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桥梁景观设计思考

admin 2006-07-29 来源:景观中国网
本文探讨了桥梁景观的特点及作用,从中归结出桥梁景观的时代性、地域性及技术美学特性,指出了桥梁景观的地标作用及对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意义。本文还对我国桥梁景观的发展及现状及进行了分析,并对桥梁景观设计的内容组成提出了看法。
  现代的桥梁已不纯粹以满足功能为目的,桥梁巨大的跨度、强烈的形体表现力、超凡的尺度均对城市或大地景观产生影响。因此,人们对桥梁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有关桥梁景观的设计与研究也应运而生。桥梁景观设计是对桥梁及引道的布线、桥型、桥塔、桥亭及桥梁景观元素如:桥栏、桥灯、桥面铺装、桥梁色彩在满足功能、技术、经济的前提下进行景观尺度、景观生态、景观文化及美学方面的综合考量与组织,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美学、历史文化、环保、功能、技术、经济的统一。 

一. 桥梁景观的作用
 
  1. 桥梁景观是社会物质文明的体现 

  根据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0年桥梁学术讨论会的报告,改革开放20年,我国建成永久性公路桥梁22.4万座,产生了一大批以大跨径公路桥梁建设为中心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具备了修建世界上各类桥型的能力。桥梁的大规模建设不仅意味着要耗费巨额社会资金,还反映出社会物质的频繁互动对空间跨越的要求。桥梁已成为遍布城乡的一道风景线,其景观面貌作为一种现象便与物质文明挂钩,使桥梁景观有物质文明特性。 

  2. 桥梁景观是社会精神文明的载体 

  桥梁景观因其巨大的体量及独特的造型成为城市居民的骄傲,在蕴涵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同时还表达出一种对社会制度、人类力量的讴歌。此外桥梁景观还有一种作为地理沟通的意味,亦即所谓"纽带"的战略意义,这使桥梁景观往往成为城市文化的聚焦及城市形象的窗口。这些均为桥梁景观的精神文明特征。 

  3. 桥梁景观的地标作用 

  我国不少城市、乡镇因桥而名。大多城市几乎都有与桥有关的地点、街区或行政区划称谓。这里既有桥梁景观的历史沉积也有现代桥梁景观的功劳。这充分说明桥梁景观的地标作用。无论江河湖海上的水桥、城市立交之旱桥或高速公路互通,他们一般均处在城市或区域的结构要害,这使桥梁对城市或区域形象的塑造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桥梁景观除以其流畅的形态、简约的造型、大空间的跨越产生巨大物质景观的震撼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入或其表现出的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又使桥梁横生出文化景观的韵味。这使有地标作用的桥梁景观在令人震撼之余还有回味,增添了桥梁景观的内涵。 

二. 桥梁景观的特点
 
  1. 桥梁景观的技术美学特性 

  桥梁不能为绝对的美学而景观。其首先是解决通行功能并在技术可能与经济之间优化。这是桥梁设计规范的基本要求。因此桥梁景观设计必须符合桥梁功能、技术、经济要求,并以此为原则对景观构成元素进行美学调整。如桥型的美学比选,桥体结构部件的比例调整,桥梁选线与城市或大地景观尺度的和谐,桥梁的防护涂装在城市整体色彩中的感觉等。桥梁景观的这种以功用与技术为重的特点即为其技术美学特性。但当景观价值有明显优势而功能得以满足、技术也可行的情况下,有时经济因素还可向后靠。如风景区的桥梁或城市结构要害之桥梁等。因此桥梁景观设计的某些关联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位次会有不同。 

  2. 桥梁景观的时代性 

  我国的桥梁之桥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如50年代木桥,60一70年代拱桥,80年代梁桥,90年代斜拉桥,20世纪末悬索桥、立交桥。每个时代的桥型高潮均是其结构技术突飞猛进的结果。桥梁结构技术的科技特征及结构技术的不断更新使桥梁景观有深刻的时代烙印。由于桥梁在城市中的战略性地位,其时代特征又会感染城市。从而产生以点击面,一俩拨千斤的作用。因此把握好桥梁景观的这种特点并恰如其分在城市中发挥是我们在桥梁景观设计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3.桥梁景观的地域性 

  桥梁的空间跨越使交通立体化,而桥梁所跨之处的地理、地貌或城市空间环境均有其特指性,桥梁与特定地点的地形、地貌配合成为桥梁景观设计需重点考虑的方面。与特指的周边空间环境的配合使桥梁景观有机地溶于环境,也使为人熟知的环境空间与有发展寓意的桥梁景观间蕴生出具有地方性的景观更新意义,景观更新中的继承与发展是其地标作用的深层次原因。桥梁与城市的伴生使其复合景观成为标榜城市独特性、唯一性的象征,同时也是桥梁景观地域性的表现。 

三. 我国桥梁景观设计行业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桥梁景观设计历来受到政府及老一辈桥梁学家的关注。早在五十年代,围绕武汉长江大桥的景观建设就曾发动建筑师、艺术家与桥梁工程师为一体的设计专班对其桥型、桥塔、桥两侧观景台以及硬质景观元素如桥栏、灯具、雕塑等进行反复比较设计,直至今天武汉长江大桥还以其独特的景观、耐人寻味的细部、完整优美的桥姿成为武汉的一大景观与城市标志;其后的南京长江大桥在景观方面同样是多专业协作反复比选、优化。当时还无桥梁景观学一说,相关的内容被纳入桥梁美学及建筑学的范畴。九十年代末,厦门高格路桥景观设计研究中心设计的厦门海沧大桥被认为是桥梁全面引入景观及环境美化设计的先驱,其后该公司又相续承担了武汉军山大桥、京珠高速公路的湖北段桥梁及互通,宜昌夷陵长江大桥,宁波杭州湾大桥等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工作。厦门高格路桥景观设计研究中心对推动我国桥梁景观设计的发展功不可没。
  我国桥梁设计主要由一些市政、工业设计院或公路、铁路的交通设计院承担。桥梁景观方面也是由这些设计部门的建筑师、环境艺术师参与完成。但由于我国桥梁设计以功用为主导的传统,建筑师在其中并未发挥出应有作用。由于这些专业设计部门中建筑师拥有量的不足,使桥梁景观设计工作的开展受到制约,也使桥梁景观设计工作跟不上社会的要求。桥梁的地标意义,桥梁对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影响及桥梁作为基础设施配套对经济的作用使各地政府或投资商对桥梁景观的营造更为倾情,这是社会意识超前的根本原因。
  国外或我国的港澳地区其桥梁设计一般均有工程师与建筑师协同参与,象前两年香港特区路政署为征集昂船洲大桥设计方案而举办的国际性桥梁设计比赛,有十六支设计队伍踊跃参加,其中便有多位世界知名的桥梁工程师及建筑师。我国的公路道桥设计与管理部门应完善机制,使桥梁景观设计成为一个开放系统,以吸纳更多的建筑师、地景师、环境艺术师、雕塑师介入,使桥梁在决策伊始便体现景观与技术、经济、功能的和谐、优化,从而提高景观本体的内在"素质"。
  桥梁景观设计也存在一些误区。其一是桥梁景观"包装"式设计方法。在社会或桥梁设计界有这么一种传统认识,即桥梁设计就是结构设计,景观设计仅仅是对桥梁设计后的包装。这种将桥梁设计与桥梁景观设计脱节的做法是一种误区。桥梁景观设计要早期介入,建筑师应在桥位的勘测阶段便介入到设计工作中,并对桥梁、调治构造物、引道路堤、引道线型进行综合思量使之成为有机整体。另外建筑师还应对桥位方案从政治、经济、技术、环保上进行多方面比较,从景观高度提出桥型设想,或对结构专业提出的桥型方案进行景观论证,以便作为决策或方案深化的依据。
  另一种桥梁景观设计的误区便是"伪桥型"现象。有些部门盲目追求"时代风尚",将梁板结构的桥附加上悬索拱,使桥梁外观感觉与桥梁实际结构完全不符。这种情况若出现在建成后的桥梁景观更新中情有可愿,然而有些桥梁设计者为迎合社会风尚,使"伪桥型"变成一种设计。这种违背桥梁设计基本原则的设计方法是桥梁景观设计上的另一种误区。 
  桥梁最具有景观影响的组成是桥型与引道的线形,这也是桥梁建设在可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往的桥型比选侧重于结构、经济与交通功能方面的优化分析,而现代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将桥梁的环境景观提高到一新的认识高度,如桥两侧的引道及桥头绿地的景观生态、桥梁工程与城市或大地景观尺度的和谐、桥梁工程对水体生态的保护等。 
  桥梁因其巨额的投资而使有关方面更希望在其建成前便直接感受其景观效果。计算机的三维虚拟便之成为现实。桥梁景观设计中已将三维虚拟现实作为景观分析及校验的重要手段。 
  笔者根据近几年参与桥梁景观设计工作的体会以及对该景观类型发展状况的追踪,将桥梁景观设计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其一是景观本体的形式美。这是历来就受各方面关注的领域,如桥梁、引道的水平及竖向线形的美学设计;桥型的美学比选;各种结构部件的比例调整;相关的桥塔或桥头堡或桥亭或收费站的建筑设计等。其二是桥梁及引道的地景设计。这是随人们对生态环境日益关注而新出现的内容,如桥梁及引道的软、硬质景观设计;桥梁整体色彩设计;桥梁选址与环境景观尺度的和谐与调整;护坡工程的美学与环保;桥梁建设与水体环境景观的复原;桥梁夜景观设计等。其三为观景系统,该系统又可分成观桥系统与桥面观景系统,其内容根据桥梁的重要性或有取舍。如观桥系统的布点及视线分析;人桥亲和的观赏处及流线设计;桥面观景的流线及视线分析等。 
  要使桥梁在建成后达到统一、完整的景观效果,还必须要有一定的方法步骤。首先便是桥梁景观的规划,其次才是景观的深化设计。桥梁景观规划应对景观环境进行分析提出桥址设想;对桥梁区位进行分析提出桥梁的景观定位;并根据景观定位进行景观空间布局;此外还有配套建筑的规划及桥梁夜景观的分区与分级等。桥梁景观规划目的是对景观有统一部署,以更好地反映桥梁的特性。桥梁景观规划应与桥梁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步,待可研通过有关部门评审后再作景观深化设计。 
  桥梁景观设计在我国还属起步,到目前为止还无相应的规范,因此其内容与方法均有一定拓展的空间,希望更多的建筑师能投身其中。同时也建议有关部门从社会组织机制上进行完善,为建筑师投身桥梁景观设计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桥梁美学》 樊凡著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7 
2. 《桥梁建筑艺术与造型》 弗里茨-莱昂哈特著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8 
3.《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JTJ 062-91》交通部部标准 1991 
4. 《公路桥涵设计规范JTJ 021-89》 交通部部标准 1989 
5. Bridgescape: The Art of Designing Bridges Frederick Gottemoeller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8 ISBN: 0-471-29296-6

作者单位
万  敏: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教授。鄂州大学环境景观中心 主任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