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江南水乡建筑艺术撷秀

admin 2004-09-23 来源:景观中国网
  当春雨霏霏,杨柳吐绿,桃花水涨,盈盈的湖水荡着渔舟,那碧水,那桨影是一首诗;在秋水落霞,层林尽染,夕阳晚照,水乡村镇的房舍竹树,那小桥,那水埠,那吴音软语是一首歌。   遍布江南水

  当春雨霏霏,杨柳吐绿,桃花水涨,盈盈的湖水荡着渔舟,那碧水,那桨影是一首诗;在秋水落霞,层林尽染,夕阳晚照,水乡村镇的房舍竹树,那小桥,那水埠,那吴音软语是一首歌。

  遍布江南水乡的古镇,凝聚了江南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是江南文明的缩影。近年来,周庄、同里、甪直、南浔、乌镇、西塘和朱家角这些江南水乡古镇声名鹊起,游客云集。人们欣喜地发现——这里还有清涟的河水,广阔的田野,幽谧的街巷,古朴的民宅。徜徉在石板路上,追寻古人留下的踪迹;驻足石拱桥上,欣赏旖旎的水乡风光,举目所见,是原存的历史沉淀,小憩品尝,是地道的家乡醇味。

  “小桥,流水,人家”是元曲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正可以作为江南水乡的真实写照。

  桥,是构成水乡独特魅力的重要因素,水乡河多桥也多,像同里、甪直、古镇区域都只有一个多平方公里,桥却有四五十座。桥是水陆交通的纽带,桥下要通船,要起拱,拱桥有圆孔和方孔。朱家角的放生桥是明代修建的五孔大桥,气势雄浑。桥在水陆交叉处,桥堍就成为镇上最活跃的场所,桥旁就筑起了桥楼。

  在江南平坦的地平线上桥是制高点,拱背隆起,打破田野村镇的单调和平直,将远山和近水烘托得那般调和,把水路和陆路紧相连接。站在桥上河街景色尽收眼底。桥,本身就是一个美好的景物,秀水拱桥,石栏环洞,极富诗情画意,周庄的双桥因成名画而蜚声海内外。

  水乡的民居以木构一、二层为主,为适应江南湿润的气候,布局多穿堂,有天井。院落构造为木架、瓦顶、空斗墙、观音兜和马头墙,形成了高低错落、粉墙黛瓦、庭院深邃的建筑群体风貌。因水生存,营建了水街、石板路、石拱桥、石驳岸、石码头。临水建房,出现水阁房、水墙门、水廊、水榭、水亭、水楼;建筑和水打成一片,人和水尽量亲近。你看,周庄是前街后河,西塘沿河全是柱廊,南浔傍水尽是券门,乌镇临河的房屋索性跳出河面,做成水阁房,家家枕河而眠。弯弯的河道,排排的廊柱,重重的券门,灵空的水阁,粼粼的倒影,是充满诗意的梦境。

  江南水乡古镇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理念和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塑造了中国人理想的、文明、富足、诗意、和谐的居住环境,在中国历史城镇和建筑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相关链接

  阮仪三,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建设部同济大学城建干部培训中心主任。

  阮仪三先生,二十世纪50~60年代师从陈从周、董鉴泓,曾经考察了全国150多座历史名城,记录下大量的中华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的资料。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全国开始大规模的基本建设,阮仪三先生敏锐地发现这些蕴含着中华历史文化艺术的古城、古镇、古村落正在人们不经意间迅速地消亡着。于是,便有了“刀下留城救平遥”,让平遥这个太原附近的小小古城,成为全人类注目的“世界文化遗产”。便又有了“一个老头的江南”,周庄、同里、甪直、南浔、乌镇、西塘六镇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2003年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