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园林景观艺术对城市起的作用

admin 2006-08-03 来源:景观中国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解决好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问题也就成为了必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开始了在自己制造的人工环境中去崇尚自然、追求自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解决好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问题也就成为了必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开始了在自己制造的人工环境中去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和返璞归真的历程。自然因素很多,但是根本的可以营造的因素主要是园林景观艺术,并以此来艺术化地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所以园林城市是人们的理想目标。城市设计就是力图使城市这个人工环境更多地引入人们对自然的追求,从而“建立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因此园林景观艺术水平的好与坏对城市发展前景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园林景观艺术的含义

  园林景观艺术水平的好与坏不但取决于工作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也与人们对园林景观艺术的认知程度有一定的影响。那么何谓园林景观艺术呢?

  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是一门内容覆盖相当广泛,最具现代城乡文明发展形态的艺术,其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创造与保存人类生存的环境与扩展乡村自然景观的美。是在从事建筑物,道路以及公共设备之外,为满足人类的需求而作的环境景观与乡野自然景观的空间设计。

  英国规划师戈登·卡伦(Gordon Cullon)在《城市景观》一书中认为:“景观是一门‘相互关系的艺术’”,一座建筑是建筑,两座建筑则是景观,也就是说视觉事物之间构成的空间关系是一种艺术。人本能地追求和谐、秩序与美,景观的构成本应该是一个有秩序且美的世界。

  景观艺术设计既是一种科学行为,也是一种文化行为,是一种把握人类视觉的经验和对视觉事件进行艺术处理的行为,从而为人类创造美的景观,使之生存于高品质的家园。景观艺术设计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使人们具能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又不会破坏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所以说,城市的发展前景与园林景观艺术水平的好坏是息息相关的,它对城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 园林景观艺术对城市起的作用

  2.1 园林景观艺术有利于提高、改善城市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们的居住环境中,园林景观搞得好与不好,不仅对一座城市及一个乡村的外表形象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对防风沙,涵养水泥、吸附灰尘,杀菌灭菌,降低噪声,吸收有毒物体,有毒物质,调节气候和保护生态平衡,促进居民身心健康都有一定的自然环保作用。

  园林景观艺术对城市的影响首先体现在视觉效果上,园林景观艺术在大地上作画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植物群落、水体、园林建筑、地形等要素的塑造来达到目的。通过营造人性的、符合人类活动习惯的空间环境,从而营造出怡人的、舒适、安逸的景观环境。

  而其中,绿地植物是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艺术建设的主体,它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植物给予人们的美感效应,是通过植物固有色彩、姿态、风韵等个性特色和群体景观效应所体现出来的。一条街道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的装饰,无论两侧的建筑多么的新颖,也会显得缺乏生气。同样一座设施豪华的居住小区,要有绿地和树木的衬托才能显得生机盎然。许多风景优美的城市,不仅有优美的自然地貌和雄伟的建筑群体,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对城市面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们对于植物的美感,随着时代、观者的角度和文化素养程度的不同而有差别。同时光线、气温、风、雨、霜、雪等气象因子作用于植物,使植物呈现朝夕不同、四时互异、千变万化的景色变化,这能给人们带来一个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其次是在园林植物的生态效应功能:

  a. 净化空气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是重要的外环境因素之一。1个成年人每天平均吸入10—12立方米的空气,同时释放出相应量的二氧化碳。为了保持平衡,需要不断地消耗二氧化碳和放出氧,生态系统的这个循环主要靠植物来补偿。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其呼吸作用虽也放出二氧化碳,但是植物在白天的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氧比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多20倍。1个城市居民只要有10平方米的森林绿地面积,就可以吸收其呼出的全部二氧化碳。事实上,加上城市生产建设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则城市每人必须有30—40平方米的绿地面积。 

  绿色植物被称之为“生物过滤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植物对有害气体是有一定的吸收和净化作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许多污染环境的有害气体,最大量的是二氧化硫,其他主要有氟化氢、氮氧化物、氯、氯化氢、一氧化碳、臭氧以及汞、铅的气体等。这些气体对人类危害很大,对植物也有害。测试证明,绿地上的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低于未绿化地区的有害气体浓度。

  城市空气中含有大量尘埃、油烟、碳粒等。这些烟灰和粉尘降低了太阳的照明度和辐射强度,削弱了紫外线,不利于人体的健康;而且污染了的空气使人们的呼吸系统受到污染,导致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增加。植物构成的绿色空间对烟尘和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国外的研究资料介绍,公园能过滤掉大气中80%的染污物,林荫道的树木能过滤掉70%的污染物,树木的叶面、枝干能拦截空中的微粒,即使在冬天落叶树也仍然保持60%的过滤效果。

  b. 净化水体

  城市水体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降水径流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在城市中多通过管道排出,较易集中处理和净化。而大气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和带走了大量地表污物,其成分和水的流向难以控制,许多则渗入土壤,继续污染地下水。许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作用。比如在种有芦苇的水池中,其水的悬浮物减少30%,氯化物减少90%,有机氮减少60%,磷酸盐减少20%,氨减少66%。另外,草地可以大量滞留许多有害的金属,吸收地表污物;树木的根系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减少水中细菌含量。

  c. 净化土壤

  植物的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有植物根系分布的土壤,好气性细菌比没有根系分布的土壤多几百倍至几千倍,故能促使土壤中的有机物迅速无机化。因此,即净化了土壤,又增加了肥力。草坪是城市土壤净化的重要地被物,城市中一切裸露的土地,种植草坪后,不仅可以改善地上的环境卫生,也能改善地下的土壤卫生条件。

  d. 树木的杀菌作用

  空气中散布着各种细菌、病原菌等微生物,不少是对人体有害的病菌,时刻侵袭着人体,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绿色植物可以减少空气中细菌的数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许多植物的芽、叶、花粉能分泌出具有杀死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的挥发物质,称为杀菌素。城市中绿化区域与没有绿化的街道相比,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菌量要减少85%以上。例如,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每立方米空气中有几十万个细菌,而在郊区公园只有几千个。

  再次是园林植物的心理功能上的影响,植物对人类有着一定的心理功能。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断深化对这一功能的认识。在德国公园绿地被称为“绿色医生”。在城市中使人镇静的绿色和蓝色较少,而使人兴奋和活跃的红色、黄色在增多。因此,在绿地的光线则可以激发人们的生理活力,使人们在心理上感觉平静。绿色使人感到舒适,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植物的各种颜色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不同,青草和树木的青、绿色能吸收强光中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对光的反射,青色反射36%,绿色反射47%,对人的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和眼睛的视网膜比较适宜。如果在室内外有花草树木繁茂的绿空间,就可使眼睛减轻和消除疲劳。

  最后是园林植物群落的物理功能上的影响:

  a.改善城市小气候

  小气候主要指地层表面属性的差异性所造成的局部地区气候。其影响因素除太阳辐射和气温外,直接随作用层的狭隘地方属性而转移,如地形、植被、水面等,特别是植被对地表温度和小区域气候的影响尤大。夏季人们在公园或树林中会感到清凉舒适,这是因为太阳照到树冠上时,有30%—70%的太阳辐射热被吸收。树木的蒸腾作用需要吸收大量热能,从而使公园绿地上空的温度降低。另外,由于树冠遮挡了直射阳光,使树下的光照量只有树冠外的1/5,从而给休憩者创造了安闲的环境。草坪也有较好的降温效果,当夏季城市气温为27.5摄氏度时,草地表面温度为22—24.5摄氏度,比裸露地面低6—7摄氏度。到了冬季绿地里的树木能降低风速20%,使寒冷的气温不至降得过低,起到保温作用。

  园林绿地中有着很多花草树木,它们的叶表面积比其所占地面积要大得多。由于植物的生理机能,植物蒸腾大量的水分,增加了大气的湿度。这给人们在生产、生活上创造了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

  绿地在平静无风时,还能促进气流交换。由于林地和绿化地区能降低气温,而城市中建筑和铺装道路广场在吸收太阳辐射后表面增热,使绿地与无绿地区域之间产生温差。形成垂直环流,使在无风的天气形成微风。因此合理的绿化布局,可改善城市通风及环境卫生状况。

  b. 减低噪音

  噪音是声波的一种,正是由于这种声波引起空气质点振动,使大气压产生迅速的起伏,这种起伏越大,声音听起来越响。噪音也是一种环境污染,对人产生不良影响。北京市环境部门收到的群众控告信中40%以上是关于噪音污染的。研究证明,植树绿化对噪音具有吸收和消解的作用。可以减弱噪音的强度。其衰弱噪音的机理是噪音波被树叶向各个方向不规则反射而使声音减弱;另一方面是由于噪音波造成树叶发生微振而使声音消耗。

  c.防灾避难

  在地震区域的城市,为防止灾害,城市绿地能有效地成为防灾避难场所。1923年9月,日本关东发生大地震时,引起大火灾,公园绿地成为居民的避难场所。1976年7月我国唐山大地震时,北京有15处公园绿地总面积400多公顷,疏散居民20多万人。树木绿地具有防火及阻挡火灾曼延的作用。不同树种具有不同的耐火性,针叶树种比阔叶树种耐火性要弱。阔叶树的树叶自然临界温度达到455摄氏度,有着较强的耐火能力。

  总之,园林景观艺术是以植物为主体,结合水体、园林建筑小品、和地形等要素进行营造出人性化的、色彩斑斓的、空气清新的、安详舒适的环境,从而改善了城市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对维持城市环境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2.2 园林景观艺术可以促进城市生态景观的多样性

  园林景观艺术在营造优美、舒适的环境的同时往往需要借助于丰富的景观变化,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单一的景观元素是无法造就人们所需求的具有各种功能的场所,同时也很难形成怡人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观来的。在营造的过程中经常涉及到绿地生态景观、山体景观、水体景观、湿地景观、道路廊道斑块等景观,是自然生态景观的再现于城市景观当中,从而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尖锐的矛盾得到缓和。这样一来就更加有利于丰富城市景观的多样性。而景观的多样性包括了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地貌景观的多样性和生物景观的多样性。园林景观艺术提倡生态之园,丰富的植物群落中,较多的植物品种,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错落有致,丰富的山体、水体、沼泽等景观都是动物们喜爱的栖息、繁衍的地方,这样一来更加有利于增加了城市生物的多样性,真正的增加了城市的生气。是逐步向实现园林生态的城市景观的方向迈进,最终实现生态的城市景观。

  例如在营造道路景观的过程中单一的景观元素是无法满足人们在功能、视觉、听觉上的舒适度的要求。道路空间是提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相互往来与货物流通的通道。在交通空间里,有各种不同出行目的人群,在动态的过程中观赏道路两旁的景观,产生了不同行为规律下的不同视觉特点。我们在设计道路时,须充分考虑了行车,行人的进度和视觉特点,不同速度,不同栽植方式,将路线作为视觉线形设计的对象。提高视觉质量,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具体的设计中,应以不遮挡视线为标准,同时又能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譬如,在拐弯处不应种植大灌木或小乔木。又如,在隔离带的种植时,一个标准端的长度就应考虑到车速,行人速度等问题。而要真正达到这些要求就必须得借助于各种各样的景观要素如植物的多样性,地形的多样性等等。

  所以说园林景观艺术有利于促进城市景观的多样化,是迈向生态园林城市的必经之路。

  2.3 园林景观艺术有利于更好地宣扬城市的文化,使得城市更加具有地方特色,更能充分体现城市的个性。

  园林景观艺术有利于体现城市的地方特色文化主要体现在它的造景艺术手段和对当地植物与构筑物的采用上。

  首先是园林景观艺术的理法有利于更好地宣扬城市的文化,使得城市更加具有地方特色,充分体现城市的个性。园林艺术的主要理法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艺术的生命是特色。城市景观作为艺术而言也必须创造特色。特色的大敌是模仿。一时一风,竞相模仿。令人置身城市中周环回顾而不知身居何处。病因在于不借鉴先进城市如何寻觅、捕捉和创造特色,从而也来找本城市的特色。而是人云亦云,不知为何而云。治疗的良方就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主要理法“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园林景观艺术提倡“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藉因才出果,精在如何体验本城市之异宜,包括宜和不宜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首先是保护和发展山水形胜的特色。利用当地的地貌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地处理与生态自然景观的关系,营造出具有本地特色、历史人文的景观。“巧于因借”的“巧”体现在“借景随机”。山形水势、四时季相、树木花草、风花雪月、昼夜阴晴无不可成为随机的所在。有心的创造意旨往往开始只是星星的火花。要善于捕捉微小的火花,捉准了就可以夸张放大,逐渐从逻辑思维的概念设计向形象思维逻辑飞跃,景观便顺理成章了。园林组成因素诸如山水、建筑、山石、树木都不会说话,而是借助赋予自然景物中的文化以表达,运用景名、额题、景联和摩崖石刻等为表达手段,烘托景观的意境。而借景的创作要求以“臆绝灵奇“为最高境界,似乎是想疯了,想到绝处才能逢生,从而达到“灵奇“的高水平。

  由此可见,此造景理法无时不刻地将当地的生态景观环境融入到城市景观设计当中,都与当地的地形、气候、生活习俗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就在无形当中将当地的文化、人文环境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当中,使得城市的文化得到更好的宣扬,不仅仅让子孙后代更加了解城市的文化,也让外来的人员进一步地了解到该城市的地方特色与历史文化。

  其次是对当地植物与构筑物的采用,有利于更好地宣扬城市的文化,使得城市更加具有地方特色,充分体现城市的个性。园林艺术在植物的选择方面上往往大量的采用当地的树种。当地的树种不仅容易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容易成活,成本较低,而且在城市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当地的树种有人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潜移默化当中对城市的历史和人们的习俗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今有许多的国家、城市地区的都与它们当地的树种有着密切的联系。往往就该国家或城市的名称与该树种是连着的,比如荷兰的郁金香、中国的牡丹、漳州水仙、福州榕城、广东木棉等等。植物如此其他的构筑物、建筑形式也是如此。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越来越追求文化内涵,设计师在设计中越来越关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传承与表达。文化景观是城市各类景观之一,其主旨是追忆、展示和传颂本民族本地域优秀传统和文化。文化景观符号是城市文化景观中的视觉形态设计元素,其基本意义既传达具体景观的特定文化信息和文化意义,又彰显其装饰的审美意义与社会意义(图1)。


图1 文化景点

  总而言之,现代园林景观艺术无论是在理法技术上还是在材料的选择上面,都越来越注重地方特色的体现,将园林景观与城市的历史文化、地方独特的魅力个性联系起来。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城市的历史文化、地方特点让园林景观艺术更加丰富有内涵,园林景观艺术更加充分得体地展现出城市所拥有的个性魅力。

  3. 以中山岐江公园为例分析园林景观艺术对城市起的作用

  园林景观艺术对城市的影响是多层面的,它的主要的目的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在当今国内外就有许多著名的作品,很好地处理好了人与自然景观之间的矛盾。比如流水别墅、俞孔坚的中山岐江公园设计与京杭运河的整治工程、森林办公楼等等。下面就简单以中山岐江公园的景观设计来说明园林景观艺术对城市起的作用。

  (1)场地特点

  岐江公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区,园址原为粤中造船厂旧址,总面积11公顷,其中水面3.6公顷,水面与岐江河相联通。场内遗留了不少造船厂房及机器设备,包括龙门吊、铁轨、变压器,等等。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直至改革开放的九十年代后期。作为工厂,它不足称道。但几十年间,粤中船厂历经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沧桑,特定年代和那代人艰苦的创业历程,也沉淀为真实并且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而在当今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高潮中,这种记忆是稍纵即逝的,由于其中所搀杂的极端的现象,甚至就连亲身经历过的人们也会怀疑其真实性,更不用说他们的后代们。

  (2)设计方法与形式

  从方法上,本设计面临了三个设计思路上的诱惑:
  第一大诱惑:借用地方古典园林风格,即岭南园林的设计方法,这是方案之初许多专家所推介和崇尚的。优越的临江及含湖环境、丰富的岭南植物以及中山市已有的园艺和工艺技术,加上资金上的保证,为创造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典园林创造了条件。

  第二大诱惑:设计一个西方古典几何式园林,其理由也相当充分。首先中山作为一个华侨城市,近百年来,受到南洋建筑风格的影响。其次,近年来的城市景观建设也特别注重园艺和工艺之美。再者,欧陆风格广泛获得接纳,在此设计一个强调工艺与园艺及几何图案之美的观赏性景观,也不失为一条颇受欢迎的途径。   

  第三大诱惑:借用现代西方环境主义、生态恢复及城市更新的路子,其典型代表是Rchard Hagg 的美国西雅图炼油厂公园和Peter Latz的德国Ruhr钢铁城景观公园,这两者都强调了废弃工业设施的生态恢复和再利用,而成为具有引领现代景观设计思潮的作品。坦诚地讲,这一诱惑是最大的,而且整个设计也贯穿了生态恢复和废旧再利用的思想,其中的许多方法也借鉴到本设计中来了。   

  岐江公园的个性正是在与以上三种设计思路的不同和相同中体现出来的。与岭南园林相比,岐江公园彻底抛弃了园无直路、小桥流水和注重园艺及传统的亭台楼阁的传统手法,代之以直线形的便捷步道,遵从两点最近距离,充分提炼和应用工业化的线条和肌理。与西方巴洛克及新古典的西式景观相比,岐江公园不追求形式的图案之美,而是体现了一种经济与高效原则下形成"乱",包括直线步道的蜘蛛网状结构,"乱"的铺装以及空间、路网(图2)、绿化之间的自由、却基于经济规则的穿插。与环境主义及生态恢复相比,岐江公园借鉴了其对工业设施及自然的态度:保留、更新和再利用。同时,与之不同的是,岐江公园的设计强调了新的设计。并通过新设计来强化场地及景观作为特定文化载体的意义,揭示人性和自然之美。


图2 中山岐江公园鸟瞰

  (3)通过它设计的含义来阐述园林景观艺术对城市的影响。

  岐江公园的景观设计通过视觉与空间的体验传达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足下的文化,即一个普通造船厂所注释的那片土地上、那个时代、那群人的文化。除了保留诸如烟囱、龙门吊、厂棚等这些文化的载体外,还通过新的设计把设计师对这种文化的感觉通过新的形式传达给造访者,如被称为静思空间的红盒子、以及剪破盒子的直线道路;生锈的铸铁铺装,如万杆柱阵(图3):回首粤中船厂当年,那时的主旋律恐怕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感喟于当年集体主义,革命理想主义激扬出的众志成城的创业志气,也想到多少船厂人完整的青春年华,青春热汗洒在了这块土地,设计者在向远处延伸下去的铁轨两侧,安置了白色的钢柱林,或是千万枪杆,或是冲天的信念,或是无限的纪念,或是延入长空的思绪……等等措施不仅提高了公园文化内涵,也在城市景观当中保留了往日造船厂的历史足迹,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建设材料,节约了成本,在能源的利用方面保护了了当地的能源利用量,有利于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园林大地上谱写了城市近代的历史文化,有利于将中山市当时在50年之间的时代背景和人们精神的精神依稀地展现在后人的面前。有利于更好地宣扬中山市的历史文化,使得该城市更加具有地方特色,充分体现中山市的独特的个性魅力。


图3 中山岐江公园万杆柱阵

  第二、野草之美:野草不自美,因人、因设计而美。在不同的生境条件下,用水生、湿生、旱生乡土植物----那些被农人们践踏、鄙视的野草,来传达新时代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并以此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培育环境伦理。

  乡土植物:现代的城市居民,离大自然越来越远,就连花草虫鱼,甚至人类本身也越来越园艺化。这是一种恐怖,一种悲哀。而在每天都有物种在地球上消失的今天,乡土植物对每个城市来说是何等的重要。珍惜它们吧!从它们的乡土与朴实中发掘美。这种美是大自然纯真的美,也是人类关于生命的道德与伦理的升华(图4)。


图4 中山岐江公园野草之美

  这是岐江公园设计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个特点,将水生、湿生、旱生乡土植物——那些被农人们践踏、鄙视的野草,应用到公园当中。不仅大大降低了园林改造的成本,降低了许多苗木的劳运费,同时也给城市的景观注入了乡村景观、湿地景观和旱生景观等等,丰富了城市生态景观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保护中山市生态景观,实现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蓝图。对乡土物种的应用,更能体现中山市独特的生态景观,不是照搬某某地方的景观设计,而是发挥城市独特的物种来营造城市与众不同的景观设计。这样能更好地将中山市独特的生态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让世人更深刻地了解中山市、了解中山市人民。

  第三、人性之真:小时穿越铁轨时的快感,在这里变为一种没有危险的游戏,使冒险、挑战和寻求平衡感的天性得以袒露;人对水的向往、对空间的探幽天性,等都通过亲水栈桥和平地涌泉、树篱方格网的设计而得以充分体现。

  人性化的设计,丰富的景观形态——水体景观、富有地区性的地形变化、丰富的植物群落和色相、花相、园路廊道栈桥景观,大面积的绿化景观,形成了中山市人们休息、娱乐和休闲的乐土,也是享受中山市独特的乡村自然风光好去处,新鲜的空气、怡人的环境,大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出更加生态、优美的生活环境。

  最后,岐江公园的景观设计理念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势必影响更多的景观设计师将生态景观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城市的景观设计当中,这将更好地将园林景观艺术引领生态园林景观的道路上来,加快了中山市乃至其他城市,生态园林化的进程。

  总之,岐江公园“建造在一片废旧的造船厂的场地上,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50年工业化的不寻常历史,设计保留了船厂浮动的水位线、残留锈蚀的船坞及机器等,保留和利用了这些设备很好地融合了生态理念、现代环境意识、文化与人性”。对中山市及其他城市的园林景观生态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人们对生态园林景观城市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4. 结论

  园林景观艺术对城市的发展,和缓和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具重要的意义。园林景观艺术是城市迈向生态园林环境的必然选择。园林景观艺术对城市的影响在大体趋势上是有利的。然而,现在有的单位或某些个人,为谋求眼前的利益,太过于强调人工环境的营造,而曲解了景观艺术的真正含义,忽视了对城市生态景观方面上的影响,导致城市生态链的破坏。使得城市的发展与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由忠背道而驰,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这只是局部的、暂时的现象,它不会因此而改变园林景观艺术对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只要经过园林景观艺术工作者长期不屑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生态园林景观城市将近在咫尺。

参考文献
1.俞孔坚,2002,景观的含义,时代建筑,1:14-17。
2.约翰·O·西蒙兹著,俞孔坚、王志芳、孙鹏译,2000,《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唐学山、李雄 曹礼昆著 .1996.《园林设计》, 中国林业出版社。
4.俞孔坚,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中山岐江公园设计,《新建筑》2001(5):17-20。 
5.城市文化景观符号的基本意义
6.园林景观与居住环境
7.园林绿地与城市环境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