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吴良镛和他的北京大七环梦想

admin 2007-04-02 来源:景观中国网
  特写   所有伟大的城市规划师都必定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这往往注定了他们命运中将充满遗憾,梁思成如此,吴良镛亦如是。   50年前,在那场是否保留北京旧城而另建新北京的
  特写

  所有伟大的城市规划师都必定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这往往注定了他们命运中将充满遗憾,梁思成如此,吴良镛亦如是。

  50年前,在那场是否保留北京旧城而另建新北京的浩大论争中,风华正茂的吴良镛是梁思成的配角。彼时,梁思成和他甚至提出保留北京所有城墙,加以改造,在城墙上兴建休闲设施、种植植被,形成世界独一无二的环城立体景观公园。然而,在沉重的意识形态压力,以及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之下,这个理想主义的方案最终只能是一幅精美绝伦的效果图。

  50年过去,梁思成在无尽的憾然中辞世,吴良镛却将50年前的那种理想主义注入到了七环路中。这一次,他想看到的,是一条道路串联起的城市经济群,在苏州、昆山以及广州、东莞等地的亲眼所见,让吴良镛坚信城市群的力量。

  正因如此,吴良镛在他的《京津冀地区城乡发展规划研究》的课题报告中,提出了突破北京市域的“大七环”方案——这是一条远远超越交通本体的道路规划。

  在2005年再次提出“大七环”构想之后,在一个半公开场合,吴良镛曾向记者痛陈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缓慢与无力:

  ——缺乏区域观点。多年来北京、天津及其他城市各自为政,城市发展目标相似,产业结构雷同,生态环境系统缺乏引导控制,导致整个区域资源使用浪费和发展水平落后。

  ——现行的城市方针政策缺少联系。在整个区域的城际竞争中,北京处于绝对优势,未能给予其他城市发展的机会,整个区域发展很不平衡。

  然而,这却注定了理想主义者吴良镛的宿命,因为上述一切的改变并非一条道路的规划与建设所能承负,吴良镛理想主义的方案,在行政的藩篱面前,只能停下脚步。

  如今,年近八旬的吴良镛先生已经很少公开露面,他的学生们还在奔走呼吁。

  对于早已功成名就的吴良镛而言,七环路并不会给他的人生带来转折,他所关心的,是整个京津冀的未来命运。

  链接

  吴良镛先生提出的“大七环”概念,也就是涿密高速公路链接的固安、廊坊、香河、大厂、三河、平谷、涿州等七个城市。2006年这个设想已经部分实现,从涿州到密云的“涿密线”已经开始施工,将涿州、固安和廊坊连接起来。

  “后六环”将助力大北京建设进入一个全新时代——未来城市时代!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