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中国青年杂志:于凌罡的住宅乌托邦

admin 2005-03-03 来源:景观中国网
  合作盖楼将打破传统的以开发商为主体的经营模式,业主成为项目主人——这是一个人的乌托邦?还是有可能实现的美好蓝图?   愿所有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房子   《中国青年》
  合作盖楼将打破传统的以开发商为主体的经营模式,业主成为项目主人——这是一个人的乌托邦?还是有可能实现的美好蓝图?

  愿所有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房子

  《中国青年》:最早是什么时候关心建筑、想到合作盖楼的?

  于凌罡:应该是从1988年开始的,纯粹出于兴趣。后来在北京图书馆看书的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到建筑与生活相关的问题。1999年,我设计出合作盖楼的方案,但觉得不够成熟,直到2003年的12月,我才在新浪、搜狐等十几家网站,以"蓝城木鱼"为ID发帖子,号召大家组织起来,集资盖楼。结果网上反应很热烈,当月就召集到上百人。之后我就组织开会,制订财务制度,第一步就是如何保护合作者的资金。

  《中国青年》:1988年的时候你还在上学吧?

  于凌罡:对。正在上高中。

  《中国青年》:那时应该还不缺房子,怎么就会研究盖房了呢?

  于凌罡:就是太缺房子了。我们家当时七口人,都挤在一套房子里,住上下铺,还得拉帘儿,环境非常恶劣。真的,做梦都在想怎样解决房子的问题。

  《中国青年》:那你怎么没有选择攻读建筑专业?

  于凌罡:我们家环境不太好,继母希望我不读高中上职高,早点儿出来挣钱。就是这句话,让我意识到自己必须抓紧时间好好学习。我那时成绩不错,在职高感觉学习特别轻松,但是思想压力很大,看不到未来。我一直考虑,这辈子应该做什么事?1988年16岁生日的时候,我正式决定,这辈子要做蓝城(line city)。网状的城市交通极为不方便,应该推行一种线型的城市规划,推行一种更加环保更加人性化的住宅社区。

  《中国青年》:从职高毕业后你就开始实施计划吗?

  于凌罡:毕业后我到友谊宾馆做了三年门童,一有闲暇就去北图看书,大部分是在研究建筑。到了1994年,我踏踏实实定下心来,在家里琢磨了一年建筑,有两个月每天都琢磨十个小时以上,还写了很多东西。这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的基础不够,特别是数学方面,决定去读自考的计算机专业。

  《中国青年》:自考对于擅长学习的你应该不是难事吧。 

  于凌罡:应该说还算顺利。当时还得保证收入,就找到小公司上班,临考前一个月辞职,专门学习。过一个学期,我就换一家新公司。幸好所有科目我都是一考就过,包括有个学期我报了六门,也一次通过。1996年,我拿下了专科文凭,之后边学本科边找工作,就去了联想,希望能够做点事情。1998年,网络还不是特别普及,我跑到全国各地专门讲解网络,认识了很多朋友,包括建工专业的。聊到建筑的问题时,我觉得他们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太过教条和死板,不能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需求。

  《中国青年》:从友谊宾馆的服务员,到自学进入联想,这也是人生的飞跃啊。怎么还惦记着建筑?到了联想,收入应该不错,当时同事有自己买房的吧?

  于凌罡:没有。当时我周围能买得起房子的人很少。印象特别深刻,2000年"太阳园"开盘,5000多一平方米,我们都只能望楼兴叹。我不想为了买房而买房,买一套房子,得半辈子替别人打工。房子应该是为生活服务而不是束缚生活的。反正,我这人喜欢设计,我就想联合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出资注册公司,购买土地,设计施工,盖好房子,自己来住。

  自己成了一个布道的牧师

  《中国青年》:你的初衷是想为自己搞一套便宜的住宅?

  于凌罡:也不是。我的“蓝城”网站标语就是:“愿所有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房子”。合作盖楼只是“蓝城”理想的第一步。这个楼如果运作成功,我积累了运作经验,有了自己的管理团队,就可以运作更多的楼,离“蓝城”就更近了一步。当然也有很多人嘲笑我,觉得我太理想化,说真能集资盖楼,中国房地产的很多问题早就不存在了。但是我觉得这不是乌托邦,只要能真正解决一些问题,不断完善,它还是能够为人民所用的。

  1999年,"蓝城"的构思基本完成。2001年,我见到中国科学院的路甬祥院长,讲了这个构想,他说行,找个机会你在中科院汇报一下!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不过,怎么实施还是难题。2003年年底,我通过网络发布信息,列出了详细的建楼计划,很快被市场认同。这是很关键的一点!包括开发银行的行长都说:如果你被市场认可,我就给你提供贷款。

  《中国青年》:你有没有想过,假如有一天在电梯间里见到了一直想见的人,有了说一两百字的机会,你能把这件事说清楚吗?

  于凌罡:能。我就这么说:我觉得“蓝城”这种线型城市可以把两万多亩地和6万人口进行一次整合。整合过程当中,政府可以得到十个亿的直接经济收入;整合之后每年政府可以得到两个亿以上的税外的固定资产收入。老百姓又能真正买得起房子,社会也得到了可持续发展。如果"蓝城"在北京做,可以节约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在全中国做,可以节约10万平方公里以上。

  《中国青年》:也许有人说,你描述得挺好,但是我们国家有这么多建筑方面的专家,他们都没有提,难道你比他们都懂?

  于凌罡:我也和有些人聊过,最大的问题在于:我国的科技环节有些脱节。近几个世纪,西方国家的科技发展远远超过了中国,为什么?就在于学科的综合性。比如牛顿,比如莱布尼茨,他们都不是单方面的专家;而中国往往单学科的专家比较多。

  我的构想恰恰属于跨学科的一种科学,将规划和经济相联系。以往规划学家只提供规划,不提供怎么建筑,往往在长时间的执行过程中,规划渐渐变得不合理。而我提出规划的同时也告诉你,资金怎样一次性到位,如何解决市场问题。这种新的思路是以往专家没有想过的,也是国内最缺少的。

  《中国青年》:在你的合作盖房计划被市场认可之前,有没有上书过中央或者相关部门?

  于凌罡:想过。我向中科院院长、国务院的司长都汇报过,还有很多领导……你想,首先我就要确定合作建房的合法性。当时我跑到国土资源部请教政府官员,刚讲了10分钟,对方就明白了,说,在法律法规层面,合作建房没问题。有了这层保证,我觉得自己可以放手一搏了。对于个人集资建房的开发资质问题,市建委开发办的同志也表示,只要这种合伙建设的房子是自己居住,并不拿到市场销售,他们就不审查。只有属于经营性质的开发商,才对其进行资质的审查和管理。最后,我找到国家开发银行咨询,他们说,非盈利集资建房,不属于非法集资。

  其实,合作建房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一种细分或者说一种补充,这样,原来由银行和开发商承担的房地产市场风险,将由建房人自己负责。很多人都能意识到这一构想的价值,但是没有预料到它能有这么强的市场支持。

  《中国青年》:恐怕你那时自己也会想,我凭什么以一己之力能把事情做成?过去有什么经历,让你在组织方面特别有自信呢?

  于凌罡:说实话,在管理这个岗位上我一般都做副职。我的想法很多,干事能力较强,比方说我做工程部的经理,很多活儿都是自己动手,我干六个小时,别人或许要干一天。后来,上面锻炼我,让我做些培训,提高传达自己意图的能力,到今天很实用。现在不是要去运作什么,而是在于说服,我感觉自己特像一个布道的牧师。一个休息日,家里至少要接待三五十位访客,我把他们分成若干组接待,不同行业,我准备了七八个版本的通俗讲义。在拿到地之前,可做的事情毕竟太多了:公布协议草案,签订合同,办理验资,存放保证金……

  说到管理,我试图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民主制度,大家依靠的是制度而不是某一个人,会更好。

  我追求的是一种成就感

  《中国青年》:方便透露合作者的身份吗?合作盖楼的计划到了哪个阶段? 

  于凌罡:很多合作者都是网友,有城市设计院搞规划的;有房产公司的文案;有高级会计师。入了伙的人,就像志愿者一样工作,各尽所能,不计报酬。“集资建房协议”即将出笼,我能做的也就是咨询、讨论、再咨询,找大量的相关专家帮忙。

  忙活了一年了,一切都有条不紊,设计了一整套关于集资建房的运作制度,从大楼地理位置、户型设计到未来公司的注册、拿地、运作管理、转账制度、成员的义务和权益、资金的分配模式等等,都有详细说明。前不久,我们刚召开会议,把参与人员分成行政、财务、工程、法律四个小组,准备春节前后注册公司,今年五一前后购买土地使用权。

  《中国青年》:以你的能力完全可以将这个项目办成一个盈利的项目,可是你却决定办成非盈利项目。那么你是怎样考虑的?

  于凌罡:这样的非盈利,是我心中的理想。也就是说,它不是让机构来盈利,而是让每一个出资人盈利。这样的非盈利,应该是排除了雇员的工资。其实我无所谓,但是让别人白干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如果不做事也会有所惩罚,这就是风险补偿金。我们的制度,实际也有奖有罚。

  《中国青年》:那么你对中国人的合作性有没有过考虑?比如现在大家都说盖房好,到了最后真正的参与者可能很少。

  于凌罡:我考虑过,觉得合作性应该是有保障的。如果房子不是贵到大家买不起,就不会有今天合作盖楼的出现。合作性的组织最早起源于英国,住房合作社是主要类型之一。合作盖楼,其实就是由消费者自己组建非盈利性公司盖房,每个购房人既是购买者也是这个住宅项目开发公司的股东。

  现在,想要参与我们计划的人,每人先支付一笔费用,利用这笔资金,可从银行贷款,支付买地和建房的费用。房子建好,因为底层商铺和附属商业设施也属于业主,可以收取租金冲抵银行贷款。据我测算,集资合作盖房应该比买开发商的房子要便宜些。而且,你能够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选择邻居;每个单元的公共区域内装,也由住户自己决定;永远也不用为停车费操心,它就属于每一个业主。

  《中国青年》:还是要用合作盖楼的经济上的优势,说服大家。

  于凌罡:当然,老百姓要是不明白这样建房能便宜多少钱,是不会来的。指望用精神力量去鼓动人合作,不太靠谱。但是我想,会有一部分人是为了精神力量而来的,这就是能成功的关键。即使只有10个20个,也可以鼓舞很多人。他们知道,就算最后买到的房子,只比开发商的价钱便宜一点儿,这种尝试也值!我希望有这样想法的人加入,因为他们经得起风浪的考验。

  这个项目肯定不会一帆风顺,不管是买地、盖楼,还是最后的分配。前期一定要把制度想清楚,以后按章程实施。当然也有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比如政府的规划、审批,手续很多,这恐怕是整个项目的真正难点。但是我有坚定的信念:第一我相信政府,相信它会为人民服务;第二我相信老百姓,这几百人都为项目齐心协力,这也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我相信没有人能有这么大一张关系网。项目进行到现在,市场已经完全不是问题,有了参加人的支持、律师的支持、媒体的支持及政府的支持。

  《中国青年》:你现在影响很大,但在此之前,你默默无闻努力了很多年。是什么使得你一直坚持下来?
  于凌罡:因为我知道,这一定是老百姓最需要的东西。我从1992年起,就总和别人说这件事,也有人说我是怪人,认为我的东西不可能实现。最激励我做这件事的动力,就是等车--那时经济状况不好,从来不打车,一等公交车就是一个多小时。我就想:一定要把"蓝城"做成功,有了"蓝城"的地铁,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医疗和养老也可以通过蓝城的规划得到改善。合作盖楼,只是我的理想的第一步。

  你也看得出来我生活很简单,吃穿都没有太多的讲究,就是爱爬山。我并不需要太多的钱,我追求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成就感。能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是最让我激动的。 采访-郭宇宽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