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汪光焘:新时期建筑方针要立足国情

admin 2005-04-01 来源:景观中国网
“新时期建筑方针如何确定?我倾向于新时期仍重申并贯彻‘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在3月29日召开的中国建筑学会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
    “新时期建筑方针如何确定?我倾向于新时期仍重申并贯彻‘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在3月29日召开的中国建筑学会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年学术年会上,建设部部长汪光焘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和与会者进行交流。

  汪光焘说,建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建筑方针是指导建筑活动在一定历史时期达到一定目标的指导原则。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时期,建筑设计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创造出优秀的建筑作品。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城乡建设和建筑设计中也存在着千城一面,缺少创新;对广大城乡居民住宅特别是对于占我国大多数人口的农村住宅重视关注不够;建筑设计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一些地方不注重建筑功能,不考虑经济性,盲目追求建筑形象;一些地方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等问题。回顾所走过的道路,分析出现的问题,我们有必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审视我国的建筑方针。

  他说,建筑界、工程界和社会都很关注建筑方针问题,积极参与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195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设计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民用建筑的设计中,必须全面掌握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目前讨论主要是沿用“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提法,根据发展的要求赋予其新的内涵;还根据发展的要求,增加安全,还有的建议增加环保、节能等方面内容。讨论都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包括生活水平、工业化水平线)、科学技术进步、经济体制、政治和政策环境、经济和社会预期等方面,并围绕适用、安全、经济、美观以及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的交融等内容展开。

  汪光焘说,新时期的建筑方针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立足国情,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合起来,与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城镇结合起来,弘扬历史文化,反映时代特征。汪光焘阐述了他对“适用、经济、美观”的理解和认识。“适用”要突出“以人为本”。首位是安全,包括结构安全,全寿命使用周期内的耐久性和安全度;使用安全,建筑物内外对使用人的健康影响;场地安全,防御自然灾害等。“适用”的本质是使用,包括使用舒适,要使用者满意;使用功能,要适度、适宜;使用价值,要有效能、效用。这涉及技术和工艺、材料和设备,直接体现在建设标准上。“经济”要强调投资效益、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应当兼顾建造价格和使用维护费用,以全寿命使用为基本目标,为有机更新创造条件,崇尚节约,切忌奢华。“美观”是建筑艺术的美。应当外观和内在空间相结合,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应当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文化,要处理好传统风貌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处理好开放型社会和民族精神的关系;要考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观念的综合,突出时代精神。美观并不是豪华,而是以适用、经济为前提。特别要强调,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较大,环境和资源压力较大,经济并不富裕,就是富裕了,也绝不能不顾环境和资源条件追求豪华。特别是在当前一些地方不顾财力盲目建设,追求高标准建筑,建筑领域奢侈浪费和急功近利有滋长蔓延之势的情况下,有必要重申在“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

  汪光焘强调,“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有机整体,要全面理解。希望大家都来讨论,畅所欲言,对新时期建筑方针提出意见和建议。

  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齐让,建设部副部长黄卫,建设部原副部长、两院院士周干峙,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以及中国建筑界的大师、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就新时期的建筑方针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和交流,会员大会还举行了第11届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会换届选举。

  小资料:关于建筑方针不同时期的提法

  195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设计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民用建筑的设计中,必须全面掌握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

  1986年,《中国建筑技术政策》中提出,建筑业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方针,为社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建造各类房屋建筑、设施和相应的形体环境,并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积累资金。

  1996年,《中国建筑技术政策》(1996-2010)中提出,建筑设计的任务是,本着“适用、经济、美观”的方针进行创作,为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需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