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城市文化应以和谐为本

admin 2006-04-12 来源:景观中国网
  城市,人类文明造就的尤物,一个积聚人类发展所需“要素流”整合、放大的载体,一个予人以个性张扬的空间。亚里土多德追求的至善是“和谐的城邦生活”,其关键在于生活的和谐,公众拥有自由和正义。而城市化的形成是伴随着
  城市,人类文明造就的尤物,一个积聚人类发展所需“要素流”整合、放大的载体,一个予人以个性张扬的空间。亚里土多德追求的至善是“和谐的城邦生活”,其关键在于生活的和谐,公众拥有自由和正义。而城市化的形成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前进而实现的,同时,城市化的过程要求公众的现代化,要求人的素质和生存能力全面提升和和谐发展。如果机械地把农民拉到陌生的城市,而穿梭于城市的钢筋水泥之中,很难寻找亲如一家的乡邻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纯朴、自然意境。吴敬琏说过:“政府应该理性的对待自己的理性。‘太上,不知有之——功成事出有因,百姓皆谓:我自然’。”只有如此,依据公众的需求行事,才能达到人们所追求的至善,实现生活的和谐。 

  目前,建设“宜居城市”这个宏大战略目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城市文化的战略意识逐步增强,但有的城市以“陌生化”环境——建筑环境、语言环境、交往环境等又表达着一种冷漠而拒绝着人们。一些城市建设与破坏同时发展,居住环境质量的提高较慢,地域文化特色消失,经济高速增长导致的建筑趋同和建筑文化多样性的扼杀——城市建筑发展危机、环境危机、特色危机等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都一并出现。 

  改善居民的人居环境质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城市的发展,现代化的追求,都不能放弃“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城市化过程中,那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城市的历史财富和文化资源的传承,又不重视用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定位和规划的做法,其实不亚于捧着金饭碗讨饭,其要害也在缺乏文化意识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城市文化还应注重个性。特色与个性,是城市文化的魅力所在。任何一种建筑形式都离不开当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都与社会风俗人情、文化底蕴相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出民族的个性来,激发民族情感。城市文化的个性,就是一个城市与其它城市不同、具有本地民众基础的、具有自身发展模式的特色。个性特色,只要一提及音乐之都、水上之都、世界之都,相信许多人一下子说出他们分别指的是维也纳、威尼斯、纽约,它是一个城市让人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文化特点,是城市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城市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长期以来,我们只看重城市的使用功能,只关注它物质性的一面。比如城市的居住、办公、交通、水电、商业网络等,而对城市精神性的一面,即它的个性、历史、传统、习俗、记忆以及特有的美感等其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被忽视了,导致漠视传统,缺乏个性。而我们的城市,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传统特色的逐渐消失,越来越没有个性,定位越来越模糊。说到底,不就是我们在城市化过程中对城市文化建设意义的疏忽与看轻,导致城市文化建设的滞后、城市文化统领位置的发生偏移。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正如一位社会学家所指出的那样,“有灵魂的生命体才是有活力的,有完善的城市文化体系的城市才会有生命力。”强化文化这个核心资源,突出城市独特的文化定位,在城市定位中突显其文化竞争力,使之增加城市魅力。总之,坚持以人为本,让城市文化统领城市的进步与发展,是城市化的正道。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