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亚:保护运河,先摸清家底
【嘉宾】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遗产保护研究所教授朱光亚
【主题】扬州的运河保护
记者:为什么把扬州作为33个运河城市运河遗产保护的规划示范点?
朱光亚:东南大学的陈薇教授,多年来一直在做扬州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现在还在从事唐城遗址和扬州古运河的研究工作,所以我们在扬州古运河研 究方面的积淀比较深,这也是我们将扬州作为保护规划试点城市的原因之一。而且,扬州是古运河的发源地,扬州运河的变迁非常复杂,本身有条件作为试点。
记者:对于扬州运河保护的规划,您打算如何进行?
朱光亚:首先,我们要摸清扬州运河的家底,然后才好仔细分析能纳入遗产带的是哪些东西。具体就是建立一个运河信息库,对运河沿岸的古迹进行评估。
记者:您觉得扬州的运河保护和城市建设之间,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
朱光亚:世界文化遗产对保护工作有特殊要求。运河沿岸城市分为好几类,有的虽然在运河边上,但运河的运输功能已经废弃或半废弃了,而扬州和运河的关系极其密切,可以说是共生共荣、兴衰一致。所以运河的保护和再建设,和城市建设也是紧密相连的。
记者:您认为扬州的运河保护工作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朱光亚:根据交通部规划,扬州的运河运量还要继续增加。作为水利工程,有扩容的需求,但如果不注意保护现存的遗产,又会破坏水工等文化遗产。所以,扬州在运河保护上,是要在“夹缝”中进行的。而且,运河扬州段的保护和传承与一般的文物保护不同。运河的管理部门很多,交通、航运、水利,现在又加上一个文物部门,要真正做好运河的保护,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