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詹姆士·李:水之中国访谈

admin 2012-04-12 来源:景观中国网
在设计中,水景被视为可变元素。水景的处理使水位可以随条件的变化而上下浮动。在最不利的条件下,可以完全取消水景。即使这种做法对人居环境的调节和降温效果会差一些,但仍能提供视觉上的有效联系。

SWA集团主创设计师 

 

   LAC:您认为在对应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方面,小尺度水景观如何能做到提高其自身的应
变性?

  詹姆士·李:在设计中,水景被视为可变元素。水景的处理使水位可以随条件的变化而上下浮动。在最不利的条件下,可以完全取消水景。即使这种做法对人居环境的调节和降温效果会差一些,但仍能提供视觉上的有效联系。

  LAC:您如何在广州保利广场项目中体现中国的理水传统?

  詹姆士·李:本项目中的水景设计提供了一组彼此相连的水景体验。每个部分的水景都设计了源头与终点,但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无法看到全貌。只有在体验了每个局部之后,才能对花园与广场以及其中的水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LAC:请您用一句话概括介绍设计广州保利国际广场项目中“水”元素时候的核心理念。

  詹姆士·李:在为人们调节空间环境这一方面,水体形成了一幅不断变化的画卷,展示出环境自身稍纵即逝的景观特质。

  LAC:从事设计之初到现在,您对于“水”这一元素的设计理念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什么?如果没有,您坚持的又是什么?

  詹姆士·李: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景一直是既定设计课题中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开发的速度不断加快,水体愈发变成一种珍贵而有限的资源。季节性水流与场地内生成的水流及其净化处理与再利用都有必要成为水体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LAC:中国有俗语称“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您如何看待这个说法?

  詹姆士·李:这一中国传统造园说很有道理。 但是,在现今的工程中,“园景”塑造不一定总能和最迫切的水资源需求和既定项目的挑战相协调。

  LAC:您如何理解当代中国的“水危机”?

  詹姆士·李:要在既有环境中建立一个新的环境平衡,就要在处理目前中国的“水危机”时
采用综合性、合作式的手法治理整个水循环体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开发经验与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有创新和创意的设计方案拥抱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

 
  原文摘自《景观设计学》2010,(12)1:48-49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