通的一些思考

admin 2007-10-13 来源:景观中国网
  城市道路交通作为城市规划的重中之重一直倍受关注。而现今众多城市用来改善交通的方式则是扩宽道路。由于山西太原于今年9月16日要举办中国国际煤炭博览会,所以太原市在
  城市道路交通作为城市规划的重中之重一直倍受关注。而现今众多城市用来改善交通的方式则是扩宽道路。由于山西太原于今年9月16日要举办中国国际煤炭博览会,所以太原市在近几个月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而且尤以改善道路交通为重。本文就以山西太原为例来谈论一些有关城市道路交通的问题。
  太原,作为人口密度较大的一个省会城市,对交通有着更高的要求。城市中看似不可避免的塞车,交通事故等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给城市的交通带来更大的压力。为了迎接即将召开的中国国际煤炭博览会,对其交通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政府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就是扩宽道路。为了很好的完成这项任务,国家甚至派来北京的工程队进行施工,由此可见这确实是一项重大的任务。据说此项工程投资二百多个亿,那我们就先了解一下这二百多个亿是怎样用来修路的。 
  一是修好不修坏。迎泽大街是太原的象征,宽敞而又平整,结果首当其冲完全重修。然而大同路坑坑洼洼,满是水坑,车一走就熄火,自行车、行人根本没法通行,却没有在重修范围内。 
  二是修宽不修窄。迎泽大街、南内环街都是太原最宽的街道,可是还要继续扩宽。就是扩宽也应该是修理路边就好,也不需要把中央好的路面全部翻开。 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是修新不修旧。太原南内环街、迎泽街等主要交通干道在2005年搞大规模城市六项建设时,都重新铺设了人行道地砖,新埋设了路灯。而如今竟要全部推翻,重新来建。
  四是修平面不修立交。迎泽大街路宽七十多米,在国内是少有的通途大道,看看全世界有多少个城市有这样宽的道路。可是就算把街道扩成七百米也是徒劳,车到十字路口依然要等红灯,过不去,不修立交路再宽又有何用? 
  面对此现象,首先我想对扩宽道路提出质疑,它确实能解决大城市的交通问题么?
  是的,确实是这样,短期内是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我询问过很多司机,他们都说交通较以前相比有所改善。由此可见扩宽道路的确为改善交通带来一些效果。可是扩宽道路的代价和它提供的便利是否成正比?首先,扩宽道路需要大笔资金,需要消耗大量材料,二百多个亿就可作为参考。其次,作为太原来讲,这次扩宽道路是以合并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为代价。扩宽道路一定要有地可扩,那地从何处来呢,道路两旁的建筑早已按照原来的要求建立,不可能全部拆除,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以合并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为代价来增设机动车道。
  或许有些人会认为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措施,机动车不断增多,理应增加机动车道。事实上,如果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了。在当今这个时代,十分重要的一个发展理念就是可持续发展,它要求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相应的道德水准。而我们的城市又是如何来发展呢?扩宽马路增加机动车道,这也就意味着政府鼓励使用机动车。而机动车的增加最直接带来的危害就是能源的消耗,环境的破坏,同时也意味着更多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危害人类安全。机动车道的扩宽给没有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地方的行人过马路带来更多的不便和安全隐患。
  在今年的9月16日-22日是全国“城市交通周及无车日,该活动号召市民尽可能选用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减少对小汽车的使用和依赖。这个活动的提出不禁让我开始迷惑,政府一方面开始扩宽机动车道,另一方面又在号召市民选用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这样的无车日,这样的街道让我们难以选择自由的出行方式。狭窄的人行道,狭窄的自行车道,我们该如何出行?可见政府的行为和意图并不十分统一,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规划人员并没有采取可以根本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法。那什么是正确的方法呢,或许很多的城市规划人员都在探索,我也谈谈自己对该问题的一些浅见。
  城市的发展方向应是为市民提供便利,为其创造更适合人类居住的居住环境。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很大程度上被人理解为生活便利程度的不同。城市一向被认为是生活更加便利的地方。方便出行、方便购物、方便上学、方便休闲娱乐、方便看病就诊……这是因为城市的公共设施更为完善。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这一现象直接给城市交通运输带来巨大的压力。人们更加追求快捷便利,于是机动车在中国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增加。机动车的确在一定范围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是当超过城市交通容量的饱和点后将会适得其反。不仅是速度无法如人所料,塞车成为家常便饭,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另一方面石油供应紧缺,机动车正日益耗竭着地球所乘不多的能源。庞大的汽车群每年要消耗掉我国汽油总产量的85%,柴油总产量的20%。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数据表明,世界石油的57%被消耗于交通领域。全世界汽车保有量目前约为8亿辆,同时还在以每年3000万辆的速度递增。据美国能源部预测,2020年以后,全球石油需求出现缺口,这个缺口将在2050年达到500亿桶。能源危机造成一些国家的战争,为了夺取石油能源使得人民无法安定生活;再者污染更是无处不在,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预测显示,2005年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在城市大气污染中的分担率将达到79%左右。世界银行估计,因空气污染导致的医疗成本增加以及工人生病丧失生产力使得中国GDP被抵消掉5%。中国的污染如此严重,以至于美国国务院不允许家庭成员患哮喘的外交官在中国某些城市任职。除此之外,汽车拥堵正损害着城市的“机体”。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算了这样一笔账:北京一年堵车大概造成60亿元损失,平均一个北京人每天损失1.1元钱,一年损失400元。
  人们为了便于出行和获得更高的速度而买车,私车越多交通越拥堵,我们反而失去了效率和速度以及新鲜的空气,高的生活质量。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这就是我们想要的高品质的生活么?
  其实这次的无车日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不是如何做到无车,而是如何做到环保,如何解决拥堵,如何节省资源。我们不防了解一下无车日的开创者欧洲诸国家是如何解决同样的问题的。欧洲并不是将私家车封杀,也不是全盘限制,而是找出破解之道。他们解决私家车困境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积极改善公共交通,二是大力倡导骑自行车。
  当前,一股普及自行车交通的热潮正在升起,自2002年以来,欧洲有11个国家拨款兴建自行车专用车道。瑞士境内目前已有9条自行车公路,全长3300公里,预计至2008年将新增5000公里。此外,德国、法国、荷兰、瑞士等国家还计划建造自行车高速公路。更耐人寻味的是,最近,德国出现了梅赛德斯-奔驰牌高级爬山自行车,采用气减震、变速、前后轮盘式刹车、可折叠。一家以生产高档豪华汽车闻名于世的汽车公司如此重视自行车,可见自行车交通在德国的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欧洲一些国家大力加快公共设施建设。比如,法国改善道路,兴建轻轨,扩大公共汽车的专用通道,等等。此外,一些国家还通过奖惩手段来倡导无车日理念,比如,德国对废气排放量低的汽车实行减税,挪威首都奥斯陆,早晨6时到下午5时驶入城市的车辆要缴纳交通税。
  作为我个人想补充的是,提倡友善舒适的步行环境,为人们步行创造良好舒适的街道。这样让更多的人们愿意步行,把在舒适的街道步行看作是一种生活品质的体现。通过步行缓解工作的压力,舒缓身心,这不仅是一种健康的交通方式,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为政府,城市建设的决策者,需要把其根本的意图和其城市建设行为统一起来。提倡什么,就完善什么,而不是只是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如果只靠扩宽道路来缓解交通压力,那只能解决今天的问题,永远无法解决明天的问题。城市的便利不是用速度来衡量,而是畅通。
  当我们把那些自认为宝贵的时间用来塞车时,我们不妨沿街边行走边去感受鸟语花香;当我们用那些自认为宝贵的时间去努力赚钱来支付日益高昂的油费时,我们不妨少开车多乘坐公交,用养车的时间来陪陪我们的家人;当我们无意的排放着自己的汽车尾气,却又无奈的呼吸其他车辆的尾气时,我们不妨停下来,去公园步行呼吸自然新鲜的空气,我们总该善待自己的肺吧。让我们恢复行走和活动的自由,来体味平静生活的快乐,在滚滚红尘里,何尝不是一次心灵的安谧和灵魂的放飞?生活不都是由匆忙、紧张和劳碌构成的,自由,轻松,愉悦,更符合生命的原本价值。我们倡导便利的生活,便利的出行,其实我们归根结底提倡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种你、我、他都可以享受的健康生活!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