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创造是一种永恒的美———记建筑设计大师沈济黄

admin 2004-10-26 来源:景观中国网
闲暇时,走在繁华的都市街道,看着眼前形态各异的建筑,心中对那些建筑师甚为敬佩;尤其是夜晚霓虹闪亮,整个城市建筑在灯光的辉映下显得格外辉煌。每次享受这凝固的艺术,我们不禁
闲暇时,走在繁华的都市街道,看着眼前形态各异的建筑,心中对那些建筑师甚为敬佩;尤其是夜晚霓虹闪亮,整个城市建筑在灯光的辉映下显得格外辉煌。每次享受这凝固的艺术,我们不禁为这艺术的创造者所折服,是他们创造了这个城市,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沈济黄就是这样一位值得感谢的人,他是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38年出生于江苏武进。曾任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全国百强设计院)副总建筑师,浙江大学建筑系主任(12年),浙江大学建筑设计院院长(10年)。现任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浙江省建筑师学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教育建筑专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杭州市及椒江市政府城市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自从踏上建筑设计的道路,沈济黄就在风雨中不断地磨炼自己,他在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绩后仍在不断开拓前进,或许也正因为如此,造就了他成为当今的中国建筑设计大师。   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沈济黄为城市这个美丽的大花园增添了许多亮丽的色彩。周总理特批项目杭州笕桥机场新候机楼、杭州剧院,以简洁明快的现代建筑风格以及突出的造型个性,获得业内外一致好评;新候机楼项目获1981年国家优秀设计奖、1995年浙江省优秀勘察设计特奖。杭州剧院及浙江省体育馆在国家还未设立评奖前分别获得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创作奖;主持的当时农业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项目:国家重点工程中国水稻研究所获1991年国家优秀设计银奖、浙江省优秀设计一等奖和1995年浙江省优秀勘察设计特奖。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建筑大发展时期,这为建筑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沈济黄如鱼得水,从事了学校、文化体育、多功能综合体、旅游、住宅及智能建筑、生态节能建筑等多种类型的设计研究,都获得了一致的好评。此外,上海宝安大厦、苏州太湖广场、上海新兴大厦、中国银行常州分行、苏州太湖山庄、广厦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缙云博物馆、海南养生堂生产基地等建筑创作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且大部分获奖。   如果说建筑创作设计是沈济黄生活的一半,那建筑教育、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等则是他生活的另一半。他严格、规范地组织年轻教师参加建筑创作实践,为年轻教师搭建了优越的发展平台,使设计院、建筑系、土木系在建筑学科领域不分彼此、协调合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已培养硕士、博士数十名。   回顾40余年投身建筑事业的经历,沈济黄的心情无比复杂、矛盾。有太多创作成功的喜悦和兴奋,亦有太多挫折和苦恼,看着年轻一代正在成长、成熟,他感到十分欣慰,但不管怎么说,他创作的热忱没有丝毫的减退,创作的专一仍然可以“忘记一切”,培养、教育年轻人的责任感没有松懈。同他们合作,从不因为他们的稚嫩而忽视其见解,而是觉得有一种责任、一种启发培养的责任,亦甘愿做他们成长的台阶。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