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李迪华:我们需要有故事的城市

admin 2014-01-24 来源:景观中国网
交往的城市应该是所有城市的必要条件,但它只是宜居城市的一个充分条件。只有能做到为所有人提供充分交流机会的城市才可能是宜居城市。而且这种交往应该是跨越阶层的,是一种所有人都能平等交往的状态。


李迪华: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

 

  您认为社交的城市与宜居的城市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李迪华(以下简称李):
交往的城市应该是所有城市的必要条件,但它只是宜居城市的一个充分条件。只有能做到为所有人提供充分交流机会的城市才可能是宜居城市。而且这种交往应该是跨越阶层的,是一种所有人都能平等交往的状态。

  我有一次去安徽一个十几万人口的县城和副县长一起在城里走,遇到散步的市民,他们和副县长打招呼“来了!”副县长回答“来了!”这特别朴素的两个字,就反映出城市居民之间非常亲近的一种关系,我觉得这两个字背后表达的就是城市中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一种关系。还有新疆的石河子市民广场,原本广场周围居住区不多,人气不足。后来,政府就将一半的市民广场改造成了一个夜市,老百姓可以自由地在那里摆摊,每天晚上10点至12点城市主干道封闭变成步行道,这座城市就变成一个非常有趣的交流空间。

  所以城市无论从规划、设计和管理方面都应该努力主动去创造这种交流的机会,现在更多的实际情况是,不少城市总是以生态的名义、道德的名义、历史文化和品位的名义搞各种大尺度的形式主义建设,无视公众最基本的交往心理需求。

  您刚刚所讲述的两个案例都是来自小城市,对于北京这样的大都市,社会交往存在怎样的问题?

  李:
城市生活的显著特点是我们的家务劳动工具化、社会化之后,闲暇的时间增多。洗衣被洗衣机代替,超市里有干净的蔬菜,还可以送货上门。我们可以利用的闲暇时间实际上却并没有增多,因为大城市的通勤时间很长,节省的时间却又都浪费在了路上。大部分人能够拿出来到自己所居住的社区进行公共交往的时间很有限。每个人回到家中就已经精疲力竭了,能够做的也就是填饱肚子,然后睡觉。第二天再匆匆忙忙地赶去上班,所以跟邻居见面的时间也就只在电梯里,在离开小区的公交站。若你贸然打招呼,对方可能不会搭理你,可能还会以为你心怀不轨。这些问题夹杂在一起,变成了生活在大城市中人们思想观念的负担,不少人对交往存在恐惧感,不热衷于和周围生活距离最近的邻居们交往,成为大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进而人们普遍地认为大城市人情冷漠—这只不过是一种表象,不反映人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和需求。

  城市居民越来越“宅”,是因为人们对交往的需求降低了吗?

  李:
因为生活的便利,从某种意义上减少了人交往的机会。宅的人并不一定缺乏交往,只是现实中的交往变成了网络交往,从这个意义上讲,是科技发展促使了社会分化。宅也是一种替代,面对面的交往被网络的交往所替代。此外,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往往对交往怀有恐惧感。通过网络的交往不存在面对面交往的风险。网络交往有积极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但不能够替代面对面的交往。城市建设绝不能因为大家有网络交往、交流就认为可以忽视城市公共交往空间、场所的建设。实际上,一些社会经济特别发达的国家,对网络交往采取保留态度的人越来越多。如丹麦,很多人手机号只有自己家人或者特别要好的朋友才知道,手机号一般是不用于工作的,研究生打自己的导师手机总是诚惶诚恐。

  这里存在一个心理学的问题,比如一个人单独去爬山,在荒野遇到一个不认识的人,彼此都肯定更乐意讲几句话。人头攒动的城市街道上,一般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从城市设施建设情况看,越是低密度的小区,公共服务设施越完善,能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交往的机会。越是高密度的居住小区,居民交往需求密度越高,相应设施却普遍越少,这是城市建设的不足。

  此外,今天的社区管理是行政化的。城市社区是最低一级的行政机构,本来应该是居民自发的、自我管理的社区机构,常常被理解“管人”的或者城市基层福利机构,彼此缺乏平等互信,因而都不会主动做促进社区各个层次人群交往和促进社区融合的事情。今天城市社区管理工作,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本末倒置。

  城市社区交往设施包括哪些具体的方面呢?

  李:
配套设施很重要的是户外的活动设施,而且这些活动设施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够让人停留下来。比如说小区里的座椅,应该是夏天不会觉得发烫、冬天不会觉得冰冷的木质椅子。但事实上很多居住小区、公园中的椅子都是冰冷的水泥、石头。此外,一定要安全,小区里面的植物、水体、户外家具都不能是为了观赏,一定要让人们能够亲近、交流。一定要有社区教育,通过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讲座、活动,让居民经常有机会聚集到一起。

  今天城市非常重视绿地建设,却不重视人的活动空间建设。每个居住小区,都在耗费巨大的力量建设维护小区里的绿地,但是多数绿地只是让人看,却不让人使用。今天人们已经认为在居住小区里面建尽可能多的绿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小孩没有一个健康玩耍的地方,老人走累了没有舒适的座椅停下来歇会儿,却都没有人在意。

  一个“有故事的城市”的关键是什么?

  李:
交流可分为两种,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二是人与环境的交流。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首先人需要归属感,在熟悉的环境中容易获得认同。但人又不满足于熟悉的环境,希望能看到新奇的、陌生的事物。人都有一种溯源的心理,去探索未知的习惯,小孩都会有一个阶段,喜欢把“为什么”当成口头禅。当人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为了了解它,他需要去接触能够讲故事的人。那些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他们熟悉这个地方所有的故事,历史的、空间的变革,这里的点点滴滴。通常长久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的人,同时也是那个地方的生活方式的见证者和保持者,他们是土地文化价值和乡土文化的传承者,他们总是能够同时满足人们对熟悉的和陌生的环境的好奇。

  在特定的空间,尤其在城市旧城区的更新改造中,在城中村的改造再建过程中,这类人的存在非常重要,他们能够让我们的城市永远是“有故事的城市”。有学生调查北京胡同区的改造更新,我提议他们去和10~20位一直生活在胡同里的老人交流,问问他们是怎么理解胡同的。他们了解到,在南锣鼓巷改造过程中,越来越多一直生活在胡同里的老人都搬迁走了,一位至今还留在那里的老人感慨道,“离开了我们这些老家伙,胡同还叫胡同吗?!”学生听后豁然开朗,北京胡同区的保护,留住原住民、保留胡同某些固有的生活方式才是本质。在城市中不仅要保留、建设越来越多的交往空间,还一定要有能够讲故事的人、能够传递文化信息的人的存在。(田乐、涂先明、李舒雅 采访,李舒雅、涂先明 整理)

  原文摘自《景观设计学》2012,(05),总25期:58-59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