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谈一谈建筑设计竞赛

admin 2015-09-02 来源:景观中国网
人类建筑诞生初期,建筑的使用和建造是合一的。随着建筑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建筑师作为一种职业渐渐分离和独立开来,这种分工对建筑设计竞赛的产生有决定意义,也为日后项目竞赛(project competitions)和概念竞赛(ideas competitions)的分化埋下伏笔。

  人类建筑诞生初期,建筑的使用和建造是合一的。随着建筑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建筑师作为一种职业渐渐分离和独立开来,这种分工对建筑设计竞赛的产生有决定意义,也为日后项目竞赛(project competitions)和概念竞赛(ideas competitions)的分化埋下伏笔。广义上的建筑竞赛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雅典的卫城和许多中世纪的大教堂都是建筑竞赛的结果,文艺复兴时期大量教会主导的项目都是也通过竞赛的途径建造。18世纪末,英国、法国、瑞典甚至美国都开始举办公开竞赛。法国巴黎卢浮宫设计竞赛、诞生了“水晶宫”的伦敦国际博览会设计竞赛、成就了埃菲尔铁塔的法国万国博览会标志性高塔设计竞赛都和诞生的建筑杰作一起名垂青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建筑设计竞赛开始标准化和规范化,1839年最早的建筑竞赛规程由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起草,1872成为一系列正式的规程确定下来。从此现代意义上的建筑设计竞赛作为一种制度在在建筑师的执业生涯和建筑教育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与此同时,各类建筑师的专门组织与协会也开始出现。1994年以后欧洲有关建筑竞赛的立法进一步调整,从此建筑竞赛承担了双重任务——既是建筑设计与规划优良解决方案的发生器,又是公开挑选委托方的手段。

  如果说早期的建筑设计竞赛多是针对纪念性建筑或大型公共建筑,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更新,建筑设计竞赛的类型日趋多样,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独立于实际建造,探索设计思想与未来趋势的概念竞赛。19世纪末荷兰一家名为Maatschappij tot Bevordering van de Bouwkunst的建筑组织首次举办了以激发建筑师创造性为目的的概念竞赛。

  在西方,竞赛精神可以追溯到以高效和竞争激烈闻名的传统耶稣会学校。在“Sancta Æmulatio”——神圣的竞争冲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每位学生都被指定一个竞争对手,彼此提供参照、激励与启发。持续的对比形成一种有效的鞭策,让学生们在同时扮演队友和对手的过程中不断精进。

  当然,今日建筑设计竞赛的起源还是18世纪的法国。建筑竞赛作为一种建筑教学与训练的形式在此时走向成熟,风行欧洲,传至美国。自18世纪初开始巴黎美术学院每月都会举办一个竞赛,学生在一学年中至少要参加两次(否则就要面临淘汰),而他们的最终目标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创立的罗马大奖(Grand Prix de Rome)。大奖每年3月举行,学生先在考试专用小间里独立做快图,再回画室在大师的监督指导下完善成图。竞赛设置在教学上的用意十分明显——测试学生有无分析具体设计难题的能力,以及能否快速思考出一个基本的设计概念。罗马大奖的评审过程非常严格,在一个多世纪中保持了近乎神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获奖者将前往罗马法兰西学院,接受意大利著名艺术家的指导。

  1894年,美国著名建筑师查尔斯·麦金姆(Charles K. McKim)在美国成立了罗马美国学院,设置罗马奖(Rome Prize),获奖学生将得到资助赴罗马旅行深造,路易·康、罗伯特·文丘里和迈克尔·格雷夫斯分别是1951、1956和1960年的罗马奖得主。

  巴黎美院罗马大奖的鼎盛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1968年其主持权移交法国文化部。但建筑设计竞赛中的法国传统延续了下来,比如学生考试作品的公开展示。对比、评判设计作品的需求也催生了建筑评论,或者说建筑评论原本就是一种给学生作品评估打分的方法。而将评委聚在一起共同品评学生设计成果的做法同样源自法国。

  竞赛提案展出以供专业评审也是竞赛文化的一部分。竞赛是一种知识生产活动,而网页、杂志和展览对参赛方案的公开展示为这一知识生产增添了公众性。通过规则、竞赛委员会和负责人对竞赛的监督和把控,竞赛把建筑教育和专业实践融合,塑造了参赛者的职业认同。

  参赛经历总是伴随着充满趣味与挑战的知识摄入和认认真真的较量。捕捉完美解决设计问题的基本概念带来的紧张感令所有参赛者都印象深刻。提交方案的日期无可挽回地逼近。当那一天终于到来,提交的方案经整理逐一悬挂出来,评委们在展厅里来回踱步,以迅速熟悉参赛作品,好奇和愉悦飘荡在空气中。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他们眼前展开,在这里看见了未来。

  ↑2014年霍普杯评图现场

  建筑竞赛的确是一种未来导向的知识产出方式,带有一种未来考古学色彩。借助设计——不是应当如何设计,而是设计还有何种可能——我们在研究未来。最重要的是,我们同时得到对一个设计问题的多种解决模式,不存在什么给定的答案或者正确的对策,所有参赛作品都是对指定问题的一种潜在的、替代性的解决方案。也因此,犹疑与不确定感伴随着评审过程始终。

  建筑竞赛基于三种假设:一, drawings和视觉化可以传达可靠的知识;二,建筑品质是可以通过图像传达的;三,竞赛方案是研究未来方向、检验概念的一种可行方法。通过视觉化,观者对竞赛方案有了一个快速、明晰、高效并且易于掌握的整体认知。 快速有效的评估也是建筑竞赛传统的基本假设之一。一组具备经验与实力的执业者被认为有能力通过阅读图像理解建筑方案并指出其中的优点、疏忽和含糊之处。这构成了评审会和评审过程的基础。

  对建筑方案来说,知识是存在于图像中的,而图像必须是自明的。有时候可以有一段描述性文字,但它本身并无价值,只是用于解释已沉淀在图像中并通过视觉印象传达的知识。竞赛方案本身是一个业已成形的环境,显现为设计,公诸于众。图像传递的是一种体验,而文字是智性的,指向的是人的理性。因此,文本和图像代表了两种对知识的不同理解,二者都可见于建筑竞赛中,都通过各自传播和视觉化的方式展现给观者。

  ↑2013年SUNRISE杯评图现场

  在竞赛全过程中,知识的传递会在文本和图像之间来回转换。重心在不断位移。竞赛题目及解析是一段关于竞赛的设计任务和条件的描述文字。任务书连同地图和基地图都是一种传达设计任务的文本。而竞赛提案却是以图像为传递知识的首要来源。重心的移置是显而易见的。对竞赛任务的回应是通过图纸和模型来视觉化表达。此时知识的传递就以图像为主了,没有图像就意味着没有设计。然而在那以后,文本会再度接管竞赛。评委会声明是一段对评审过程的文字表述。尽管还会有获奖作品的视觉展示,但那只是评审结果的图示。

  不过从图纸观察建筑项目品质的重要性还是大于描述性文本。要想在建筑竞赛中胜出,参赛者必须争夺评委的注意力,而这不是通过书面文字达成,而是通过设计。评委与竞赛方案相遇的时刻,看到的是一个具备各种特质、也包括含糊和遗漏的建成环境。评委的思维活动中,他走进了作品中的图像,从中感受真实的环境。

  建筑设计竞赛中经常催生出大胆创新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批判性的、指向自身的建筑实践。一些人认为建筑竞赛为初创事务所提供了崭露头角的平台,促进了设计创新和建筑品质的提升。的确,建筑竞赛中出现了一些技术和美学方面的创新解决方案,有时还能引领公共领域的价值观讨论。然而另一方面,建筑竞赛往往陷于“过于引人注目”的弊端,很多学者指出,竞赛过分强调了参赛者的原创性和个人表达,忽视专业经验,反而降低了建筑的品质。

  建筑设计竞赛的过程实际上蕴含着许多经验上的启示,完全可以从中得出许多有关建筑专业的判断,它既是一个教育的话题,也是一个研究的平台。如果我们去探究竞赛组织者、评委以及参赛小组如何产出、交流、展示和评价我们未来的建造环境,将会获得很多有趣的发现。建筑竞赛也见证了社会的、技术的和组织方式的变迁,将有关建造的困境,理性与含混的界限以及知识创造伴生的创造性的不安放大凸显出来。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