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以歧江公园为例谈产业用地更新设计

member 2009-11-23 来源:景观中国网
以歧江公园为例谈产业用地更新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各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区域产业结构逐步高技术密集化、第三产业化,由此引出了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而作为城市改造的一部分,工厂企业搬迁之后如何再造再利用,如何使工厂有幸化公园将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1 中山歧江公园给人的启示
  近年来国内有名的中山歧江公园,该设计获得2002 年度全美景观设计荣誉大奖(2002 Honor Award ,ASLA) 。这个项目在国际上的成功,为当代中国景观设计开辟了新的道路。
  1. 1 设计理念
  相比于岭南园林、西方古典园林以及现代西方环境主义和生态恢复这三个设计思路的设计理念,歧江公园的个性正是在与之不同和相同中体现出来的。与岭南园林相比,歧江公园彻底抛弃了园无直路、小桥流水和注重园艺及传统的亭台楼阁的传统手法,代之以直线形的便捷步道,遵从两点最近距离,充分提炼和应用工业化的线条和肌理;与西方巴洛克及新古典的西式景观相比,歧江公园不追求形式的图案之美,而是体现了一种经济与高效原则下形成的“乱”,包括直线步道的蜘蛛网状结构,“乱”的铺装以及空间、路网、绿化之间的自由、却基于经济规则的穿插;与环境主义及生态恢复相比,歧江公园借鉴了其对工业设施及自然的态度:保留、更新和再利用。与之不同的歧江公园的设计强调了新的设计,并通过新设计来强化场地及景观作为特定文化载体的意义。
  1. 2 启示
  歧江公园的设计向人们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工业化建设历程,讲述了中国当前的景观设计领域独一无二的场所语言———产业用地再生设计。歧江公园所用的现代创新设计语言不仅借鉴了世界范围内对工业遗迹的保留、更新和再利用手法,更富有创造性地融入了特定时代与特定地域的文化含义和自然特质,用精神与物质的再生设计,在工业化主题下,揭示了人性和自然的美。歧江公园带给人们一个全新的设计世界,让人们思考如何对工业废弃地进行利用与更新。
  2  产业用地更新设计思想
  2. 1 生态学更新设计思想
  生态学是一门联结生命、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科学,也是一门认识天人关系的系统哲学,改造自然的系统工程学和欣赏自然的系统美学。
  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生态学家认为人类无论干什么都应该有度。度是不能超过一个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超过这个度就是不道德的。这些生态学的思想都蕴涵在产业用地更新设计中。有些设计师提出了对场地的最小干预思路,在工业废弃地的改造中,尽量尊重场地的景观特征和自然生态发展的历史。在这些设计中,场地的物质和能量得到了最大的循环利用。
除此之外,设计师在处理工业废弃地上的污染也常常采用以生态学原理支撑的软处理技术。
  2. 2  美学和艺术思想
  产业用地更新设计源泉仍然是景观自古以来所依托的最大的灵魂———美学。它重新解释了废弃的工业景观的价值与涵义,从而使其思路更开阔,方法更丰富。
  产业用地更新设计,通过保留、利用和加工工业景观要素,传承工业文化传统,增加现代景观要素,诠释了新的景观设计美学。它通过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时期的景观要素结合在一起而产生形式的冲突。这一切都表明工业之后的景观不再象传统的景观一样追求和谐的宇宙秩序和诗意般的风景,它对古典的浪漫如画式的美学传统提出了挑战。
  产业用地更新设计的工业景观中表现出艺术的巨大影响。从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到极简主义、波普艺术、达达艺术、大地艺术,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产业用地更新设计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大地艺术(Land Art) 。在一些艺术家看来,废弃地上的工业遗迹就如同大地艺术,是工业生产在大地上留下的艺术品。正如艺术家史密斯提出大地艺术最好的场所是那些被工业和盲目的城市化所破坏的,或是被自然自身毁坏的场所。认为艺术可以成为调和生态学家和工业学家的一种资源。他认为美国有众多的矿区、废弃的采石场和污染的河流,利用这些被毁坏的场所的一个实际办法是———以大地艺术的方式进行土地和水的再循环利用。景观设计师拉茨( Peter Latz) 也用大地艺术来形容工业废弃地上的工业厂房和设备设施。20 世纪90 年代,德国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中有许多利用废弃地建造的园林,其中有相当多的与大地艺术相关的主题。艺术让现代文化与历史联系起来,艺术使无人问津的工业遗迹与人的生活拉近了距离。
  2. 3 多元化思想
  产业用地更新设计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人们对多元化设计的追求。表现在对历史的价值、基本伦理的价值、传统文化的价值的尊重。
  在产业用地更新设计中,最触动人心、视觉冲击力最强的是工业遗迹。这些遗迹诉说着场地上辉煌的工业历史,记载着一段灿烂的工业文明。工业化给人们带来了诸如环境与资源问题,但是人们也不得不承认它给人们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享受,如果没有工业文明,很难想象今天是什么样子。所以,要记载这段文明,传承这段历史,就要思考怎样能更好地利用和发展它。
  3 意义与启发
  人们从体验工业文明带来的好处到认识到工业带来的一系列环境与资源问题而鄙视工业再到今天利用废弃工业场地变景观这一过程,可以认为是工业的幸运。将工业废弃地改造为公园,不仅仅是改变一块土地的贫瘠与荒凉,也不仅仅是保留部分景观的遗迹,更不仅仅是生态、艺术等处理手法的运用,它最重要的目标是通过这些改造,为工业衰退所找到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带来出路。从这些公园中可以看到人们的生活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告别城市中机器轰鸣的时代,人们需要的是清洁的水、新鲜的空气和宜人的户外空间。
  失去活力的工业废弃地需要新的产业来刺激经济,工业之后的景观更加深刻地提出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如前提到的抚顺市让亚洲最大的矿坑变成森林公园一例中,据煤炭科学院马丕梁先生的估计,森林公园一旦建成,将为抚顺创造4 000 多个就业岗位,年创经济效益近亿元。
  同时工业废弃地改造成公园有一部分是因为原有土地污染严重,不经环境改善很难作为城市的其他性质用地。将其变成绿地,不仅能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还可以将城市与被城市隔离的区域联系起来,还担负着类似休闲绿地的角色,满足人们对绿色的需求。
  人们身边的城市有许多国有企业和共和国一起走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风风雨雨,尽管这个过程因为凝重着历次政治运动而让许多人不愿再提起,然而那是真实的,是不容抹杀的。它浸染着这个城市几代人的光荣与梦想、奋斗与兴衰,更多人的感情和回忆正是刻写在那些厂房、那些机器、那些让人们现在认为落伍而急于彻底清除的东西中间,因为他们的生活甚至生命都曾经寄托在那里。对于城市来说,那也是历史、也是文化,只不过比起人们习惯的文物它显得过于幼稚和生硬,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谁又能保证有一天子孙后代们不会因为除去文字之外找不到这一段历史的其他痕迹而遗憾呢? 所以,是不是应该有更加聪明的办法,能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保存下人们希望保存的历史和文化,让将来的城市不必留下遗憾、让后世子孙少一些困惑。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经济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大多城市“退二进三”改造运动正在进行,高新科技产业不断兴起,传统产业面临挑战,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工业面临更新问题。如何使人们身边的废弃工业有幸化公园,将是一个值得每一个从业者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向容,林 菁. 西方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王向容,任京燕. 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J] . 中国园林,2003 , (3) :11-18.
  [3] (美) G. Padua 文刘君译工业的力量:中山歧江公园———一个打破常规的公园设计[J] . 中国园林2003 , (9) :6-12.
  [4]王向容,林 菁. 现代雕塑与现代景观设计[J] . 世界建筑2002 , (7) :70-77.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