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柏林“文化广场”

member 2004-09-08 来源:景观中国网
柏林“文化广场”

  柏林文化广场的规划与建设自二战后一直持续至今,是在柏林影响最大、也是最具争议性的项目之一。二战后,建筑师汉斯·夏隆(Hans Scharoun)负责柏林城的重建规划,提出在蒂尔加滕(Tiergarten)这片柏林最大绿地的东南建设重要的文化机构,并与柏林原来的历史中心共同构成未来柏林的文化中心。事实上,对这一文化中心暨"文化广场"的构思,在当时,既是作为西柏林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为了表现与在历史老城大兴土木的东柏林的城市建设的抗衡。


  在1959年柏林议院决定建造"文化广场"上第一幢新建筑--柏林爱乐乐厅。早在1956年,夏隆就赢得了爱乐乐厅设计竞赛的头奖。当时该音乐厅拟建在威默尔多夫(Wilmerdorf)的联邦大道旁。随着选址的改变,夏隆对1956年的设计方案虽在建筑物各部分之间以及建筑与城市道路的联接等方面作了一些修改,但"以音乐为主题"的思想并没有变。在文化广场狭长的基地中,夏隆考虑了与基地南部建于19世纪的圣·马泰教堂(Matthāikirche)的关系, 意欲形成一个略微封闭的中世纪般的广场。但实际上在以后插入国立美术馆和田立图书馆等建筑物后才形成了较具围合感的广场空间。

  柏林爱乐乐厅是二战后夏隆对德国现代建筑的一大贡献,是他倡导的有机建筑的代表作,也是他在柏林中心实现的第一栋建筑。在设计说明中他写道:"音乐应该处于空间和视觉上的中心位置",基于这一出发点,在与声学家克莱姆(Lothar Cremer)的合作下,夏隆为我们展现了一片音乐厅建筑的"新大陆",富有表现力的帐篷顶般的外观,反映了室内空间的变化,象征着战后德国建筑的希望。在音乐厅室内,管弦乐队虽然不处于观众厅的几何中心,而是类似露天剧场般由观众围绕,但是灵活的非对称的空间组织使得这一2200座的音乐厅中近90%的坐席位于乐队前侧,其中近500个坐位像葡萄园台地般安排在乐坛两侧。所有的坐席离乐坛的距离均在35m之内,从而最大限度地使观众能够较好地欣赏乐队和指挥的演奏。著名指挥家卡拉扬高度评价该乐厅,他说:"在我熟悉的音乐厅中没有一个像该设计这样把观众席安排得如此理想。"然而,由于在建爱乐乐厅的同时,柏林墙也在建,因此整个文化广场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被冷落在东西柏林交界处的一片荒野之中,只有圣·马泰教堂和爱乐乐厅风雨相伴。

  1968年在文化广场南侧建成了由密斯设计的柏林国立美术馆。虽然它称不上是一幢理想的美术馆建筑,但确是本世纪最有影响的建筑之一。因为该建筑原是密斯为别处其它的功能所设计,所以也谈不上与文化广场周围建筑的关联。

  1964年举办了文化广场东侧国立图书馆的设计竞赛,夏隆又获头奖。在方案中夏隆还对文化广场作了总体设想。图书馆位于圣·马泰教堂之东,爱乐乐厅之南,紧靠当时刚刚从废墟中清理出来的波茨坦大街。规模庞大的图书馆,作为一片丰富的城市景观,既在东侧围合了文化广场,又在文化广场和柏林老城之间搭起了"桥梁"。图书馆正面朝西,以台阶状折转的形体环抱着广场,其东部是书库和技术用房等。该图书馆在材料和色彩应用上基本与爱乐乐厅一致。室内空间非常丰富,夏隆把各种不同的功能以有机流动的空间组合成绝妙的景观。阅览室、检索、出纳等被设在一个大空间中,屋顶上有独特的圆筒形天窗采光。阅览室部分凸起的方形体量意在构成与密斯方形的国立美术馆的对话。该图书馆是在夏隆去世后6年, 即1978年竣工的,由他的同事维斯涅夫斯基(Edgar Wisniewski)实现,是文化广场上规模最大的建筑。但由于馆西道路穿越广场,破坏了文化广场的整体性。夏隆在当时的设计中还在道路东广场中构思了一个台阶状层层迭落的旅馆方案,以表现类似"山谷"般的街道空间,但方案没有得以实施。

  1968年夏隆开始设计爱乐乐厅边上的室内音乐厅。早在1959年设计爱乐乐厅时夏隆就有过室内乐厅的方案设想,但直到1988年这一构想才得以实现。在这里,夏隆把在爱乐乐厅中"以音乐为中心"的思想加以延续。从他的草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中轴对称的中心空间和环绕六角形乐坛布置的台阶状的观众席。但由于该建筑从最初的设计到建成几乎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有许多地方已不反映夏隆的初衷。原设计中夏隆把室内乐厅作为爱乐乐厅的一个从属部分,而建成的室内音乐厅在体量上几乎与爱乐乐厅不相上下,却仅仅容纳1189个坐席。

  在设计室内音乐厅的同一年,夏隆又接手位于爱乐乐厅东北的国立音乐研究所和乐器博物馆的设计任务,最后也是由维斯涅夫斯基完成,1984年落成。这一建筑群在布局上按功能分为两部分,方形的体量中是与爱乐乐厅平行布置的研究所,靠蒂尔加滕街和波茨坦街转角的狭长部分是乐器博物馆。博物馆的中心是一个集中式的大厅,适合公众聚会和表演。楼层的展廊也有利于游客观演。

  在文化广场上除了夏隆和密斯的作品外,还有古特布鲁德(Rolf Gutbroad)的工艺美术博物馆、斯特林的科学中心等。1966年古特布鲁德接手进行文化广场西部的博物馆群的规划设计,包括工艺美术博物馆、艺术图书馆、绘画陈列馆、雕塑博物馆和铜牌画陈列馆。由于种种原因,作为首期工程的工艺美术博物馆1977年才动工。1985年竣工后,无论是在其内部空间的组织还是外观形式上都招来了很大的非议。于是在1986年又邀请了其他著名建筑师参加第二期工程,即绘画陈列馆的设计竞赛,最终由建筑师希尔姆和萨特勒(Hilmer & Sattler)设计,1992年竣工。科学中心则建成于1988年,是斯特林在1979年的一个设计竞赛中获得头奖后的实施项目。

  广场上所有这些文化性建筑,因为布局松散,彼此缺乏联系,因此在1981年举办了一个设计竞赛,以求把文化广场上各自独立的建筑物组构成一个生动的、富有文化品位和整体性强的都市空间。奥地利建筑师汉斯·霍莱因(Hans Hollein)获方案竞赛头奖。他的方案不仅仅是对现状的补充,也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设计,在流露出浓郁的古典气息的同时,营造如画的城市景观和浪漫的空间氛围。

  在密斯的国立美术馆和夏隆的爱乐乐厅及室内乐厅之间,霍莱因以一个大型的步行广场和4 个规模相对较小的建筑物把文化广场上原有的风格各异的建筑物联结一体,以使该区域重新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焦点"。

  霍莱因以圣·马泰教堂为轴线,在轴线的另一端插入方形塔状的圣约博物馆。这一被重新定义的轴线把广场一端的田立美术馆和另一端的室内乐厅、爱乐乐厅等加以联系。在广场的东南角通过新设计的城市修道院,与圣·马泰教堂、国立美术馆构成另一条东西向的轴线,把路东的国立图书馆在空间和视觉上引入了文化广场。广场东部沿波茨坦路是弧形的底层架空的展廊。在广场西部霍莱因则从运河中引入了一条水渠作为广场的一个边界,并由此把斯特林的科学中心,密斯的国立美术馆、艺术图书馆等联成一体。水渠一直伸向广场西北角,在圣经博物馆后扩展为一个下沉式的台阶水池。广场上还设有地铁站,广场下2/3的空间被用作车库。

  霍莱因的方案虽经过了多次修改,但政府、专家、居民对此都有不同意见,因此该设想最终没能得以实施。随着东西柏林的合一,以及波茨坦广场的"新生",在1998年又对文化广场这一联系原东西柏林的重要"结点"举办了设计竞赛,意在通过广场绿化及新建筑,使原有的空间结构得以整合,并保留其特有的性格,在城市空间中作为波茨坦广场的延续。竞赛要求在近109600平方米用地的东部和南部各预留一块建筑用地。在48个竞赛方案中,由建筑师希尔姆、萨特勒和景观建筑师瓦伦丁等合作的方案获头奖。该方案的特点是在一个方形的台地上布置了由100棵松树组成的树阵。在台地的东部面向街道有0.8m高、3m宽的雕塑墙。在广场东部的建筑用地中规划了一幢塔状建筑,作为文化广场与波茨坦广场之间的"门户"。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