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对话大师|50年后的今天,6位景观大咖谈当下如何「设计结合自然」?

小清欢 2019-07-30 来源:微信公众号: 建道筑格ArchiDogs
在过往的50年中,我们逐渐积累了大量优秀的景观和城市设计经验,而我们对于未来的城市也依旧保持着浪漫畅想。

640.webp.jpg

五十年前,英国人麦克哈格(Ian McHarg)写出了景观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这本书在1971年获全美图书奖,它在很大意义上扩展了传统“规则”与“设计”的研究范围,将其提升至生态科学的高度,使景观学真正向着综合性学科的方向发展。毫不夸张的说,这本书影响了当今景观界最重要的一批设计师、学者。 

50年后的今天,为了纪念这一著作,宾夕法尼亚大学The McHarg Center举办了题为:“设计结合自然,就在当下!”(Design With Nature Now)的峰会和系列活动,邀请了包括James Corner,俞孔坚,Richard Forman,Frederick Steiner,Dana Tomlin 和 Thomas Campanella等在内的景观大咖。丰富的演讲、讨论和展览内容吸引了众多景观和生态学从业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设计结合自然”理念在气候变化和全球城市化背景下的当代实践与革新内涵。

现场采访与报道 © Chao Sun, Chao.Vision, 2019


大咖写真 

01 / James Corner 

640.webp (6).jpg

国际知名景观建筑师、城市设计师和理论家,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 创始人、首席设计师,宾夕法尼亚大学大学景观系前系主任(2000-2012)兼现任教授。代表作包括纽约高线公园、Freshkills垃圾填埋场改造项目、西雅图中央滨水公园、深圳前海城市设计等。

02 / 俞孔坚

640.webp (7).jpg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院士FASLA。

03/ Richard Forman

640.webp (8).jpg

哈佛大学景观生态学教授,当代景观生态学、道路生态学之父,主持设计了巴塞罗那城市区域规划,致力于传播城市生态学理念的先锋导师。

04/ Frederick Steiner

640.webp (9).jpg

宾夕法尼亚设计学院院长,The McHarg Center执行主任,前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建筑学院院长,美国建筑师协会总统任命、国家公园系统顾问委员会成员。著有《自然与城市(Nature and Cities)》、《为脆弱的星球设计(Design for a Vulnerable Planet )》等。

05 / Dana Tomlin

640.jpg

宾大设计学院教授,耶鲁大学林业与环境研究学院兼教授,地图算法(Map Algebra)创始人。著有GIS and Cartographic Modeling,Perkins和Lindback杰出教学奖获得者,制图建模实验室创始人兼联合主任、GIS名人堂(Hall of Fame)成员。

06 / Thomas Campanella

640.webp (10).jpg

康奈尔大学城市规划教授,MIT博士学位,Spiro Kostof大奖获得者,与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南京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有过多次合作,出版过多本城市规划及历史相关书籍。


大师采访实录 


- 今天距离Ian McHarg“设计结合自然”的概念提出已经过去了50年,新的环境问题和先进的技术层出不穷。对此,您认为“设计结合自然”的当代内涵是怎样的?与50年前相比有何变化?

James Corner:对生态系统的重视是当今景观设计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生态和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是设计的重中之重。但是在1960年代,环境保护并未被包含在景观设计领域里,当时的设计更注重形态和风格。虽然注重形式化的传统设计时代已经过去,我依然觉得形态和风格是景观设计里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作为景观设计师,我们不仅仅是建造或者重建自然环境,我们同时也为人类建造文化环境,因此设计的改革与创新,创作的新鲜与激情对于未来的景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设计结合自然”并没有对于形态与风格的创新有更深刻的描述,因为Ian McHarg更注重的是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我认为当今的景观设计具有更强的包容力和力量,这种力量归结于科学、技术还有思想的发展,但是我们不应忘记色彩、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更能够赋予景观设计张力与表现力。

640.webp (11).jpg

SHELBY FARMS PARK, James Corner © www.fieldoperations.net

俞孔坚:“设计结合自然”的理念并没有过时。和50年前相比,首先是当年的区域性问题已经变成了全球性问题。当时Ian McHarg主要针对的是美国问题,而这些中的许多也成为了当今中国面临的问题,只不过我们的问题尺度更大、更严重、更全球性,和自然的矛盾也更加激化。

第二,美国从70年代以来的观念转换其实已经使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因此我们还是有信心通过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来使我们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得到改善的。

第三,西方国家已经为我们应对环境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从犯错误到解决问题。考虑到中国的地域性,我们拥有五千年的农业文明,而这样的农业其实也是Ian McHarg当年所欣赏的。他当时批判了西方的工业文明,但欣赏东方的农业文明。所以我们的农业智慧在生态问题方面也是很有意义的。

640.webp (12).jpg

天津桥园海绵系统, Kongjian Yu © www.turenscape.com

Richard Forman:现代的科技为我们今天达成目标提供了许多不同的机会和途径。但是我认为科技的进步仍然无法直接取代人类思考的能力。所以今天人们仍旧要注重思考方法和分析能力。所以我认为,像卫星技术和GIS系统等科技是无法取代人类思考的,只是为人类思考提供更多途径。

今天中国的环境问题和1950年代美国的环境问题相比,我无法断言哪一个环境问题更加严重。在1950年代,城市化问题还不是那么严重,而如今城市化的巨大影响正一步步使优质可耕种的农田减少。比如在宾夕法尼亚州,许多居民都反应可以看到农田正在衰减。

我无法断言今天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相比过去是更严重还是有所缓解,在我看来,不同之处在于人们开始更加重视环境问题了。过去人们就已经注意到环境变化的影响但是并没得到重视,我在编写宾州松树林的生态书籍中就曾发现,早在1895年,当地人就曾质疑对于松树林200多年的砍伐和焚烧是否会影响当地的微环境呢?所以,今天我们面临和过去类似的问题,但是由于城市化问题的严重让我们看今天的环境问题有了不一样的重视程度。

640.webp (13).jpg

巴塞罗那城市区域规划,Richard Forman © https://mcharg.upenn.edu/exhibitions

Frederick Steiner:当代的景观设计和50年前的理念仍然是紧密相关的。而最显著的变化是我们这50年来的技术发展。我们逐渐拥有了GIS和遥感技术,它们都是基于Ian McHarg的理念基础的。技术极大地支持了我们的研究深度,给我们提供了扩展设计知识的多种手段,也使得设计过程更为连贯、有价值。

640.webp (14).jpg

自然与城市,Frederick Steiner  © Internet

Dana Tomlin:当我刚刚进入景观行业的时候,我们有着相似的问题,也用今天一样的乐观主义精神来面对问题。但是我发现今天的不同在于,我们在60年代底、70年代初并没有网络或者遥感技术。今天的许多讲座都包含和过去非常相似的乐观和悲观态度。从我个人来说,乐观的成分更多一些。

当我反思过去的问题,我惊喜地发现我们有更小的汽车了,而且对于吸烟有了新的态度。可以说,过去我们从没想过人们会停止抽烟。我们从没想过会接受同性恋,接受不同种族之间的混合。我并不认为我们已经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有了缓解。我认为今天所提到的环境问题也会像这些问题一样得到缓解,更不用说如今我们有了更多的工具。

今天,得益于遥感技术,得益于网络技术,我们可以随时感知世界在发生些什么。相比过去没有网络、没有电脑的时代,如今我们不但有这些科技,还有致力于这些科技的人们。今天人人都享有比当年更多的科技。因此我之所以说我今天更偏乐观,不是因为问题不大,而是因为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大了。网络像是这个星球的神经系统,而社交媒体也在发展。现在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来发声,拯救世界。看看媒体,好莱坞和影片如何影响着年轻人们的思想和态度,而这些年轻人总有一天会长大,变成决策者们。所以,我非常非常乐观。

Thomas Campanella:在近代景观历史当中,Ian McHarg的观点启发了景观都市主义,以自然系统的流动性作为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根本和突破口。在这基础上,当今的景观都市主义更着重于美学在城市中的作用,然而这一观点在“设计结合自然”并没有详细描述。同时,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更加复杂,城市发展迅速,很多我们如今面对的问题是Ian McHarg难以想象的,比如中国如今面临的机动车问题在二三十年前是无法预料到的,因此当代的新思想应该以“设计结合自然”作为核心和基础,用发散性的创新思维去解决今后城市所面临的各种难题。

- 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过程中解决已有问题,您又如何畅想未来的城市形态?

James Corner:我们总是会觉得如果这座城市里有绿化的区域,那么理所当然的,自然就在这些绿化的区域里。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把城市本身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有机体:城市本身就是自然。当我们开始把城市看作成一个有机体去设计的时候,这样的城市可以随着外界变化去适应和更新,这样的未来城市是有空间去自我生长和自我调节的。

640.webp (15).jpg

深圳前海城市设计,James Corner © https://mcharg.upenn.edu/exhibitions

俞孔坚:首先,我们现在的城市主要是仿照了欧洲和美国的工业文明而建设的,而工业文明的特点在于攫取资源、破坏生态。第二,现代城市主要是以欧洲发达国家的气候条件为基础形成的一套工业技术和建成式技术,所以它的基础设施、排水系统、街道尺度等都顺应了当地的气候特征。所以这些经验对于中国或东南亚等季风气候的地区其实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也是中国城市普遍出现内涝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必须对城市基础设施建立新的方法。第三,我们目前广泛使用的工业技术,包括我们对汽车的依赖等,它其实是缺乏韧性和弹性的,一旦人工系统中的某个环节破坏了,城市就变得很脆弱。

所以我们未来的城市应该是能适应气候的、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有生态韧性的、能够生产和部分自给自足的,而且这样的城市也应该是更适宜人的,而不是更适合汽车,当然也应该是更绿色环保的。其实中国所倡导的生态文明也意味着未来城市将有新的形态,有什么样的文明就会有什么样的城市。比如基础设施不应该是灰色的,而是绿色的,它不一定需要管道来排水,而是通过自然的力量。未来城市将是紧凑、绿色的,也将是美国所有主流观念的集成集成,如TOD、步行城市、高密度、混合功能等,并结合中国的农业文明。事实上这也是中国对发达国家景观实践的一种贡献。

640.webp (16).jpg

金华燕尾洲公园, Kongjian Yu © https://www.turenscape.com

Richard Forman:未来城市将比现在更差。在最近14年间,新增的一亿人口绝大多数来自于非洲和亚洲,想想那多出来的一亿人口会怎样影响中国的卫星城市,影响基础设施和供水、拥挤问题以及社区建立优质生活环境的能力。这样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现在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都很拖沓,他们规划和改善城市问题的进度过于缓慢。我们应该理解怎样可以让城市变得更好。城市中50%人口将会变穷。Patrick Gette 说过,一个区域支撑一个城市,所以改善区域可以改善城市。因此,每个城市都该有区域性规划。这个规划会考虑自然、生物多样化以及居住问题。每个人都该有发言权来影响这个计划的制定,让来自城市、地方、国家的代表来一起制定这个计划。

640.webp (17).jpg

Urban Ecology: Science of Cities, Richard Forman © www.gsd.harvard.edu

Frederick Steiner:事实上我们的三处展览都是各有用意的,档案馆的展览主要是Ian McHarg1950至1960年代直接的生活映射,而Meyerson Hall的展览则主要是其思想在今日的映射,而Laurel McSherry的作品则是一种更前卫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一些关于未来的可能性。我们在应对未来问题时也需要有更广阔的学科视野。

640.webp (18).jpg

Making Plans, Frederick Steiner © www.design.upenn.edu

Dana Tomlin:我认为未来的决策权将更加分散。就像现在人手一部的手机设备一样,你可以随时查看天气报告、交通预警,你可以和朋友一起呼吁政治权利。你可以轻松得到环境报告、街道的犯罪记录、河流的水质污染和教学的质量。这样你可以轻松做一些事,加入政治团队,让自己的呼吁被更多人听到。我们在过去很难想象这样的生活。在过去,人们收集信息,交到专业人士手里,然后由他们来做决定,并告知公众。现在,我们把更直接的决策权交到人民手中。

Thomas Campanella:过去,很多美国人并不喜欢城市,他们认为城市满是污染和腐败,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拥堵不堪的交通。相比之下,城郊反而是很多人觉得能够安居乐业的地方。这样的差别存在于很多人心中。在美国战后的那段时间里,很多人逃离城市,因而大片的城郊迅速兴起。城郊里大部分人居住在分散的别墅或小型公寓里,所以城郊其实是非常浪费资源的区域,因为需要大面积的基础设施来支持非常小密度的人口。

现如今,大量的年轻人从城郊搬去繁华的城市里居住,因为城市里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机遇,因此很多城市的人口猛增,房价也节节攀升,所以我认为城郊应发展成为城市的一部分,让城市本身得到扩展。这样的好处是原有的基础设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城市里的人口也可以得到分散。为了配合城市的扩张,公共交通需要同时跟上人口的需求, 从而达到各个区域交通上的无障碍。

- 面对日益加剧的环境危机,您认为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特质去面对这些新挑战?未来教学中应该侧重哪些方面?

James Corner:学校是一个自由的空间,学生可以去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校就像是一个实验室一样,允许各种各样的尝试与探索。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细致地教授技术与技巧,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引导学生去用批判性思维去看问题、做设计。因此,创新,专业技巧以及批判性思维应该是未来教育重的着重点。在工作当中,因为时间和预算的紧迫感,设计师常常会忘记创新、专业技巧以及批判性思维是同等重要的。成功的设计师需要有出色的技巧,画图建模的表现技巧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创新和批判性思维可以让一个设计方案脱颖而出并且更贴近场地本身所面临的问题。

640.webp (19).jpg

纽约高线公园, James Corner © Internet

俞孔坚:首先学生应该是对社会有充分体验的,应该了解社会,而不只是在学校学习。应该在生活中去了解城市,而不是崇拜或盲信某种理论。第二要有批判性思维和怀疑的态度,要有自己的认识。第三是多实践多探索。

640.webp (20).jpg

哈尔滨群力国家湿地公园, Kongjian Yu © https://www.turenscape.com

Frederick Steiner:我们目前的studio鼓励大家用mapping的手段和想象力去启动一个设计,但我目前能感受到各个studio都在追求非常高标准的图面表达,也非常关注细节的设计深度。尽管我认为这样的偏好也并无不妥,但我认为我们欠缺的是某种实验性的精神,我们很少尝试去用多样化的技巧来表达设计或刻画环境。例如如果你们看了Laurel McSherry录像形式的展览,会发现她的表达方式就非常实验性,这就很启发我们。事实上这段录像只是她工作内容的一小部分,她在六个月中专注于对环境的记录,又通过其后几个月完善她的工作,所以这是一套非常多样化的作品呈现。

640.webp (21).jpg

Design for a Vulnerable Planet,Frederick Steiner © https://book.douban.com

Dana Tomlin:很明显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学生。但是我必须得说:人们常说学生应该得到更多知识,学习更多技能和能力,但我认为这并不够。除非你的才能可以被世界所看到,否则你学再多能力也没有用, 因为机会并不会主动上门找你。你需要推销自己。这不意味着你要不诚实地推销,但你得要主动去争取机会来展现自己的能力。

这并不是盲目地、而是诚实的展现你已有的、和你还没有的才能。但是大多数学生在毕业5到10 年后才意识到这点。那些意识到的学生一般都表现更好。学生应该放下手机,去扩展人际网络、认识新的人和资源,变被动为主动。你不应该被动接受任务,而应该主动告诉客户和雇主什么是需要做的事。我认为这是一个态度的改变。有时让我惊讶的是,并不是最优秀的学生最成功,而是主动的学生更成功。

640.webp (22).jpg

GIS and Cartographic Modeling, Dana Tomlin © esripress.esri.com

Thomas Campanella: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是需要去发展学生去解决问题的勇气和想象力,然而工作多年的设计师很容易失去这样的勇气和想象力。当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十年之后再见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当年作为学生的创造力与激情已不复存在。然而,作为景观设计师,我们需要拥有无畏和勇气去打破墨守成规的教条,并且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建议、甚至是难以实现的狂想。在今后的教育里,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勇气是至关重要的。

640.webp (23).jpg

The Concrete Dragon, Thomas Campanella © http://www.papress.com

结语 

在各位大师看来,Ian McHarg“设计结合自然”的理念在今日也仍然适用,只不过如今我们拥有了更强大的技术手段,而当年的区域性问题正在逐渐变成了全球性问题,且我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 设计师的职责不仅仅是重建自然环境,更包括我们对于文化景观的塑造。因此,如何将“设计结合自然”的理念与城市文脉合理对话、如何将日益扩张的城市塑造成能够自我调节的有机体、如何推动“设计结合自然”更为因地制宜的实践,也成为了当今景观实践的重要命题。

在过往的50年中,我们逐渐积累了大量优秀的景观和城市设计经验,而我们对于未来的城市也依旧保持着浪漫畅想。在“设计结合自然”的新阶段,景观学科将具有更强的包容力和使命感,而我们也将应对更复杂的生态、气候和社会问题。面对未来的挑战,想象力、勇气和批判性思维都是不可或缺的,而我们也需要更为主动地区探索和体验社会,并从中不断总结出创新性的表达与实践方法。


采访|栗茜,丁艺,叶博雅,谢菡亭

撰文|丁艺,叶博雅,谢菡亭

校对|汪澄波

编辑|园子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 给Ta打个赏

4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