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谈服饰个性化与城市景观特色保护

admin 2005-12-08 来源:景观中国网
作者把服饰的个性化发展趋势,与城市改造景观特色保护有机地联系起来,介绍了新的旧城改造理论及景观规划思想。以杭州面湖地区改造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城市景观特色评价与保护的方法。

  改革开放后,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最显为人知的就数人们的服装与城市的景观建筑了。这两者虽然各自属于不同的行业部门,不同的学科领域,但是,却都是属于有“外包装”需求的实用艺术与美学,故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从它们的变化上来探讨城市建设与美化的科学途径,也是当今横向交叉学科发展的需要。

  1 服饰的个性化发展趋势与设计师的思考

  我是一个与新中国同龄的女性。回想文革期间,人们穿的是青一色制服与缺乏美感的服装,式样单一,在强调男女都一样的口号下,抹刹了人的个性需要,女人们也身穿军装,追求英姿为荣,既不讲究服饰打扮,式样翻新,更没有化妆与服式的搭配。人们的生活单调而枯燥无味,缺乏情趣。改革开放后,长期被禁锢的爱美之情如同宣泄的洪水无法阻挡,人们在美的五彩缤纷面前不知所措,跟着潮流走,仿效别人一度成为时尚。“街上流行红裙子”就是开放当时出现的代表性服饰思潮。由于人们缺乏服装美学知识,常常花了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然而,改革开放二十年后的今天,人们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与实践,逐步提高了对服饰打扮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表现技巧,如上下装的色彩搭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场合、环境下的服饰打扮与个人形象设计等等。不再盲目追随新潮,仿效他人,开始注意服装的个性化。也就是说,按自己的肤色、体型、气质、爱好等特点去选择服装,注意整体的搭配与修饰。由于这种个性化发展的趋势,使服装业迎来了挑战,原先那种流行一时,大批量生产的服装开始遭到冷落,量体裁衣的缝纫业又兴旺起来。人们穿着各具特色服装与千姿百态的服饰成为街头缤纷灿烂的美丽风景(图1)。


图1 各具特色服装与千姿百态的服饰

  在这服饰美学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并付之实践形成个性化发展的新趋势中,服装设计师们也认识到:任何一件服饰的美,并非在于它自身设计的过程中,而是最终落在人体上以后,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即只有与人的体型、气质相一致时,方能显示出它那独特的效果。这就是说,人是主体,服装是陪衬。 款式、图案、材质的设计也必须以表现人的特色为原则,才能设计出好作品,人们只有挑选适合自己的服装,才能展示自己独特的风采。同样,不同城市及不同环境区域也应该根据自己原有场所的景观特色来选择不同的建筑形式:用建筑风格的整体韵律去体现自己独特的风貌。

  2 建筑美学与城市景观特色保护的理论与方法

  建筑艺术与服装艺术虽然不属于同一学科,但都属于实用艺术,其对象都是人。不同的是,服装表现的是人体外观,而建筑表现的是人所在的环境空间。一个设计漂亮的建筑只有与城市及街区的固有特色相一致,才能显示出其艺术的美感。世界各国的城市有千千万,尽管它们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但由于各自的物理环境条件(地理、气候等),社会环境条件(文化、政治、社会群体、生活方式、传统习惯)及长期历史的因素(战争、建都),造成了各个城市(或地区)之间的差异、形成了各自的固有特色与不同形态,拥有独特的景观资源。例如美国的纽约,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京都,我国的北京、上海、苏州、杭州等长期以来都是富有特色的城市。同一城市内的不同街区也同样存在着雷同性与特异性,如上海的外滩与隅园地区、杭州的湖滨地区与吴山地区等等,都是各具特色的。正是这种特色景观才形成五彩缤纷的世界。但是,正当服饰美学形成个性化发展的新潮时,我国的许多城市由于长期“封闭经济”下突然的“开放”,面对五彩缤纷的花花世界与自己破旧落后的对比,急于追溯先进行列,造成盲目崇拜西方建筑文化,照搬西方早现代主义思潮下产生的各种模式。千篇一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同小异的高楼大厦、大路大桥铺天盖地而来。城市趋向雷同,地域景观失去个性,随着环境质量的恶化,城市居民的生活失去了情趣,对城市间的旅游失去了兴趣,必然也导致了旅游业的滑坡。
  自从第二次“国际人居环境会议”召开以来,世界各国逐步重视环境保护与环境建设,特别是后现代主义在发达国家的崛起,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环境设计,健全城市环境的文化生态系统,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的角度,丰富城市精神文化内涵,设法保护地域景观特色,创造有情趣的城市环境空间,成为当前可持续发展规划中重要的方面。特别是近年来,后现代主义的城市环境设计在美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的变化中表现得非常显著。即不再强调大尺度的城市景观,而是主张创造宜人的有情趣的城市环境,保护当地的景观特色与环境特征,努力形成有地方氛围的环境与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有景观欣赏价值的散步街及良好的购物、休闲、集聚的场所……,这就需要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环境设计,塑造出有活力、有魅力、延续地方历史文化与独特景观的城市环境。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有机”的旧城改造更新方法与设计理论:认为城市和建筑景观应象新陈代谢那样显示出时间变迁的动态过程;认为城市是个完整的有机体,由错综复杂的文化交织在一起的,故应显示其景观的多样化;把城市看作有机体,应在不破坏原有复杂关系的条件下不断更新; 认为保持城市景观的多样化和适宜的功能混合使城市充满情趣与活力;强调城市空间设计应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观规划就是在这种理论思潮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的。
  景观规划( Landscape planning)是由建筑美学与地理学、生态学等学科交叉的产物。景观规划的前期是“景观设计”,1711年,艺术家Welpole称它为“创造景观的艺术”,因此,当时只限于艺术的范畴,“是在一块不完美的土地上改进成尽可能理想的场所”。19世纪末由地质、地理学家的探索中开始把景观归属与土地及其环境的特性来考虑,英国学者W.G.Hosking把该观点写入他的“英国土地造就”一书中。到1963年,美国学者0sted. Gedes)开始运用于建筑学中,开创了景观规划与环境设计的先例,他认为“建筑师与规划者应该把目标指向在人类与他们的环境之间创造协调和谐的气氛”。1969年由克罗率先提出了结合生态学的景观规划理论,并定义为从事“创造性保护”的工作,要求最佳利用区域内有限的资源,保护该地区的美景度与生产力,第一次把土地开发利用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建立起协调的关系。景观规划的基础理论是景观生态学,注重把自然生态学与人类的文化美学结合在一起,涉及感性的三维空间:社会形态的深层空间、历史的延续空间;其观察的方法是动态的、变化的、系统整体的,是以人为中心考虑环境客体的整体空间的,即把人与景观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景观的质量是由构成景观客体的各部分相互依赖且呈动态和整体特性(色)所决定;考虑人、社会、历史沿革等要素的相互影响和心理活动等特点;要求规划者必须深刻理解对象区域景观构成的特色、分布及其功能与场所因子,寻求彼此之间的协调;而且,要求人类介入的影响必须约束在环境容量以内,使开发强度、建设规模、使用方式与土地特性相对应。
  近年来,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使景观规划在城市景观保护与环境设计中得到运用。八十年代起,欧美日各国把景观规划的手法运用于旧城改造及新区开发的环…境设计中,如“城市本质与人文设计”(Sprin教授),“城市形态和自然进化”(Hough教授)等著作相继问世。随着环境心理学,文化生态学的出现,人们对景观感知心理与景观客体之间的相互反馈系统的研究更加深入,提出了城市设计新的美学观,即景观规划本质是自然与文化的对话,应该体现相互尊重的原则;它要求城市设计者认识空间场所中反映历史演变与视觉感受的特征性因子……。
  总之,服装要“因人制宜”,根据自身的特点去选择服饰,并学会上下搭配与整体和谐的方法才能体现出个性美的效果;同样,在城市建设与改造中,也要“因地而宜”,根据自己城市与地区的特点,运用景观规划方法,保护地方传统文化与景观特色,尽可能在满足现代功能要求的同时,创造出拥有各地特色的新景观。所以,评价特定地区的“特点”与“景观特色”是规划设计前十分关键的工作。本研究室在杭州市建委及园文局的支持下,多年来为面湖地区改造作了大量的前期调查与研究,运用景观规划的方法,探讨了景观特色评价的方法,为该地区改造与建设提供了景观保护与控制规划的依据。

  3 面湖地区的景观保护规划与特色评价研究

  杭州面湖地区(图2),主要是指西湖北侧保叔塔下的北山地区及其周围的延伸区域。其中北山地区是杭城的景观标志性地区,由于它位于西湖风景区与市街区(湖滨)的交界处,故功能独特,具旅游、居住、宗教、娱乐为一体。整个地区拥有大量历史建筑,除寺庙等宗教建筑外,还有以新新饭店为代表的欧式建筑以及许多各具风格、形式美观的中、西式别墅建筑,是反映杭城中外旅游史的一个缩影。这些人文景观与西湖山水自然景观十分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形成该地区独特的景观。但是,该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大量住房破旧,已经严重影响景观,居民居住条件也急需改善,所以,改造该地区成为当务之急。但是,由于该地区地理位置独特,是重要的景观标志性地区,而且,可视频率最高,若开发不当会很容易破坏整个西湖风景区的景观。所以,本研究以北山地区为重点,在对研究区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调查(调查地理特点、景观构成元素、区域社会构成、历史建筑物现状、街区人文历史等;还进行民意调查,了解当地居民对改造的意见与看法)的基础上,根据景观规划的原理对该地区的景观特色评价与保护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图2 研究区的位置

  3.1 视觉景观容量的环境特色评价与宏观控制研究

  首先是根据北山地区的地形、地貌及景观构成因素的相对尺度大小等特定环境条件,利用动态分析与多因素叠加原理,评价区域内的“视觉景观容量”,从宏观景观保护的角度确定北山地区可供开发建设的环境容量,通过量化评价方法来控制建设规模与形式。视觉容量(Q)由以下三方面构成:
  (l)由视觉空间尺度、视野开阔度等因素决定视觉吸收容量Q1:在本区域,由于山体大小、形态及所对水面尺度的不同,形成东、西两块不同容量的视觉区、分别称为“A”形区(Q l较小),“B”形区(Ql较大)。
  (2)由各视觉断面的透视度(或隐蔽度)决定视觉感受容量Q2:透视度的大小由对象视觉区的地形、地貌、视觉障碍物(植被的密度,建筑物的高度、密度)等决定。这是视觉景观容量中最重要的部分。
  (3)由对象区域中各种历史性建筑物的重要度、分布密度等决定视觉制约容量Q3:由于北山地区拥有许多值得保留的历史性建筑物,它们形态美丽、各具特色,因此在分布密度大、保存价值高的区块中对新建建筑的规模、体量、形式等的制约要求也高,故视觉景观容量Q3就小;反之则大。
  上述各个分容量按各自的权重在地图上叠加起来,就可以求得区域内若干不同容量等级的小区块(见图3)。

  Q=∑Qi =Q1*W1+Q2*W2+Q3*W3……


图3 北山路地区中景视观容量综合评价图

  式中:Wl,W2,W3是各自的权重,一般根据区域状况确定。不同容量等级可用 l~5的等级评分方法或不同色彩来表示,这就是地图重叠法(详细请见参考[7])。

  3.2 历史街景的特色评价与修景保护研究

  如果说,评价视觉景观容量是为保护西湖山水景观,使“人天合一”的话,那么,评价街景特色则是维护历史的延续性,保护街区独特的人文化景观。由于北山路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功能,长期以来形成了有一定个性的街区景观,成为杭州人最为熟悉、富有情趣的街路。为了使这种特色景观不被破坏,首先必须分析、研究街路的特征,除了沿街建筑立面的特色外(本研究对此将在下一节说明)最重要的是游人在沿街散步或坐车正视前方的过程中,所能感受到的视觉变换特征。根据景观规划中整体保护及动态分析原理,借鉴日本对历史街景的保护经验,采用了“视步度”与“视野框”的方法,对北山路景观特色进行了分析。街景通常由“壁面”、“路面”、“空间”及其与自然(水面)的结合方式、各种标志物等构成。所谓“视步度”即是以一种景观分割的单元,是步行者在视觉中感受到的某个街景的延伸范围,通常用步行距离表示,“视步度”所取长度与道路宽度有关,道路越宽,所取距离越长。视野框就是某个视步度中固有的视觉空间断面。根据每个视步度中获得的视野框加以归纳分类,就可以发现:原先看来是杂乱无序的街景,变成某种有规律的特殊韵律。即视野框(Y)的各种类型随着视步度(x)的逐进变化而发生一定的变换,故它们之间成为函数与变量的关系:

  Y=f(x)

  北山路街景的“视步度”划分与“视野框”的类型变化如图4(a)(b)所示。“视野框”分成了 A,B,C,D,E五种类型,其中, C类型(湖面+街面+围墙+建筑壁面)出现的频率最多,而且,有各种形式(见图4),成为该街区景观的主旋律。B类视野框(湖面+街面+浆砌块石台阶+建筑壁面)是偶尔夹杂在其中反映当地自然地理风貌的特殊“音节”,构成了北山路街景最富情趣的特色景观。由于山坡地形的特殊性,使街景中出现了各种砌石垒墙与砌石台阶,建筑物就在高处。


图4 北山路街区视觉景观特色分析

  3.3 历史建筑物的特色评价及整体协调性研究

  北山地区因其特有的地理位置,拥有背山向阳又临水的极好风水环境。白堤与保叔塔是重要的风水建筑物,加上西湖山水的美丽景观,使其自古以来就是宗教、旅游及居住的胜地,据“西湖志”记载,除了各种寺庙外,历史上有不少中外名人、富家、文人墨客在此地(包括面湖延伸地区)购房筑屋,建有各种别墅、庄园与旅社。虽然几度春秋,现已所存无几,但是仍有大量值得保留的历史建筑。由于不同设计者和建造者的国籍不同,民族、爱好、文化修养及历史背景不同,形成了异彩缤纷的独特风貌,尽管是中式、西式(欧风)、中西式不同形态,各具风格,但是它们与当地山水景观十分协调,在布局上,细部设计上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彼此之间互相呼应,保持了一定的默契,在面湖地区形成整体和谐的景观氛围。因此,研究与保护这一和谐的景观特色,是景观规划的重要目的,也是改造规划中环境设计的又一依据。

  3.3.1 历史建筑物的分布特点:
  从视觉景观容量的分析中已知,北山地区分成了“A”形区与“B”形区两个不同视觉吸收容量的空间区块 ;而实际上,现有的历史建筑物非常自然地符合这一规律:“A”区间的建筑体量都比较狭小、瘦高,且大部分是中式建筑,与保叔塔相协调,仅在远离塔的东头入口处才有欧风建筑,但体量也是小巧玲珑,整体和谐。西侧“B”形区的建筑体量、尺度相应比较大,以老新新饭店 l、2号楼为主体的欧风建筑明显增多,其中大量带有欧风的中西式建筑成为东西A、 B两个区间的纽带,使它们形成一个整体,非常和谐。山坡上有不少别墅建筑,十分自觉地遵循了视觉景观容量的制约,隐蔽在凹地及绿林丛中,点缀了自然,保持了与西湖风景相协调。(现已有个别新建建筑破坏了西湖风景。)

  3.3.2 建筑物外观整体特点:
  (l) 基本色彩以黑、白、灰色为基调,门窗框等为深红色;使整个地区呈现素雅、安静、神圣的气氛。体现了以西湖山水自然景观为主背景的特色。
  (2) 大部分历史建筑物是坡屋顶,中式建筑大多为两向分坡,中西式与部分欧式建筑为四向分坡,只有老新新饭店的两个主楼是平屋顶,但是,也都在上部设置了欧式尖塔顶,保持了与山体及保叔塔的协调与一致。
  (3) 临街建筑物的设置方式均为开放式,即建筑物之间是非连续的,有一定的空间,使各种建筑呈现小体量、各具风格变化的景观。大部分正面朝街、拥有阳台、平台及围墙(图5、图6)。


图5 北山街的各种围墙

图6 建筑物设置形式

  3.3.3 建筑立面细部设计特征:
  建筑立面的细部结构设计是形成街区特色的重要因素,也是维护景观整体协调的重要手段,法国等欧洲国家在旧城改造中,都依靠景观规划的原理,采用相互呼应的细部设计手法,达到新老建筑整体形态的协调性(图7)。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北山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籍、不同业主的各种建筑之间正是采用了以下类似的细部设计手法,使它们彼此协调和谐,并形成该地区独特的人文景观,并为我们后人提供了改造的依据。


图7 建筑细部的整体设计手法

  (1)开口部线形特征
  大部分历史建筑物的门、窗等开口部的表现形式采用竖向线形方式,采用狭长的长方形窗户或少数带有圆拱顶的门洞等结构形式。其宽高比均小于1,整体呈现细长的小尺度特点,与保叔塔纤秀的体型相对应,也使各个不同建筑立面形成彼此间的统一。
  (2)采用建筑细部的艺术装饰手段形成整体协调性
  该地区的大部分建筑都设有开放与半开放的建筑空间。如各种阳台、走廊、屋顶平台,甚至庭园外部的阶梯式平台等。它们既是室内居住者的活动空间,晒晾衣服的必要场所,更是眺望西湖山水美丽景色的好地方。尽管这些开放与半开放空间在各种建筑物内设置的位置不同,大小不同,材料与形式也不完全相同,但是它们都采用了相互类似的建筑细部的艺术手法。最明显的是走廊上用来分隔空间与承重用的“柱子”及各种阳台、平台、石阶、窗台上作为围护与建筑装饰用的“栏杆”。它们与以上狭长开口部的设计手法一起使不同国籍、不同业主的建筑保持相互之间的默契,形成整体的协调。
  ·柱子:区域内的许多中世纪欧式建筑及大部分中西式建筑的柱子采用“爱奥尼克”式,即檐头上有雕刻装饰(图8);而大多数中式建筑采用圆柱,在与梁的交结处也有龙头凤尾等的木雕檐头,在寺庙建筑中尤为突出;一般的中式或中西式建筑中采用简单直柱,有木制的或混凝土浇铸的。


图8 北山地区历史建筑物细部特色

  ·栏杆:带有各种雕刻与艺术加工的栏杆是该地区建筑细部设计中最为显著而又普遍的特征,起装饰与点缀作用。欧式建筑与大部分中西结合的建筑采用19世纪中叶与“爱奥尼克”柱相对应的花瓶式柱形图案,大多为灰白色混凝土小石柱形;而中式栏杆大多为棕红色木制品,形式类同瓶式(条状雕刻花纹)。这些栏杆设置在不同的开放与半开放空间,如阳台、窗台、屋顶平台、门前台阶等等;就象是女人服装上的装饰物,点缀在各建筑上形成相互呼应的重要标记,形成该地区整体的和谐,同时也成为独特的人文景观要素。
  以上建筑细部的特点不仅在北山地区表现突出,而且在其延伸地区,如岳坟、苏堤、孤山及平湖秋月、六公园等近邻面湖区域的许多历史建筑物(如北山路95号、跨虹楼、蒋庄、浙江图书馆藏书楼、俞楼、明鉴楼、湖畔乐园小楼等),就连解放初期建造的杭州饭店也采用了类似的手法,使面湖区域的建筑景观既丰富多彩又保持了整体的和谐美。
  以上就是杭州面湖地区改造前期的调查与研究,利用景观规划的理论探讨了区域景观的特色评价方法:通过视觉景观容量分析,掌握对象地域的环境特征,就象了解服装对象“人”的天然气质与体量一样,以确定开发容量与景观制约因素,以便“扬长避短”,有效地控制开发规模,达到最佳的土地利用效果;传统街区的视觉变换韵律及历史建筑物的细部特征与分布规律的研究,就好象对着装人的整体形象设计一样,研究整个研究区内建筑物与周围环境、新老建筑物之间的协调设计手法,为该地区改造及整体环境设计提供景观保护与历史延续的科学依据。
  当然,服饰打扮可以随意更改,但是城市建设却是百年大计,不能任意改变的。一旦形成,将导致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影响后果。所以,对于城市重要区段,在改造、建设前期进行调查研究,在环境设计上认真下点工夫是十分必要的。
  21世纪将是人们个性化发展的时期,城市、街区的景观建设应与人们着装一样,只有保持自己的独特风貌才能显示自己永恒的活力与魅力;让我们共同为创造多姿多彩的城市环境而努力,让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有情趣、更美好!

作者简介
王紫雯,女,副教授,1948年生,197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系,1984年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系进修硕士,现就职于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

参考文献
l 丁杏子,杜炜.服装美术设计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 沈克宁.城市环境和城市设计.世界建筑,1995(3).
3 赵健.关于城市旧住区环境更新设计的理论思考.城市发展研究,1997(2).
4 程里尧.风景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兴起.新建筑,1987(1).
5 张松.城市特色维护与历史保护.城市规划汇刊,1992(5).
6 王嘉漉.景观规划理论的发展.国外城市规划,1992(1).
7 王紫雯.景观文化与景观生态学初探.建筑学报,1995(1).
8 王紫雯.风景区内历史街景的特色评价与改造方法.新建筑,1995(3).
9 王紫雯.环境管理规划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
10 ティ-タ-.フリソツ著,小幡一译.ィテス.にょゐ都市景观のまとめ方.
11 Tom.Turner.Landscap Planning. Nichols Pub lishing Company,New York.
12 Zev Na Veb Arthur.S Lieberman.Landscape Ecology Theory and Application.

收稿时间:1998年10月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