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浅析中国现代景观设计

admin 2006-07-31 来源:景观中国网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已发展到生态观时期。如何在新时期把握城市景观设计的特点,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已成为当前景观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基于古代“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命题,以及与现代人“崇尚自然”这一主题的和谐统一,从现代环境景观设计的自然、人文及科技三方面融合的发展趋势进行论述,并展望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创新发展前景。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生态环境愈来愈受到广泛重视,对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口爆炸、资源缺乏、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现象的出现,使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延续受到威胁。而生态设计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则给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新思路,人们也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城市发展的生态化途径,建立一个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新文明,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环境时代到来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自然、人文和科技的融合,即要求环境景观必须具有生态的意识观念,同时飞速发展的新科技、新技术,日益重视对人的关怀,又要求它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理念。面对目前景观绿化设计中一些敷衍、风行、不尽如人意的现实,需要树立正确负责的态度冷静、理智地思索,才能确保生态景观积极健康地发展。 

一、从自然到景观

  人类是自然景观的设计者、改造者和管理者。在几千年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悠久文明的起源与历史的发展都与一定的地理景观和生态环境相联系。从采集狩猎时代发展到今天的信息时代,人类对自然的作用能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久远的历史年代中,中国经历了无数次的分割与合并,最终形成辽阔的疆域,在各地域依照各自地理环境滋养出迥然不同的独特地方文明,并随着民族迁移、商贸往来、战争冲突,最后形成中华文明传统。

  中国的环境景观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对自然的审美要求,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民族,都会有自己的园林景观。传统的园林景观是根据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而产生的。中国传统园林设计观念是把自然作为审美对象,因而在设计上主要是模仿大自然、吸收大自然之美,与艺术的手法相结合。例如,中庸之道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任何事物发展到了极端就会走向其反面,“天人合一”生态观是中国古人自然审美的思想基础,古代哲学家们认为人与自然和平相处才能获得美感。“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完美的生态环境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古代风景园林发源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审美选择,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民居在“天人合一”的哲理影响下,从选址、总体布局到室内外环境设计、陈设、乃至取材及营造技术,都体现出朴素的生态精神,即崇尚自然、引入自然,这种朴素的生态哲理充分强调了整体功能性原则和以人为中心的“天人合一”。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环境也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认为循环是贯彻“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的首要条件。而对营造结合自然并具有良好的生态循环的人居环境,就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与协作,善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人工因素,注重自然环境设计。另外,生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

二、从科技到景观

  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影响着设计艺术的发展,它完全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鼠标拖运钢筋水泥的时代已经到来,环境景观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运用成熟的现代科学技术来拓展和释放人们多层次的生活空间,意味着科技的生活化、人性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技术即将成为景观建设的材料之一。由于新技术的发展与更新,尖端技术、边缘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设计将会避免许多盲目性和不可预知性,高新技术已成为设计中克敌制胜、排忧解难的利器。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由于科技导入而带来的变化也越来越重要,强调高新技术成果的有利利用,以及景观自身的科技含量,将会成为优秀的环境景观艺术的重要标志之一。另外,生态科技的发展是促进今天景观设计进步的重要动力,在实践中创造出一系列实用又有景观价值的技术手段,它带来的新技术是促使当代景观面貌改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许多景观设计作品利用现成的工业物体构件或材料,展示高密度的当代工程技术,不仅赋予景观设计中的动态空间,还带来无拘无束的新装饰语言和动感视觉。

  21世纪的环境景观设计将建立在科技领先的基础之上。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些新材料的科技之风,更将给千千万万追求健康、环保、美丽景观的人们带来真切的感受,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从人文到景观

  良好的环境景观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人的生活规律完美结合的产物,它的功能也是双重的,既有精神功能,又有物质功能。尤其是今天,在物质水平提高的前提下,精神功能被提升到更为重要的层次上来。因而,在设计中不仅仅是单纯的绿地规划,景观要素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对设计有整体风格的定位,景观设计应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审美意境。文化环境在建筑组群、公共建设、绿色设计等方面具有高层次文化特征,使人们在居室、教育、休闲、购物等场所内都能找到自己熟知或依恋的文化环境。如在设计中采用暗喻、隐喻的手法来传达文化意向,这样的视觉环境与文化环境所构筑的景观环境气氛,无疑会给人们一种场所感、归属感、安全感,从而达到“ 以人为本”理想的人文环境要求,这样的空间也会使住户倍感轻盈、愉快、温馨。

  要在中国大地上设计优秀的现代景观作品,本质问题在于既要了解传统的文化历史,也要认清时代的文化浪潮,才会懂得如何保护她,发展她,并且在物质与技术的层面上,拥有一份精神与文化上的底蕴与自信。也只有认清了自然、现代文化与科学的融合,才会更加懂得如何学会其设计思维方式,掌握其方法和技术,更好地彰显现代中国自己的景观特色。全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贡献,在这一背景下,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比如说,人们越来越关注景观以外的社会生态及文化等等方面的意义,也越来越重视世界的审美哲学对现代景观概念的影响力。

  人、自然与科技因素的融合是现代景观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依赖于科学和艺术,科学与艺术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两翼,缺一不可。人类活动的一开始,科学与艺术就结合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科学与艺术越来越相互渗透和相结合,这不能不有利于科学、艺术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应为现代景观文化设计做出更大的贡献。只有文化内涵的景观设计才拥有真正的生命力,只有文化上的归属感才能真正给人精神上的慰籍。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生态伦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金招芬,朱颖心,建筑环境学[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4](英)贡布里希,艺术与人文科学[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
[5]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赵丹/1979/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2002级在读研究生 

收稿日期: 2004-11-03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