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读书   /  正文
  • 《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第2版)》

    作 者:
    俞孔坚、李迪华主编
    类 别:
    景观
    出 版 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第2版 (2016年3月)

前言

《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于2003年9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后,与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先后出版的两本专著,《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交流》和《“反规划”途径》一起,在国内形成难得一见的学术热潮,赞誉和批评交织,热捧与质疑并存,惶恐与欢呼夹杂,实践与观望皆现。在这三本书反复重印发行的情形下,转眼十年过去,《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第二版在关心景观设计学教育朋友们的鞭策下,2010年就完 成了初稿,2012年就交稿了,却再三犹豫观望,希望能够在合适的出版时间。时至今日,经过7年的精心准备,该书即将付梓,欣慰之余,许多话欲说尤迟:一方面希望用些能够激励同道的话语,分享对景观设计教育与实践的理解与经验,继续推动学科、专业与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因袭传统的之风仍然强盛甚至较比5年前更盛,实不愿因为坚持景观设计学的名称而影响大家的合力。

一、过去15年景观设计教育发展的回顾
199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历了高校合并、扩招等换来的高等教育大跃进式发展,与房地产开发、土地经济、新城建设和城镇化发展齐头并进,景观设计教育机缘巧合地借势取得奇迹般的发展。两股力量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发展的主线,形成了所谓的“黄金十年”。一是景观设计学推动下的风景园林。2003年前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和湖南大学等高校意识到城镇化带来的巨大物质空间设计人才需求,都先后提出开展景观设计教育,培养景观设计人才,尽管各个学校对于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翻译存在不同意见,但大都认同“景观”二字;2005年前后,数量巨大的农林院校异军突起,他们先是认同景观,后在少数人的坚持下,一边倒地坚持“风景园林”,工科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发言权被稀释掉,其结果是2011年landscape architecture成为一级学科时,其名称确定为“风景园林学”。这样的经历学多人还记忆犹新,2005年许多农林院校的学术多动多冠以“景观”名称,其后则几乎是一夜之间,被一刀切改为“风景园林”或者“园林”,甚至某专业学术期刊有段时间见到景观二字就改为“风景园林”,结果文章发表后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今天这种文章中强行使用“风景园林”而引起的语言、语义与理解断裂的现象随处可见,只不过大家都已经笑不出来了,转而无奈接受,毕竟和名称相比,发展符合培养国家急需人才的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共识和共同鼎力前行的行动,对这样的诉求,任何人都不会有异议的。

二、中国景观设计行业与景观设计师走向世界的15年
从2000年以来,国际景观设计行业最大的改变就是加入了强劲的中国声音。中国成为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的成员,中国景观设计师荣登IFLA年会的主旨报告几乎成为“惯例”,IFLA国际学生设计竞赛近年来几乎成为中国学生专场;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几乎每年的设计奖都有中国设计师的身影或者来自中国的项目,每年的年会主旨报告同样以中国设计师和中国话题为荣;美国和欧盟的景观设计教育组织与会议因为中国学者的参与而更受关注。中国景观设计师和教师在很短时间内获得国际同行的承认,这几乎是个奇迹,但这样的荣耀不全属于任何个人,是中国城市建设催生出来的巨大设计市场红利。从这里出发走向未来,更需要理解这样市场的内涵、理解市场的改变趋势,惟其如此,这样的奇迹才会转化成持续的教育资源与能力,培养出合格的国家与社会需要的未来人才。

三、当代景观设计行业与教育发展正等待清晰的传承传统与未来改变的关系界定
在经历近二十年对环境问题与人类生存状况的反思之后,1980年代当欧美国家的大学景观设计专业教育开启了未来模式,把探讨解决土地问题、环境问题、人类生存问题和文化保护问题解决方案当成是当仁不让的专业目标。那时中国和世界的距离不见得比现在大。孙筱祥先生的“大地规划”(当时他对landscape planning富有远见的翻译名称)思想在哈佛大学和国家社会(IUCN等)受到的尊重几乎可以用顶礼膜拜来形容。1986年带末松江方塔园何陋轩落成,这个历时近10年由冯纪忠先生规划设计的典范性作品一定程度上开创了一个超越传统建筑与园林的崭新时代。大量像二位先生这样开智性质的思想与设计作品,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景观设计教育终究要走出传统的藩篱:第一,中国传统造园艺术名称与内涵必须作为一个整体完整保存;中国传统园林及其背后的体现的中国人的生存哲学,是中国人文化基因的一部分,只有能够整体保存才可能在未来不断地被后世加以解读,成为设计与为改善人类生存质量探索解决方案的创造源泉。第二,对名称的因袭和造园艺术手法片段的截取同时损害传统园林自身传承和当代景观设计行业与教育发展;传承和发展是矛盾统一体,一方面没有改变与发展,传承是个伪命题;另一方面传承因为改变而焕发新的生命力,拒绝发展的和畏惧改变的传统终究会被拒绝,甚至被遗忘的。第三,行业与教育发展的质变正催生新的“语言”、规范,landscape architecture已经在被反复重新定义,人们终有接受这样的改变,不再制造并拒绝语言套用、模糊、混乱的时候,那时,传统园林传承和当代景观设计教育同时进入公众视野,同时受到人们尊重,二者平等对话,相互启迪,我们应该对这样时代的到来报以最热切的期待,投入最大诚意的工作努力。

四、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望“设计”
景观是生态系统复合体,是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与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包含了丰富的生态要素(人是期中的一部分)、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以及这些过程与活动在大地上留下的结果。对人类文明的累积的应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让今天人可以通过“设计”探索人类生存问题的解决方案。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就是这样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实际上是“职业”,即profession,通过类比理解为学科、专业,以人们引起重视,在一定范围内是好的),它尤其强调对土地的设计,即,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根据解决问题的性质、内容和尺度的不同,景观设计学包含两个专业方向,即,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和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前者是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而对这个特定地方的设计就是景观设计。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代表大会确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转变发展经济发展方式新的国家战略,提出国建设美丽中国、国土空间规划、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生态保护与生态责任、保护耕地和城市建设节约集约使用土地等具体措施。这些纲领性精神在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更加具体地行动策略,包括要发挥市场的作用,“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生态破坏终身追责等。除这两份报告外,正在和将会对行业与教育发挥革命性变革的中央文件应该还包括,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2014),《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2014),《关于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通知》(2014),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关于切实做好106个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2015),《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2014),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2015年8月9日实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2014,2015),可以预见,影响景观设计行业与教育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性文件还会不断推陈出新,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呼之欲出,这是行业面临的全新挑战和机遇!
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望“设计”,基于这样的理解,《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第二版)现在推出时机已经成熟,借此机会,我们想呼唤同行,“各位准备好了吗?”“各位有能力为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转型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吗?”

四、诚挚感谢:所有允许我们收录他们论文成果的作者与版权机构,全部文章所呈现的专业创见、探索精神将积累中国学人;所有为提供翻译的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前身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研究生们,如今他们都已经带着翻译这本书中的文章的公益精神走上了工作岗位;特别感谢杨明校友,他的持续工作为本书的最终定稿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感谢责任编辑杜洁,这本书是在她的“鞭策”下得以发行的。

李迪华 执笔
2016年1月3日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