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专访李伟:交通规划需要执行力

admin 2012-08-09 来源:景观中国网
李伟: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室主任工程师,《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中《步行与自行车交通规划》部分主笔。



李伟: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室主任工程师,《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中《步行与自行车交通规划》部分主笔。
 


  您作为一位参与“步行与自行车交通”法定规划编订的规划师,希望您能从城市交通规划专业的角度解读一下“慢行交通”。

  李伟(以下简称李):我并不认可“慢行交通”这个名词。机动车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是相对应的两个专业术语。如何区分快慢呢?在城市里堵车的时候,汽车比步行还慢呢。所以提快慢是没有意义的,“慢行”甚至含有一点贬义,我们可以说提倡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但我们能说提倡慢行交通吗?交通出行,谁不希望快呢?实际上所谓的“慢行交通”所关注的问题还是非机动交通。

  您作为一位步行及自行车交通方式的倡导者,您平时上下班步行或者骑车吗?

  李:我开车。理由是从我家到单位开车最快、最节省时间。我在写《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与实践》的时候,很多照片都是我在车里拍的,我站在一个开车人的角度去观察这些问题。我年轻的时候只有公交和骑车两种选择,我一直骑车上班,因为骑车最快。回国以后,坐了1年公交,后来改开车。哪个快,我就选择哪个。现在从住的地方到工作单位,骑车要骑40分钟,而开车只要25分钟,坐公共汽车要1个小时,我走来可能得2个小时,所以就开车了。而且现在城市的环境没法骑车,经常骑着骑着就没路了,被汽车一蹩,进不去也出不来,汽车都是擦着过,非常危险。但如果城市自行车交通环境能有所改善,会增加一大批骑自行车的人。

 



北京市城市交通结构发展目标示意图。图片来源:《北京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与《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实施已有五、六年的时间,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规划目标?

  李:没有。总体规划所提出的都是一些原则、策略、方针政策。具体到可操作实施的规划,还有很漫长的工作要做。20 0 8年,由北京交通委主持,我负责,编制了《北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准则》。2009年至2010年,大概一年半的时间,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在这个准则的基础上,编制了设计导则,将规划进一步深入了。20 0 8年的时候,市发改委颁布了《绿色北京行动计划》,这是一个2010年至2012年3年的行动计划,希望在北京做出3个典型案例来,一个是中关村西区,一个是C B D核心区,还有一个是宣武区的“两广路”(广安门内大街),这一案例是由我负责的。非常遗憾,“两广路”的规划现在还没有实施,推动起来非常困难。但中关村西区一些地段已有所改善,已经为自行车划了线,并安装了护栏,自行车的路权就有了,一些地面停车也被迫转到地下。我是西城区的政协委员,我每年都有提案,推动这个事情。

  您认为在推行的过程中困难重重的原因是什么?是公众意识、政府政策支持,还是经济条件?

  李:首先政府是应该负责的。规划都提得很好,但是需要具体的措施将规划执行下去。这需要所有相关部门的支持,但每个部门都会有各自关注的重点,考虑的角度也不一样。我们不能只说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抢占自行车道。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治理这些现象。教育是必须的,但这是一项长远的工程,不能没有针对当下问题的对策。

  您曾经在以前的一次访谈中提到:“东京的中心区公共交通的出行率是88%,北京市的总体规划提出的比例是到2020年达到50%”,那么您能否具体谈下在城市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小汽车三大出行方式中,怎样的一个比例才是合适的?

  李:这个问题是我们城市交通规划的一个核心。这个比例做好了,城市交通自然会好。交通出行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去那儿。从O点(起点,Origin)到D(终点,Destination)点,便捷是首要的,所以首推的应该是公共交通。从每小时通过道路横断面的人数来看,公共交通运输效率是最高的,其次是自行车,最后才是小汽车。北京提出的是公共交通要占一半,自行车要不低于25%,小汽车不能高于20%,剩下的为包括出租车和其他方式。这是我们提出的目标。这个比例也参考了世界上其他城市。统计了以后发现公共交通要得占50%以上才行。不然的话,出行效率会很低,但如果把自行车、步行路权都给取消了,那短距离都得开车、坐公共汽车,这方便吗?我们制定的依据一方面是根据道路容量,另一方面考虑出行距离。在不同的距离中,出行方式的优势也不一样。远距离的无非地铁更快;到郊区,开小汽车最快,公共汽车也很快。骑自行车有距离限制,一般来讲超过5k m就没有优势了。走路,超过1k m以后,也没有优势了。骑自行车在城市中最大的优势是最准时。在做北京市交通规划的时候,我们做了调研,问大家为什么骑自行车,选择最多的原因是准时,这特出乎我的意料。

  但是在规划里我们还注意到一个数据,“到2020年小汽车的数量达到500万辆”,但是现在已经超过了400万。这是不是会影响到规划中公共交通出行达到50%这一既定目标?

  李:小汽车的数量,与小汽车的使用是两个概念。我在东京住了7年,东京行政区1 3 0 0 万人,机动车数量始终在450万~460万之间。北京差不多快2 000万人了,470万辆车。所以我们机动车人均拥有量是比东京低的。但是人家上班不开车,而是坐公共交通、坐电车、坐轨道交通。为什么呢?因为坐轨道交通快,而开车的时间肯定要比轨道慢,可能时间至少都得花多1.5倍。还得停车,停车费很贵。日本的停车是由需求决定价格的,是由市场形成的一种平衡。不开车不是因为政府号召,而是人们自然而然的选择。他们能达到现在的水平也非一朝一夕之功,他们的轨道交通发展了很多年。公众养成了一种习惯,出行首选地铁。一个大公司可能只有几个董事会有自己的固定停车位,其他人都是坐地铁。在地铁里你看不出人们的身份。

  但在中国现在买车似乎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

  李:这需要一个过程,新的道德规范、新的时尚的建立需要时间。到那样的时候,城市环境也能提供相应的条件。

  您刚才也提到了,在编制规划的时候,也有过一些公众参与的过程。您能介绍一下吗?

  李:当时做这个规划的时候,我们内部的专业人员,如我的同行,都有不同的认识。有的持积极态度,有的持消极态度,还有的不确定,我们争议非常大。所以我就想:那我们问骑自行车的人,问走路的人,听听他们的意见。步行和自行车各调查了5 000人,在市区各个路口发放调查问卷。举个例子,人行过街,以前说解决过街问题,就是修天桥、修地道。但市民说:我们最烦这个,希望平面过街,希望行人绿灯时间更长一些。
 




北京市部分良好的自行车交通环境


  现在流行的观点认为,汽车产业能够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但我们也读到过一些国外的文章,是关于衡量自行车步行系统的经济价值的,您能否在这方面给我们一些专业的解读?

  李:我对经济性没有太深入的研究。但我认为汽车对G D P(人均生产总值)的贡献只是一时的,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一旦负面影响超过了收益,你就得控制了。我就特别崇尚像日本、纽约那样的生活方式,买了车在家放着,上班坐公共交通,周末去玩的时候、大量购物的时候,才使用。其次,景观环境提升之后自然能汇聚人气,这与景观有莫大的关系。如何提高道路的绿视率,怎样营造树荫,如何组织人流,如何设置停留空间……这些都应该在道路景观的层面上予以解决。城市道路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除了车道、自行车道、步行道、
隔离带,还有很多公共服务设施,因为空间不够所以比较提倡以立体的方式来营造景观。

  我们了解到日本有很多在这方面不错的范例,根据您在日本的长期经验,您认为我们应该向他们如何借鉴?

  李:在城市空间不够的时候创造空间,这一点日本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无论是新区还是老区,都比较推荐采用人车分离。不是像国内,用天桥、地道进行分离,那只是局部解决。日本城市许多交通枢纽的整个街区都采用二层的连廊,或是地下街的形式。例如,大阪市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街,可以到达地面上任何一栋楼,而且具有很清晰的标识系统。绿化也立体化,不是只在平面上做文章。他们对树种的选择、树冠的形态、季节的考虑等等也都非常讲究。如果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这些都是需要细致考虑的。

  北京新近出台了“治堵方针”,您是怎样看待这一政策的?

  李:这一行动是很必须、也是很及时的。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需要两条腿同时走。一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二是要对小汽车的出行进行适度限制和引导。我们现在的举措还是先期的,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随着公共交通、地铁新建路段的开通,公共交通水平的提高,再进一步限制小汽车出行。不能一下子就限制得特别死,这会对市民出行造成大的影响。

 

 

 

原文摘自《景观设计学2010,(15):50-51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