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俞孔坚:消失的不止是一条大运河

admin 2004-08-30 来源:景观中国网
关于大运河的故事正在消失,俞孔坚认为保护需要科学发展观。Photocome供图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谈东线文物保护   漂浮的文明之专家访谈   新京报:今年七

关于大运河的故事正在消失,俞孔坚认为保护需要科学发展观。Photocome供图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谈东线文物保护

  漂浮的文明之专家访谈

  新京报:今年七八月间您自己和学生一起进行《京杭大运河整体保护和国土生态基础设施研究考察》,这次考察的目的是什么?

  俞孔坚:这次考察是国家文物局立项的“基于整体保护目的的京杭大运河遗产廊道研究”项目的内容,也是我们一直关注的东西,目的是对大运河沿途的自然、环境、城市化和文物保护现状进行全面摸底,并希望在此基础上能够提出有关对大运河实施整体保护的方案,供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决策参考,也将为开展跨区域和跨地理气候带的自然文化遗产综合研究积累经验。

  新京报: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已经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了吗?

  俞孔坚:这次考察对我来说也是重新认识大运河的过程,我们正在整理搜集来的大量资料,准备建立一个大运河的数据库,包括图像、民俗、文物、生态等各个方面的数据,将是关于大运河的最为系统的数据库,现在正在进行资料的汇总和研究。

  新京报:你认为大运河比长城还重要的观点广为人知,这次考察证明了你的看法吗?

  俞孔坚:我一直认为大运河的价值要超过长城。大运河的价值绝对不是单一的运输或文物价值,长城像个观赏性的盆景,而大运河不仅仅连缀了各地城市,伴随着船运和经济交流,还有丰富的民俗、饮食等文化的传播。长城用未来防止北方少数民族的进入建立的防御性的工程,可以说这是消极的,而大运河完全不同,它沟通南北,显示了我们文化中积极进取的一面。

  新京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曾经提出鉴于大运河遗产的重要性和独特的文化价值,“中国将对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能性和工作方案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论证,并在评估结果出来后,正式启动申报工作”,你个人认为申报的意义何在?

  俞孔坚:我们这个考察也是为申报做一些研究。作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文明成果,大运河及其沿线相关古迹不仅应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得到有效保护,而且也应作为一个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为还在供人类使用的交通通道,大运河穿越中国两个最有活力的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和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湾经济圈),在中国“开”字形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新京报:大运河几经改道,周遍环境、管理也大不相同,怎么保证遗产的完整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俞孔坚:京杭大运河不仅仅是一条河,而是一个运河系统。运河也在改变,变动本身也是历史。一个系统有变化才有活力。因此保护也要整体的保护、开发,而不是以往的运输是运输,文物是文物。

  新京报:你们在考察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你觉得目前的大运河是怎样的状况?

  俞孔坚:从文化遗产角度讲,真实性和完整性正在遭到破坏。沿途我们看到许多龙王庙已经很破了、老船闸拆了不少。我们在考察的时候接触的一些当地人也不知道运河在哪里,关于运河的故事正在消失;从生态角度讲,大运河北段多数已经断流了;从休闲角度讲,有些地方也在开发运河沿岸,但是因为规划的问题,有些地方的房子太靠近运河,没有给运河自身足够的空间,没有体现运河的完整性和公共性。沿途许多段已经很难骑自行车接近了。大运河的公共性、连续性遭到破坏。

  现在各地对大运河保护的认识不同,整个大运河也没有统一规划和管理。这对京杭大运河“申遗”来说已成为一大难题。问题主要是现在人们还是把它单纯当水利工程看,不注重对文化资源的积极开发利用,没有从战略眼光来看问题。

  新京报:你们考察时也看到南水北调在扬州已经施工,你觉得这个工程对大运河来说意味着什么?

  俞孔坚:南水北调对大运河来说是“危机”,是危险也是机遇,当然会造成一些改变,但是我觉得重要的是国家在这个时候应该从战略的高度看这个问题,要把大运河真正当作遗产廊道、生态廊道和休闲廊道综合考虑。如果我们最终能从这个角度形成共识,那就是大运河的生机所在。

  新京报:在这种状况下,你认为当务之急是什么?

  俞孔坚:国家应该从战略的高度对大运河进行全面保护和利用,一是要赶快抢救文化遗产,包括现在南水北调,希望尽量保护沿线的运河遗迹和文物;二是要在学术上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这次考察国家文物局给了15万元,我们自己筹集50万元做;三是制定宏观的保护规划,这个已经不能再等下去了,假如我们现在不努力,十年以内运河又会成为另外一个样子;四是指定立法和实施导则,要有一部《大运河保护法》这样的法律法规出台。  

  ■俞孔坚观点

  ●我们考察的学生多数是骑车走的,那么将来如果你从北京骑自行车到杭州,一路上从杨树到柳树、杉树,串联的河流、沼泽、城市,各种小吃,随处可见的文物,未来的每一个北大学生,每一个大学生一生必须有一次这样的体验,这是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地理的全面的体验。现在不是在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吗,我觉得沿着大运河这样体验一次要比读100本书还要管用。你看到这么丰富灿烂的文化,对于我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自然就生发出来了。

  ●我们应该站在历史和未来角度看大运河的价值:一是遗产价值,一个廊道要比单个的文物点重要。二是生态廊道,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东部的生态廊道。它从北到南穿越几个气候带,沿途可以发现这些气候带的典型物种。三是休闲廊道。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会越来越重视旅游休闲,这是一个趋势。但是未来中国人去哪里休闲呢?京杭大运河!四是运输作用,南方的大运河多数还在使用,不仅是运输,还在防洪方面发挥作用。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