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基于宁德市金溪河道生态治理工程设计

admin 2013-03-28 来源:景观中国网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建设理念是近年来防洪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宁德市金溪河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剖析,提出建设生态型河道的思路及措施。

  摘要:河道治理中的生态建设理念是近年来防洪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宁德市金溪河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剖析,提出建设生态型河道的思路及措施。

  关键词:河道治理;防洪;生态;景观建设

  1基本情况

  金溪河发源于宁德市蕉城区和古田县交界的顶旗峰,由蕉城区境内的后溪主流和罗源中房支流汇合而成,在罗源县与蕉城区交界处与中房溪合流后,再流经蕉城区金涵畲族乡纳小金溪 (亦称金涵溪 )后,折向东南,经溪口、兰田、东湖塘 25孔水闸,由三都澳入海。金溪流域面积为157.3 km2,平均坡降 17.15‰。河流全长 29.0 km,是蕉城区三大河流之一。

  金溪河道下游河段流经宁德市区及近郊乡镇金涵畲族乡,总长度 6 km。根据《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金溪河道北侧区域为城区规划中的金涵组团。将建设宁德北部新城,目前金溪河道的防洪、生态现状无法满足该区域发展的需求。因此,金溪河道治理工程被列为宁德市 2010年重点建设项目。

  2治理目标及设计理念

  2.1治理目标

  建立完善的防洪系统、优质的人居环境是金溪河道的治理目标。金溪作为连接北部新城与老城区的纽带,治理工程方案设计既要满足本区域的防洪功能,同时要融入建设生态型河道理念,满足周边社区对河道景观功能的内在要求,达到防洪功能、生态环境优美的和谐统一。

  2.2设计理念

  1)以防洪为前提,体现生态治河理念。按照 “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注重防洪与生态、水利与景观、亲水与安全等协调统一。在河道设计中按照宜宽则宽、宜弯则弯、人水相亲、和谐自然的原则,将河道建成环境宜人的亲水空间。力求通过河道的综合整治,使金溪河道成为具有多种功能、较高安全度的城市防洪屏障,在减轻自然灾害对城区造成的损失同时,又可为河道周围的居民创造更多的城市滨水自然空间和生活休闲空间。

  2)以防洪为基础,体现河道功能的多样化。综合考虑防洪、除涝、蓄水、旅游休闲、绿化美化、交通、人文景观的协调统一,以防洪工程为基础,其它工程自然融入,使治理后的金溪成为一条多功能、多景致的河道。

  3)以安全为原则,体现河道断面形式的亲水性。根据地质情况、设计流量、工程地形、确定不同类型的断面形式,宽窄不一,深浅变化。充分利用浅滩、缓坡等自然条件,增加水面,为水生植物生存创造有利条件,在绿化河岸与设置人行道路时,通过合理布置充分体现河道安全、休闲和亲水功能。

  3存在问题与治理措施

  3.1存在的问题

  1)防洪设施极其脆弱。金溪自金溪引水拦河坝起往下游至溪口大桥段约 5.0 km长的河道上,左岸 (即拟建的北部新城区域 )全无堤防设施,塌岸、水土流失、河床淤积严重,部分区域形成巨大的淘刷漫滩;右岸 (老城区区域 )均是上世纪 70年代初期由群众投工投劳建成的防洪堤,受当时技术及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防洪堤的型式各不相同,防洪标准不足10年一遇。

  2)生态用水无法保证。金溪河道上游建有罗源下大洋、中房、宁德金溪一、二级电站、金涵等 5座水库,拦蓄了大量的上游来水。导致金溪河水暴涨暴跌,洪枯水期水域面积相差极大,水面宽度从枯水期的几米至丰水期的几十米不等。河道水深在枯水季节仅 0.2~0.6 m,大部分河滩裸露,只有局部深潭有一定的水面,枯水季节河道生态用水无法保证。

  3)水污染严重,影响河道的水生态、水环境。金溪河道上游建有板材厂、塑料加工厂等工矿企业。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生产和生活垃圾等杂物随意倾入河内,造成局部河段严重淤积,臭气熏天,水质发黑,严重影响两旁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4)亲水性差,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对景观、休闲等方面的要求。现状金溪河道缺乏亲水平台及其相协调的景观工程,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追求休闲生活方式的需求。

  3.2主要治理措施

  3.2.1防洪措施

  1)防洪标准确定。工程所在区域为宁德新城的金涵组团,该组团是《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新城区六大功能区之一,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94,治理工程防洪标准采用 30 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 Q=1212 m3/s。

  2)合理确定堤线及河宽。根据金溪河道的实际情况,拟定的堤线走向基本按原河道。河宽确定坚持 “宽处不缩窄,窄处要拓宽”的原则,通过水文水利计算,金溪河道的设计行洪宽度为60~90 m。其中:金溪与其支流小金溪汇合口上游设计行洪宽度 ≥60 m,汇合口下游设计行洪宽度 ≥90 m。同时对原有的河滩、草滩等地结合景观与生态的和谐原则加以改造,辅以草皮、灌木等低矮植物绿化,形成 “水来滩让,水退景还”的和谐相处格局,既保证洪水宣泄的通道,又增加自然的景观效果,也可为水、陆两栖生物提供休憩、繁衍的场所。

  3)优化堤身断面结构设计。河道北岸规划为宁德新城的金涵组团,河道将作为未来的城区水景观,因此在护岸形式的选择上除了满足防洪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需求外,还应兼顾河道水体的景观、亲水、休闲等功能要求。在设计中选用堤防工程常见的墙式护岸、坡式护岸和复合式结构护岸进行方案比较。最后选定亲水性强的复合式护岸作为治理工程的护岸结构。

  如图 1所示,设计堤身断面结构分两级设置,结构护岸下部结构采用连锁型预制生态混凝土为护面材料的坡式护岸,高度约为 2m,坡度为 1∶ 2,在坡式护岸顶部设置宽度为 5~10 m的亲水平台,其中:金溪与其支流小金溪汇合口上游亲水平台宽度为 5m,汇合口下游宽度为 10 m。上部结构为重力式砌石挡墙,高度约为 2m,挡墙墙身采用 C15细石混凝土砌块石结构,面层采用 M7.5浆砌条石镶面。采用复合式护岸断面型式的优点在于:一方面下部结构采用的生态混凝土可植生绿化,形成的迎水面绿化缓坡与高于常水位设置的亲水平台,形成临水生物带,提供人与生物的近水活动空间;另一方面,上部结构堤顶达到设计高程,可以防御 3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避免洪水对城镇的危害。


  图 1金溪复合式结构断面图



  3.2.2生态及景观措施

  1)生态及景观用水量保障措施。为美化河道景观、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区域整体品位,从金涵大桥至溪口大桥之间约5.0 km河道上,自上而下,共布置六级雍水坝。各级雍水坝形成的回水与上级雍水坝的下游水位相衔接,以保证整条河道都有一定的水深,形成人工湖。通过多级人工湖的建设,确保河道生态及景观用水要求,形成一条景观水带,达到碧水长龙的效果。为了不加大两岸防洪压力,在雍水坝型选择上,选用可以人为调节且具有一定观赏性的彩色橡胶坝。

  2)人文景观措施。金溪河道北部区域为宁德市蕉城区的金涵畲族乡,具有浓郁的民俗地域特色,而宁德山、海文化又极具感染力。因此在设计中充分吸取民俗文化与山海文化二者精髓与绿色生态主题相结合,来打造宁德自己的河岸景观。

  景观工程设计构想:充分融入宁德地理、人文、历史、社会、经济等要素,做到防洪、景观的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景观工程功能分区:结合宁德文化特色与项目现有情况,规划将大金溪划分成三大区域进行设计。①以凤凰图腾为主题来体现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区,该区位于宁德大桥上游300 m的金溪与其支流汇合口处。由于金溪整个水系与畲族图腾凤凰相似,故结合凤凰的图案,将水系的韵律与凤凰飞舞的灵动巧妙结合,构思出一副宁德飞出金凤凰的美丽图案。

  民俗文化区以畲族文化为主题,造型上通过凤凰图案来表达畲族人民的热情和传统文化;②以海浪造型来体现山海文化 ———山海文化区,该区位于宁德大桥下游200 m处。山海文化区以宁德地区山海文化为主题,造型上以海浪铺地图案为主,结合石木栏杆与彩色植被,反映宁德山海文化的海纳百川之大气和奇峰峻岭之灵性;③以植物造型来体现绿色生态文化 ———绿色生态区,该区位于溪口大桥上游 180 m处。绿色生态区以绿色植被和宜人休闲的景观为主要构成,通过绿地与铺装的变化和宜人休闲亲水景观的人鱼同乐向人们传播绿色宁德、生态宁德的概念。在具体设计城市河道景观时要充分运用景观的植物群种结构,利用空间手法形成富有个性的绿化景观。绿化树种应尽量利用乡土树种和特色树种,注意展现层次变化、质感变化、色彩变化、季相变化、图案变化等,以适应城市气候环境和城市特点。

  3)水质改善措施:金溪治理工程的水质改善工程目标是水质非雨季至少要达到景观用水标准。在设计前期对河道治理范围内的干流及其支流的排污口及垃圾弃放点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本河段共有 21处排污口,5处垃圾弃放点。要使河道成为市民滨水活动场所,恢复河道生态功能机制,达到景观水标准,除了坚决取缔垃圾弃放点外,根据本段河道周边的市政规划建设和污水处理系统布局,将远期规划的沿河截污干管结合金溪治理工程提前进行铺设。这些措施实施后可保证非雨季节河道的水体满足功能要求,同时也减少了远期实施对已治理河道的破坏。

  4结语

  金溪河道生态治理工程设计借鉴了福州闽江公园、清流城区防洪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在设计中立足生态治河理念,对河道护岸型式的选择、生态、景观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力求达到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工学与生态,行洪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杨森林 .河道治理与规划的初步分析[J].今日科苑,2008 (22).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