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访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大运河:中华文化“身份证”

admin 2006-09-05 来源:景观中国网
  大运河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形态、民族关系、城市的兴起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与长城一样,它是中国悠久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文化的“身份证”  记者:有人说,中国的版图上有一个“人”字,长城是人字的那“

  大运河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形态、民族关系、城市的兴起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与长城一样,它是中国悠久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文化的“身份证”

  记者:有人说,中国的版图上有一个“人”字,长城是人字的那“一撇”,京杭大运河就是那“一捺”。对长城我们并不陌生,它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早在1986年就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而对于大运河,我们想到了其悠久的历史和航运功能,但很多人疑问,它够得上那“一捺”吗?大运河的价值和意义应如何认识?

  李迪华:京杭大运河的价值和意义,一言难尽,但可以用一些关键词让公众理解:人工的、历史的、文化的、自然的、人类的和世界的。京杭大运河是经过两千多年人工开挖和维护的工程奇迹;它的贯通促进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千百年来运河所孕育的文学、民间文艺、风土人情、宗教、建筑艺术等是无穷尽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滥觞和重要组成部分。大运河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古代名胜博物馆”、“古代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体现中国古代社会的绝好资料。大运河贯穿五大水系,连接温带和南亚热带,一路上能够轻松感受中国南北自然景观。可以说,京杭大运河是中国悠久文明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身份证”。也因此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是属于全人类共同的骄傲。

  记者: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哪些作用?请您举例具体讲一讲。

  李迪华:这个问题很大了,很难几句话回答。流淌了2000多年的京杭大运河,为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大运河的航运功能涉及中华民族内部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关系,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稳定。这在大运河的基本功能———漕运———南方的粮食及丰富的产品通过运河运到北京、主要供应给封建政权即上层统治者反映得最为明显,大运河也由此成为封建政权赖以生存的南粮北运的大动脉。也因此,中国历史上秦、隋、元三次大统一都把建设京杭大运河作为优先规划和实施的大事,历朝历代把维护运河的通航作为要务。同时,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最大限度地沟通了我国南北的经济与文化,运河地区由此发展成一条巨大的经济文化带,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南北文化交流,在大运河沿岸兴起了20多座繁华的都市,许多城市的形成就是直接源于运河的修建和航运,如天津。目前,杭州、苏州、无锡、常州、扬州、淮安、济宁、聊城等几乎所有的沿岸城市都把京杭大运河称为自己的“母亲河”。京杭大运河作为一条文化廊道是当之无愧的。

  记者:大运河如此重要,为什么不像长城那样深入人心,甚至有时她的存在还被忽视,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李迪华:“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形象宣传把游览长城变成普通公众一生应该实现的基本梦想。而我们的教育和宣传长期以来却很少大笔墨地介绍和宣传京杭大运河。尽管诞生了像刘绍棠、张宝玺这样的以描写运河边人们生活为题材的文学家,有了著名的《蒲柳人家》、《运河恋》等篇章,但对大运河的学术研究、教育、宣传等方面做得都很不够,导致我们对大运河的认识还很肤浅———长期以来,人们只是把这条河当成众多河流中的一条普通的河流,仅仅从实用的眼光来看它,而其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文物价值被忽略了。而恰恰在中国文化和自然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成效的近几十年时间里,由于缺水和污染等问题,大运河与人们的实际生活越来越疏远。缺少了关怀的大运河,自身的状况越来越差,这样形成恶性循环,人们与运河的关系在逐渐疏远,甚至断裂。因此,如何让“大运河”在人们心中扎根成为当务之急。

  记者:大运河的历史价值可以说是抽象的、理论的,而大运河所展示出的实际面貌却是每一个接触它的人直接面对的,那么,大运河在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上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和意义呢?

  李迪华:以京杭大运河主河道、运河主要支流、穿越自然河流为基本廊道、以与运河毗邻的湖泊和湿地及城镇为斑块,以周边农田为基质而形成的区域景观生态系统,包括了横跨南北的多种不同类型的自然、半自然、人工生态系统所组成,是“大运河国家遗产与生态廊道”的骨架。

  京杭大运河是南北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纽带,与众多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信仰、思潮、重要文学艺术作品、民俗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京杭大运河留下了众多令后人感慨不已的文化遗迹。那些古老的传说、歌舞、曲艺、皮影、剪纸、绘画、雕刻、民俗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四大古典小说《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以及《金瓶梅》的内容或成书背景,莫不与运河及其商业文化有关。天津的杨柳青年画、河北沧州铁狮子、吴桥杂技、山东伏里土陶、张范剪纸、枣庄柳琴、薛城唢呐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都蕴藏了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基因”,和其他中华民族文化积淀一起共同构成我们世世代代引以为荣的文化“身份”。

  行走在京杭大运河的路上,很容易就遇到给人讲各种运河的故事和传说的人,偶尔还能够打听到有能够哼唱船夫号子的老人。按照这些故事寻访古镇老街,观万千新景观,感慨世事变迁,可以感受到“活的”中华文化。

  当前,京杭大运河面临着城市化等的严重挑战,对大运河进行抢救性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到了紧要关头。  

  记者:据我所知,您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关注大运河并进行研究,2004年,您带领学生骑自行车对京杭大运河全线进行了一个月的考察,您所了解到的大运河最基本的功能———航运目前的情况怎么样? 

  李迪华:京杭大运河已不能全程通航,其中全年通航里程约为870公里,季节性通航里程1100公里。大运河山东济宁以北段基本断流,航运功能已经被排洪、灌溉、远距离调水等功能所取代,也有部分运河被荒弃于农田郊野。济宁以南的河段由于其他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载运功能也在受到挑战,有的河段已经开始出现运量下降的情况。但总体而言,济宁以南的运河仍然是千舟竞发的繁忙景象。苏北运河(徐州蔺家坝到扬州六圩口,全长404公里)是大运河上运输最繁忙的河段之一,也是大运河航道等级最高的河段。苏南运河(镇江谏壁到南浔,全长224公里),年货运量超过1亿吨,大于江苏境内长江航道的运量,相当于沪宁铁路单线货运量的3倍,航行船舶的密度超过德国的莱茵河,是大运河上运量最大、船舶密度最高的河段之一。

  大运河上运行的船主要承担了这些地区城乡生产和生活最重要的燃料之一———煤和重要的建筑材料———砂石的运输任务,对沿线城市建设和生活的作用举足轻重,其航运功能在短时间内还无法被替代。

  记者:您通过多次全线考察,大运河目前处在一种什么“生存”状态,您觉得存在着哪些问题?

  李迪华:“生存状态”是一个用来描述大运河现状非常好的词汇,总体来说京杭大运河的生存状态不佳,是在逆境中求生存。

  断流。断流是京杭大运河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山东济宁以北大部分的运河都是全年或者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断流状态,航运、与运河相关的生活活动也都逐渐消失了。

  污染。断流的运河河道或者成为排污、排洪河,或者由于受不到当地的重视而成为城市、乡村的垃圾场。运河全部河段全年大部分时间里水质基本上都是处在污染状态。

  真实性被破坏。运河面貌一直在不断地被改变,河道被拓宽、水工建筑被拆除、古镇老街被破坏、近现代工业遗产被拆除、沿河房地产楼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古老的运河风貌已经基本上是“焕然一新”。

  正如《杭州宣言》所指出的:当前大运河面临着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严重挑战。如果再不加强保护,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遗存、风光景物和自然生态环境,就会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真实性和完整性就会不复存在,这将是中华民族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对大运河进行抢救性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到了紧要关头。

  记者:目前随着对大运河意义认识的提高,我们正积极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您认为大运河作为世界遗产有哪些特点?

  李迪华:应该让公众了解,京杭大运河应该是属于自然文化遗产,或者叫遗产运河,包含了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而不是单纯的文化遗产。

  首先,京杭大运河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并存,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并存,涉及交通、运输、水利、地理、历史、文物、生态等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包括曲艺、舞蹈、戏剧、文学、民间艺术等绚丽多彩的运河文化这一非物质遗产。

  其次,京杭大运河属于线性文化遗产。线性文化遗产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兴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由文化线路衍生并拓展而来,主要是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线性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其中运河、道路以及铁路线等都是重要表现形式,法国的杜米第运河、奥地利的塞默林铁路、以色列的香料之路和我国的丝绸之路、茶马古道都是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成了统一的水运网,是中国历史上南粮北运、商旅交通、军资调配、水利灌溉等用途的生命线,也是贯穿南北流动的血脉。运河沿岸文化遗产极为丰富,有沿河兴起的城镇及其各类建筑,有码头、仓库、船闸,有桥梁、堤坝等,形成了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罕见的大型线性文化遗产。

  第三,京杭大运河是动的、活着的人类遗产。故宫、长城等世界遗产都属于文物的概念,但大运河是活着的,今天人们还在利用它最初的功能———航运,今天人们还在开挖新的运河。虽然今年国务院已经批复将京杭大运河列入国家级文物名录,但如何保护活着的遗产还是一个有待探索的新领域,需要我们以科学研究的精神在保护和利用的实践中寻找答案。

  对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要进行科学规划,实施国家战略;每个中国人一生应该去大运河感受一次,体验一次

  记者:现在大运河面临着两大事件也可以说两大机遇,即申遗和借运河河道南水北调;一种说法是“水是京杭大运河的灵魂”,您如何看待京杭大运河的断流和水环境恢复?

  李迪华:让京杭大运河恢复水道和通航功能在运河保护利用的观点中颇有吸引力,但我个人不认同这样的观点。这里的问题关键不是运河,而是水。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目前断流的华北段地区缺水更加严重,南水北调是已经在实施的旨在缓解我国北方缺水窘况的举措。很显然,用南水北调的水恢复运河水道和航运的想法是不道德的。南水北调的水应该等同于救命水。

  断流和缺水并不是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所面临的最大问题,相反,一些城市为了恢复运河水景观,对运河河道进行无节制的改造和建设,反而成为严重破坏运河遗产真实性的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借道京杭大运河,肯定会为恢复大运河生机注入活力。恢复航运的可能性有多大?我没有掌握详细的资料,但从南水北调水质保护和调水实施的季节性特点来看,航运恢复应该很难形成经济效益,如果不经论证实施,可能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记者:从生态学和规划学的角度,保护和抢救大运河应该本着怎样的原则?应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李迪华:在俞孔坚教授的主持下,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正在进行京杭大运河整体保护研究。我们的保护基本思路是通过“反规划”途径,构建“大运河国家遗产与生态廊道”。反规划途径即逆规划程序,就是在建设规划之前,必须首先规划一个覆盖整个大运河领域的“负规划”(不建设规划),制定相应法规,保障大运河遗产和生态网络的完整性;同时把“遗产廊道”纳入其建设生态基础设施的理念之中,力图把大运河建成河道系统完整,有林带、自行车道、解说系统和明确边界的休闲廊道、教育的廊道、生态的廊道,使大运河不仅是遗产,更是能和人友好共存的生存环境,重新获得人们的认同。

  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离不开大众的支持。改善老百姓对于大运河的印象和观念,应该是当务之急。新闻媒体应该更加多地关注和报道大运河;热爱户外运动的朋友应该以步行或自行车的方式去走完一段运河,并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别人,以唤起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大运河的队伍中来。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大运河是一个线性遗产,同时我们发现大运河流经6省市,目前各省市保护和申遗的热情很高,但是好像是各做各的,各有一套,如何协调各地的申遗工作,使大运河作为一个整体来保护?

  李迪华:和长城的保护一样,大运河的保护和利用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其中,如何协调一致地组织、实施保护战略就是其中一个。目前各地保护和利用的积极性差别很大,采取的管理方式也不一样。很多关心大运河保护的老专家们都在发表他们的看法,呼吁国家有关部门予以重视。我们认为,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涉及到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水利部这样3个相互独立的主管部和6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行政效率存在明显差别的省,除了国务院,没有任何一种力量可以协调好这件事情。所以,从探索中国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途径的思路出发,京杭大运河的申遗工作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国务院应尽快成立专门的权威机构来领导、规划、协调、推动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工作,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同时进行。

  我注意到最近报纸和媒体有大量关于长城保护方面的报道,我们惊讶地发现已经启动数十年的长城保护却依然存在很多盲点,让不少国内文物专家忧心忡忡。我想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利用,应该吸取长城保护的经验和教训,从一开始就在国家层面上建立可以执行的制度和保护战略。

  记者:谈谈您对大运河全线考察后的感受、感想。

  李迪华:大运河是一条不断新生的河流,这是我们骑行大运河一路上最深刻的感受,应该说也是对大运河最恰如其分的评价。骑行大运河考察回北京后,最想说的就是:中国人一生一定要去大运河感受一次,体验一次,最好是徒步、骑自行车。美国有一个叫阿帕拉奇廊道,它是从美国的北部一直到南边,背包客要花一个月时间走完,美国人以走这条廊道为自豪,一生中都要走一次。欧洲的许多国家也都有这样自然或者文化遗产廊道系统。我们的大运河也是一样,很独特,是没有办法像一般旅游景点一样去参观的,你必须沿运河一步步走下去,慢慢地感受,走得越长,看得越多,听得越多,就越会被她吸引,并且迷恋上她。因为大运河蕴含着我们民族的魂,这个魂你以前可能在书本上知道了它,但那是凝固的,有一天你真的面对它,和它真的相通了,你会被她的魅力所征服。我的憧憬是:每年吸引100万人走在大运河的路上,就会在中国东部地区形成一个规模最大的新型产业,大运河会因此变得更加年轻而有活力,会给沿线城乡和人们带来新的生机和希望,大运河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会受到更普遍重视。如果真是这样,大运河生态和遗产廊道也就通过中国的民众的行动建立起来了。

  背景:

  提起京杭大运河,我们并不陌生。它绵延数千里,纵贯南北,构成独特的自然风情,孕育出鲜明政治、经济形态,加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而就是这样一串中华明珠,长期为人所忽略……

  2005年底,郑孝燮等3位著名专家联名写信给京杭大运河流经的18个市的市长,呼吁联合申遗;200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58名政协委员提交的关于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提案,使大运河再次成为全国注目的焦点;2006年5月12日至21日,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一行70余人,在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率领下,行程2500多公里,对大运河进行了全线考察。这是大运河史上一次行程路线最长、参加人员最多、层次最高、影响最大的考察活动。2006年5月22日至24日,在杭州,考察团成员及沿运4省2市18个城市的代表召开了为期3天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最后通过了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杭州宣言》,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工作就此拉开了序幕。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大运河的保护任重而道远……

  人物档案:

  李迪华,湖南湘潭人,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城乡生态学研究和景观规划与设计教育与实践,现为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和参与完成了20多项研究和规划设计任务,多个项目分别获得研究和设计成果奖。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