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王晓川:理论只有在实践的不断反馈与修正中才愈加完善

admin 2012-06-15 来源:景观中国网
这本书于2008年底在美国出版,是一本关于精明增长、新都市主义的实践手册。大概在19 9 6年的时候美国出台了《新都市主义宪章》(Charter of New Urbanism ),其中就界定了整个新都市主义的主要原则。

王晓川 

  L A C : 我们了解到您最近正在翻译一本关于美国城市设计控制体系的专著—From Based Codes: A Guide for Planners, UrbanDesigner, Municipalities, and Developers,此书中探讨了基于精明增长(Smart Growth)以及新都市主义(New Urbanism)规划原则的精明准则(Smart Code),请问您如何理解新都市主义以及在新城市主义指导下的城市建设活动?您认为继新都市主义(New Urbanism)后的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生态城市主义(Ecological Urbanism)这些概念有着怎样的区别与联系?

  王晓川:这本书于2008年底在美国出版,是一本关于精明增长、新都市主义的实践手册。大概在19 9 6年的时候美国出台了《新都市主义宪章》(Charter of New Urbanism ),其中就界定了整个新都市主义的主要原则。这一理论的主要背景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都市发展:快速城市化进程,城市向郊区蔓延,侵蚀了很多农田、基本绿地、开放空间等等现象,这种蔓延式的发展造成了不够集约的土地利用,以长距离的汽车交通为主,适合步行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提出了新城市主义,主要就是倡导城市的紧凑发展、TO D公交导向开发(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比较适宜步行的邻里社区等等。在新都市主义原则下有很多的实践,包括美国很多区域。正在翻译的那本书主要涉及到精明准则这样一个核心的内容,强调可持续的社区、旧城更新、新城适度的紧凑发展、T OD交通模式、还强调资源节约利用,建筑功能混合及适当高密度等等。精明准则的组织原则是首先把城市进行了分区,大致分为6个基本的断面分区:从乡村到市郊一直到城市核心区域,这是依据各区不同的形态和土地使用特征来进行划分的。比如乡村地区的建设形态是比较田园式的;郊区会有一些低密度的、分散式的村落以及别墅式的建筑;城市区域就会是各个功能混合的区域;再到城市核心区,就是比较高密度的,比如C B D。通过挖掘不同区域的特征界定分区,然后针对各个分区提出控制导则。当然导则也关注到了特殊的边界区域,比如城市核心区到城市中心区,或者从郊区到乡村的地区,存在一些过渡地带,如何考虑各种过渡区域的使用和控制也有相应的一些规定。

  如果从学科的视野来看,新都市主义及其后的景观都市主义和生态城市主义这几个概念是从不同的专业视角来看待城市的问题,是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针对所面临的问题的不同而提出来的。比如最早作为都市主义里程碑的《雅典宪章》(Charter of Athens )是建筑师提出的,其实当时学科还没有这么分化,当时是建筑来主导,发展到现在已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所以这几个概念是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而提出来的。当然它们的背景不一样,它们的初衷或者它们解决问题的针对性也不一样。景观都市主义是站在把景观作为生态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的一个发展的基底来考虑的,以往的城市发展过渡地注重了城市中的建筑实体空间或者说它的一个功能性的方面。生态城市主义则是从生态伦理的视角出发,应该使环境和生态伦理成为多学科的考虑。目前生态城市主义还需要形成一个多学科的共识,强调生态取向的城市设计理论,让大家,比如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等专业人士共同面对挑战,如何使城市发展走上生态规划之路。
 

精明准则分区


  L A C: 在贵公司的工作实践中,您是如何将国际前沿理论,如新城市主义及目前提出的生态城市主义理念融入到项目实践与创新中?

  王晓川:其实一个新理论从它的提出到形成共识,再到最后通过各种角度的实践反馈再修正理论,完善这个理论是有一个过程的。就像新都市主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提出来,到1996年有了新都市主义的宪章,一些主要的基本原则已经界定的很明确了,这其间也经历了很多具体的实践,来修正和丰富这个理论,现在新都市主义的理论还在不断更新。所以我想生态城市主义需要这样一个过程,刚刚提出来,可能需要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形成共识,并能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来完善这个理论。一些具体的实践也会反过来对这个理论有所印证或者是推进。

  大家都知道,A E C O M从一开始就是很注重设计、生态、经济与规划这几个方面的结合,为项目提出综合的D E E P(D e s i g n,Environment,Economic,Planning)解决方案。但不一定所有的理论,每个角度都可以直接与实践产生联系。在没有提出生态城市主义这个理论前,可能我们以前也有过生态城市设计的一些尝试,但在新的理论指导下可能会更有意识、更加系统地在一些项目里把这种方法论融入进去。

  L A C:以上这些方面—设计、生态、经济和规划,它们之间会有矛盾吗?

  王晓川:应该说不会存在特别多的矛盾,如果存在矛盾是可以通过技术途径去解决的。比如 说有的方案,如果说从环境角度的十分强调生态的保护与控制控制,可能与目前开发商的角 度所衡量的经济收益是存在矛盾的,但是就看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肯定不会是出色的解决方案。

  比如大家比较关注的低碳设计,现在低碳在国际上也是一个主要方向,但由于目前中国的城乡差异、地域差异,发展阶段也不一样,有的城市第三产业发展得比较好,有的还处于工业经济发展阶段,有的还处于农业经济阶段,是不是都应该一味低碳?低碳其实是一个手段,是一种技术途径,并不是一个终极目标。但是现在中国很多基层政府把它列入一个类似G DP一样的另外一个考核指标,甚至拉闸限电,限制企业的生产,甚至到限制居民的用电。低碳作为一个生态优先的技术途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不应该是单一目标。生态、经济 和设计之间是能形成一种平衡的,不同专业的融合有助于平衡美学、生态和社会的多重目标。




  原文摘自《景观设计学》2010,(13):77-78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