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心理学教授崔巍谈城市社交生活:走出去,真感受

admin 2014-02-10 来源:景观中国网
人际关系的建立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一个是空间距离,一个是交往频率。这两者都不是充分必要条件,但却是重要条件。因为我们谈到人际沟通,就牵扯到空间距离的问题,也就是说,距离近了,你才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交往。

 


崔巍: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授。

  

  城市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地方,但我们常常会发现居住在同一栋楼里的邻居有时会互不认识,您认为有哪些原因制约了城市居民的社交活动?

  崔巍(以下简称崔):
心理学研究范畴内的人际沟通或人际关系的建立与改善,涉及到人际沟通的条件问题。人际关系的建立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一个是空间距离,一个是交往频率。这两者都不是充分必要条件,但却是重要条件。因为我们谈到人际沟通,就牵扯到空间距离的问题,也就是说,距离近了,你才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交往。当然,现在可能因为网络这个虚拟空间的存在,也拉近了人们的距离。而为什么说它不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呢?因为距离近也不一定就会产生和谐的交往关系,正如《老子》中所讲,“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第二是交往频率,就是交往得多,才有更多距离拉近的感觉。只有提高交往的频率,才会有心理关系的增进。实际上讨论人际关系,就是在讨论心理距离,而空间距离不等于心理距离,要有交往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果从距离上来说,现在居住区里的人们确实离的很近,但是人们不一定就能进行有效的沟通。沟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所以这也是我们无力直接干预的事情。

 


图1:具备共同话题有助于人际沟通(图片版权:崔巍)

 

  什么因素会有助于人们的沟通交流?需要有共同因素。共同因素,比如年龄、性别、职业……彼此拥有的共同的东西都有可能成为人际沟通的因素,共同的东西越多,沟通越容易。我有的时候就在社区里面观察,什么是共同话题?比如说大家都遛狗,或是都带着小孩出来玩,小狗或是小孩就是一个重要的媒介(图1)。人与人之间需要这种信息的交流,才有可能沟通起来。所以环境应该尽量提供可供人们聚集的场所,创造交流的机会。

  物质环境对社交活动有着何种程度的影响?

  崔:
 人与人在交流时, 不同的关系需要不同的距离。亲密关系的夫妇、恋人交流距离是在30cm 以内, 一般朋友的交流距离为30~100cm,一般不太熟悉的人的交往保持的距离在1~2m,与陌生人交往或正式交往场合,距离一般在2~25m这个范围。

  在社区里,可以设计一些长椅。人与人之间交流时,可以不需要面对面。因为人与人之间要是能够直视的话,是比较需要自信和勇气的,所以当他坐的时候有一点角度的话会更舒服,没有那种压力感。环形的、半环的座椅比较符合人们一般交流的需要。

  就空间类型来说,围合式的空间比较有利于人们向中间集中;那种通道式的空间则不太容易将人们聚集起来,可能会导致人群分段的聚集。我观察过我所居住的小区,有两处特别容易吸引人聚集:一处因为有高大的树木,环境非常惬意,居民可以在那里休憩;一处是铺设了塑胶、设置了沙坑的场地,场地周边又设置了座椅,这处活动区域人气很高。

  相较于现代的居住模式,在传统的居住环境(例如胡同、大院)中,亲密的邻里关系是否会更容易形成?

  崔:
我认为这与城市居民的文化素养有很大的关系。人们越来越懂得尊重别人的隐私,不喜欢去打听别人的家长里短。但在胡同、大院,大家对彼此的情况都很了解,因此能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关照。但如今多数城市居民的生活圈都与工作相关,老年人及儿童的生活则与社区密切相关。有一些社区会组织一些活动,例如跳舞、打太极,这些人会因为共同的爱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并结成不同的小团体。

 


图2:不同的沟通形式

 

  人数规模与社交活动的开展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

  崔:
这是一个心理学研究的课题。群体心理学比较关注小群体,实际上日常交往也都是以小群体的形式开展的。小群体的规模的上限在心理学中存在一定的争议,但至少要两个人。就小群体而言,存在几种沟通形式。例如说有5个人的话,可以有一种五角星的排布方式,每个人都能与另一个人直接沟通(图2-1);也可以是一种链状排布的沟通模式,有些类似“传悄悄话”的游戏,在这样的交流模式中,信息会产生遗漏和失真(图2-2);还有自上而下传递信息的模式,形成单线的联系,这种沟通的速度是最慢的(图2-3);此外,还有辐射状的沟通模式(图2-4)。以能够面对面地直接交流为标准,最利于交流的团体规模为2~7人,这样的人数规模比较利于群体内部的充分沟通,进而促进良好的内部关系的建立。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交往越来越频繁,您是如何看待这一交流方式的?您认为网络交流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崔:
网络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弊端。你可以在网络上走遍天下,但是当你真的面对人的时候,会觉得有一些困难,所以我们希望能有一些实际的“走出去”。网络是你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但不是所有。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在网上说一句话,可能会有很多人来跟帖支持你。但是,当你需要比较大的心理支持的时候,需要直面交往关系的时候,你就必须真实地去参与,才可以得到交往能力的发展和成长。人的心理是在实践当中发展的,你不参与某种活动、不体验某种情绪,你就很难发展起相应的情感来。这就是我们心理工作者的呼吁,希望年轻人不要过于依赖和沉迷网络。我们语言包括很多在真实交流中才能看到、感受到的东西,特别是非语言行为,比如说肢体语言(动作、姿势、手势、眼神)、表情语言。还有除了我们的词语之外的副语言和类语言,比如说声调、节奏、音高、音量、抑扬顿挫,这样的一些东西在网络上是看不到的。比如拍拍你的肩膀、拥抱、拉拉你的手,力度不一样,人们会感觉得到的支持都不一样。

  所以,我们主张人一定不要那么宅,要有活动,小孩子一定要上幼儿园,一定要去学校。因为那是一个实际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场所,我们将人的这个发展过程称为“社会化”。人是一个自然的实体,同时也是社会的实体。就人的发展而言,社会生活尤其重要,如果没有了社会生活,就没有办法完成一个正常的成长,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一定要有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流。

  根据您的研究,儿童时期对于交往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崔:
儿童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奠基阶段,应当说特别的重要。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 gmu n d F r e ud)就认为童年是社会化的重要阶段,童年时期的经历决定人的一生,人在三四岁到六七岁的这段时间,就已经完成了人格发展的过程。我们中国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跟这个理论相近。当然这个理论也存在争论,但至少说明了这个阶段的重要意义。这种发展最初依赖的最主要形式还是游戏,儿童在游戏当中学会交往、学会知识、学会感知。

  儿童需要怎样的交流空间?景观设计师能为儿童创造怎样的活动空间?

  崔:
孩子需要游戏,居住区虽然很难像幼儿园一样提供非常丰富的游戏设施,但安全的、可以跑可以跳的场地,干净的沙坑以及玩水区对于一个社区来说就非常足够了。沙子和水能激发孩子无限的创造力,会给小孩带来更多交往的空间和机会。(涂先明、李舒雅 采访,李舒雅 整理)

  原文摘自《景观设计学》2012,(05),总25期:59-61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