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三峡库区城镇设计的生态学方法初探

admin 2005-09-23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三峡库区城镇设计运用“簇群”式的城镇整体设计方法,建筑设计、广场设计、滨水区设计均结合地形,是生态学方法应用的有益探讨。

  三峡库区传统的城镇形态,因山地、长江的特殊地理环境,既是“山城”,又是“江城”,其空间构成十分独特而美丽,人工建设融于自然,传统文化表现历史发展,建筑组合关系充分反映居民的生活习性,形成了三峡地域富于个性和特色的城镇与建筑空间形态。三峡工程的建设,使众多传统城镇面临重建,而大规模的新城建设,必然面对大量的城市设计问题。因此,从生态性、地域性、文化性等方面探讨城镇设计方法,并创造性地应用于实践中,是一件十分有现实和历史意义的工作。

1、城镇整体设计

  三峡地域传统城镇空间形态的最大特点之一是“簇群”式的整体构成。这种整体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①建筑组群自身形成整体;②人工建设与山地、长江的自然环境形成和谐的统一体。因此“簇群”式的城镇整体设计,是一种尊重环境,结合用地条件的生态设计方法。将这种方法运用到新城镇设计中,将是发展与运用传统城镇设计方法,延续地方建筑文化的有效途径。

  (1)一次性的城镇整体设计。

  即充分参照现状用地指标状况与居民生活的需要,吸收传统城镇“簇群”式的整体构成,一次性的建构建筑群体之间有机的秩序,形成城镇的物质与景观印象(图1)。

  (2)引导性的城镇整体设计。

  即遵循城镇发展自然调节作用和建筑活动的再生长性,只做控制性重点设计,留出应有的空间,加以引导,达到所需空间形态(图2)。

  三峡库区城镇迁建任务重,时间紧,城镇设计很难做到一步到位,因此,在城镇规划设计中,可以考虑用“人为规划”与“自然生长”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库区城镇对形态构成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有:地形、岸线、街道、重要建筑、轮廓线等,对其加以控制和把握,进行重点的设计,其它部分在人为的引导与管理下让其相对自然的生长,让居民参与设计,努力使方案更贴近当地文化和生活。

  (3)结合气候和地势的城镇整体设计。

  由于长江、太阳、高空气流、蒸发、山顶绿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垂直于河岸、掠过坡面、昼夜方向相反的河谷风。山地传统城镇中连绵不断,级级蔓延的梯道(图3),不但是联系江与城的立体交通,而且是自然之道—风道。同时,跌落式的城镇空间形态满足了建筑对通风、光照的需求;另外,传统的城镇把山顶和后山作为风景区,对公园或背景山林加以保护与建设,起到了减灾防灾、丰富城镇景观、调节城镇小气候的作用。山地传统城镇中长江+梯道+城镇+山顶绿化所构筑的城镇自然空调系统,是适应地域气候特征与地理状况的城镇整体设计方法,在新城镇的规划设计中应加以继承和发展。

2、建筑设计

  (1)结合地形地貌的设计。

  三峡库区城镇大都建于临长江边的阶地上,用地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先民们在长期的建筑实践活动中,创造出许多结合地形地貌的建筑设计及营造方法(图4)。如筑台法、错层法、掉层法、跌落法、错跌法、悬挑法、吊脚及架空法、附崖法等。这些方法都有效地减少了对地形地貌及地层结构的破坏。

  (2)传统建筑形态的继承与发展。

  在长期的建筑创作与实践活动中,三峡库区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建筑形态。“跌落式建筑”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图5),此类建筑与地形、地貌、气候、绿化等周边环境结合完美,满足了山地条件下建筑对光照、通风、能源、绿化等的要求,同时,使整个城镇富于特色,充满生机与活力。“吊脚楼”是传统城镇对岸线处理的常见形式(图6),它可以在常年洪水位之上,又能有效利用岸线,有利于结合地形,通风防湿,满足人们接近水面的生活习性。

3、广场设计

  (1)突出个性特色的设计。

  个性特色的创造要求对城镇广场的功能、地形、区位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在城镇空间环境体系中的地位作全面的分析,在符合区位特点、满足功能需要、协调环境文脉、创造自然生态等方面反复推敲,不断升华,使城镇广场既具地方、时代特色,又与居民生活紧密结合、有机交融。

  (2)结合地形的设计。

  三峡地区新城镇无法形成平坦的大面积城镇广场用地,为了减少广场建设对城镇地形地貌的破坏(甚至引发山地地质灾害),满足城镇现代化的要求以及人们多样生活的需要,其广场设计应利用好坡地,创造出灵活多样、层次丰富的现代城镇空间。

  (3)尺度适宜的设计。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要求一种内聚、安定、亲切的环境,所以,历史上许多好的城镇广场空间D与H的比值均大体在1~3之间。库区城镇规模一般不大,加之其城镇用地条件的紧张以及复杂的地形限制,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设计尺度宏大、壮观的广场,而是应依据广场的性质功能、周边建筑等确定适宜的尺度,否则,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增加新城建设的经济压力。

  (4)多层次的绿化设计。

  在广场绿化设计手法上,一方面,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气候、土壤、景观要求等具体情况选择相应乡土树种;其二,在绿化配置方式上,应采用群落式的植物配置,提倡生物多样性;其三,应充分考虑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其四,可利用山地城镇广场地形的高差变化,采用多种绿化方式(垂、爬、吊、挂等)构筑立体式的绿化景观,增加广场的空间层次。

4、滨水区设计

  (1)利用并加强滨水的空气环流过程。

  保护城镇江河两岸的溪沟、湿地,开放水面和植物群落,构成一个连接建成区与郊野的带状开放空间,把河谷风或郊外自然空气引入市区,改善城镇大气环境质量;把沿江绿带与城镇内部绿地系统组成完整网络;降低滨水区建筑密度或将一、二层架空,使滨水区空间与城镇内部空间通道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风。

  (2)建立江河绿色廊道。

  沿江河两岸控制足够宽度的绿带,在此控制带内严禁修建任何永久性的大体量建筑,并与郊野基质连用,从而保证河流水系作为生物过程的廊道功能;另外,可利用道路绿地、高压走廊、沟谷等防护绿地,线性公园绿地作为联系通道,把水系廊道绿地与其它城镇绿地构成完整的绿地网络。

  (3)自然化的滨水植物设计。

  植物的选择应以地方性的耐水性或水生植物为主;植物的配置应尽量符合水滨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注意乔、灌、草的合理搭配;在水滨生态敏感区引入天然植被,建立多种野生生物栖息地等。

  (4)生态驳岸的应用。

  生态驳岸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滞洪补枯、调节水位、增强水体的自净作用以及构筑完整的水陆复合型生物共生的江河生态系统,抗洪护堤等功能。 

 
[参考文献]
[1]赵万民.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董 卫,王建国.可持续发展的城镇与建筑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唐 璞.山地住宅建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4]孙 鹏,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镇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J].城镇规划,2000,(4):19-22. 

[作者简介]
周建华(1970-),男,西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园林系讲师。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