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山水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于重庆圆满落幕,助力重庆山水城市建设(下)

MYP迈柏 2019-11-22 来源:景观中国网
原创
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建筑学会指导,重庆城投集团、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重庆市设计院、重庆大学、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承办的山水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于2019年10月17日在重庆国际时尚发布中心圆满举办。



背景概述

BACKGROUND


10月17-18日,由山水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理事会主办的“山水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 —— 2019 · 滨水空间品质提升”在重庆市隆重举行。本年度论坛以“山水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品质提升”为主题,汇聚国际高端智力,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在各自领域分享城市滨水空间品质提升的关键性问题。


主论坛现场

特邀嘉宾合影



5场分论坛,围绕“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滨水空间建筑与文化”、“滨水生态景观”、“滨水空间交通”、“智慧城市运营”等山水城市建设重大专题展开,邀请院士和行业大咖、专家共同研讨。


滨水生态景观分论坛

分论坛嘉宾演讲



滨水景观作为城市演变的媒介

WATERFRONT LANDSCAPE AS THE MEDIA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MYP迈柏执行董事余畅先生受大会组委会邀请,在“滨水生态景观”分论坛上作题为《滨水景观作为城市演变的媒介》的主题演讲。以重庆主城区“两江四岸”景观治理提升为契机,通过分析国内外滨水景观案例,提出了滨水景观正作为城市演变的重要载体,滨水空间将会成为城市生活的第三空间的这一理念。


余畅先生进行演讲


重庆 —— 因长江而立的山水城市

重庆独特的山地地形与都市形态相叠合,这与纽约、上海那些平坦的大都市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地形塑造了重庆特色,也成为其城市空间发展的天然割裂障碍。两千多年以来,重庆由一些独立的点开始发展城市的最初形态并逐渐形成许多彼此割裂的组团,但最终借助时代的力量,将分裂的版块与组团整合在一起,形成更大更强的势能。未来的重庆,是继续让城市向外蔓延,还是内求?回归城市的本原,回归滨江?


重庆城市格局的演变


过去,滨江一直是重庆城市生活的中心

重庆因长江而立,在水路与步行作为城市主要交通方式的年代,城市的生产与生活沿江展开。船从水上停靠,棒棒把货物扛上岸,沿江山地上布置着独特的吊脚楼,而滩地则是市民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


历史上,滩地是重庆市民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


如今,滨江与重庆城市生活的关系疏远

重庆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素有“山城”之称。如果只用一句话概括其最大的特色,那就是“重庆是立体的山地城市,也因无数的网红级现象被称为5D魔幻都市”。

80年代,城市开始进入以全面修建跨江大桥,滨江路为标志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重庆的交通也因此实现了由水路、步行转变为公路、铁路的方式。滨江空间逐渐被工业与码头等生产性活动所占据;而三峡大坝的修建,使滩地空间越发狭小,城市居民与江的关系也逐渐疏远。


5D魔幻立体城市

城市与江河的关系疏远


未来,滨水空间将成为重庆的第三生活空间

如何改变现在大众眼中的重庆江岸?如何让那些拥有滨江记忆与情怀,有接近滨江渴求却无法到达的人,重回长江?也许正是山水城市滨水空间品质提升值得思考的地方…



滨水与城市演变

—— 城市化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城市与水:城市因水而生,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城市河道不但是城市人物交换的渠道,更是市民生产生活的舞台。传统的城市化,是以建筑与城市格网为主导的城市化,而今,城市在经过了快速的城市化之后,显示出了种种城市病。 

北美的城市陆陆续续地经历了郊区化,去中心化潮流之后,城市再一次赢得了胜利,近年来的北美城市显示出了进一步的复兴,人群得以回流。经过过去三十多年的持续发展,我国已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未来的城市化将不再粗放地解决基本的市民需要,需要建设更高品质的城市环境,并对现有的存量空间进行提升。

在全球城市去工业化、建设服务型经济,创新型经济进行城市产业与空间转型的大背景下,作为孕育城市文明的起点,滨水景观正作为城市演变的重要载体…


案例一:多伦多东湾区滨水城市开发

案例二:纽约滨水开发



景观作为媒介与载体 

—— 内容的载体,活动的载体,动态的过程


景观天生的包容性与融合性,在新一轮城市化中带来了天然的优势,但已经不仅仅是园林绿地满足基本绿化率的需求。同时它也将承载更多服务型经济与创新型经济所要求的内容。它将是内容的载体,是活力的载体,精神的载体。公共景观空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同时于建筑,它更加注重过程。因此,未来公园运营,将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滨水公共空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生活的第三空间……


项目经验:上海滨江贯通(虹口区段)

十年前,上海就逐步计划实现中心城区黄浦江岸线的全部贯通,创造一个连续的公共开放空间。黄浦江是上海的象征与缩影,两岸荟萃了上海城市的景观精华,从这里你可以看到上海的今昔,更可以展望上海的灿烂明天,北外滩无疑是浦江沿线最适合展示上海港口文化的窗口,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仅丰富了人们的观江体验,更使北外滩区域真正成为上海城市生活的阳台。


上海滨江全线贯通

北外滩方案效果展示

上海北外滩实景


项目经验:上海森兰外高桥绿地

作为上海八块楔形绿地之一,森兰绿地建成后将成为市中心城区最大的湖泊公园,在充分满足区域生态环境调节功能的同时,也将承办了以下各类国际前沿活动。

处在建设中的当下森兰,不仅是城市高品质生活版图的选择场所,更是创新商业商务的未来高地。森兰正以“无国界生活领创者”为目标,将持续带给上海超越想象的创新生活样本。


上海八大楔形绿地

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 李强视察“森兰绿地”并参加植树活动


项目以“大生态、新地标,聚活力”为愿景,以“阳光下自由生长”为设计理念,以路径性空间整合各功能区块,使基地由封闭割裂到无缝连接的一体化体验。


愿景 - 阳光下自由生长

 

各区活动主题相互串联

热门IP落地森兰



项目经验:宁波三江六岸治理提升

宁波已从交通末端转变为区域性的综合交通枢纽,目前已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形成现代化都市格局。城市中心的三江六岸有着天然地理优势,河海联运成就了建城辉煌,也成为了宁波港口文化的精神载体。


三江交汇承载宁波精神

宁波三江口效果图


姚江北岸景观规划总面积约17.4公顷,以“绿盈江畔,抚水栖居”为设计愿景,结合三江六岸定位与新区功能,营造开敞、疏朗而富有韵律的滨水空间与视觉形象,树立成为姚江新区滨水景观形象标杆。


宁波姚江北岸效果图

宁波姚江北岸实景


“老外滩”延伸区段位于宁波甬江北岸,是“三江六岸”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约5.48公顷。设计以创建特色滨江步道为纽带贯穿整个滨水区域,打造丰富的滨水体验,以时尚元素点亮历史街区新风貌,展示深厚的宁波外滩文化。


宁波老外滩效果图

宁波老外滩实景



项目经验:重庆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

项目北起千厮门大桥,南至鱼洞长江大桥,长约35.7公里;现状滨江空间割裂严重,人们被迫远离了滨江。

在宏观上,我们以黄葛树根系的延展为概念,既植根于城市,又不断地延展至滨江。因此两江四岸将成为缝合重庆多元、包容的世界级城市中心,它将拥有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学习与参与的可持续城市景观系统。在这里,城市的文化和历史将得到延续。

对于五个主要节点,它们彼此之间的共性与特性最终都指向共同的导向:一是我们必须给予它们最为契合的文脉解读和基因延续,让它们仍然是它们自己;而另一方面,对于这些地处长江关键地段的节点,必须提供适合未来的产业契机,我们希望借助它们的新生,激活整条滨江、乃至整座城市。


滨江是内容的载体,是活力的载体,精神的载体


朝天门:曾经的地域情结,提升成为真正的绿色地标和感知重庆的文化载体。

朝天门是最敏感也是最核心的节点。来福士体量巨大、直上直下的压迫让其成为市民游客的网红打卡点。而在历史上朝天门是重庆城迎接朝廷官员的主要入口,而对于重庆人而言则是一种精神的载体。水路时代,来到重庆的人坐船到此、登岸、拾阶而上,直到进入朝天门内,才能撞见都市繁华。


历史上的朝天门 - 重庆的门户

朝天门 - 两江聚源,重回地标

活动 | 山水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 - 滨水空间品质提升(下)


珊瑚公园与珊瑚坝公园

文脉与基因:被忽视的滨江最大绿地,珊瑚坝机场历史

产业转型:提升成为城市文化节庆的新能级


珊瑚坝 - 文汇江沚,重回江滩


九龙岗休闲公园

文脉与基因:原来的火电厂和荒滩

产业转型:提升成为延续艺术文脉的文化江滩


九龙岗休闲公园 - 艺术之魂,文化之城


重庆工业遗址公园

文脉与基因:原来的重钢工业遗址

产业转型:提升成为新的创意产业基地和记载重钢历史


重庆工业遗址公 - 十里钢城、重现辉煌


钓鱼嘴公园

文脉与基因:原来的处女地

产业转型:提升成为未来长江流域一颗明珠与绿色增长极


钓鱼嘴公园 - 绿绕半岛、重回栖息地


滨水景观成为我们城市演变与转型的媒介

城市滨水带的建设与改造,不仅仅是对城市线性空间的改变,更是对各城市格局的重塑。这几年“城市美化” ,“生态城市” ,“城市绿道” ,“海绵城市”,“弹性城市”等理念层出不穷,都在以不同方式影响与改变着我们城市的未来。这一过程中,滨水景观成为我们城市演变与转型的媒介。


滨水景观五大要素



小结

滨水空间是城市形象和市民公共生活的核心,其规划、建设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会受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及政府领导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复兴的重点区域会带动整个城市的更新,对营造宜居环境、拉动经济、提升现代服务业、重塑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素材来源:中国日报、重庆日报、今日房产、林同棪国际


6b13153d0d1c87096ab6e37cbe86813.jpg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于景观中国网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景观中国网立场。如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来源:景观中国网”。如有侵权,请与发布者或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打赏
  • 给Ta打个赏

0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