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世界名家畅谈中国未来 贝聿铭提出建设新的中国

admin 2005-06-17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中国未来随想   中国把精力都放在城市改造上,一味地建造高楼大厦和基础设施,对大多数保护环境和保护历史遗产的呼声未予响应。但现在,中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加
  中国未来随想

  中国把精力都放在城市改造上,一味地建造高楼大厦和基础设施,对大多数保护环境和保护历史遗产的呼声未予响应。但现在,中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且正在为举办奥运会做准备,制止破坏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倡议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 

  中国的过去将是中国未来的一部分。中国今后将对民族加以界定,展示它的工艺和技巧,提出各种富有想象力的城市规划方案并更快速地争取经济收益。中国政府极力保持国家可观的增长势头、防止社会出现不安定因素的同时,也致力于保护中国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大部分农村仍在使用以柴油为燃料的交通工具,对环境保护不利。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

  中国就要别克车:瓦格纳

  里克·瓦格纳,51岁,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他正向中国市场大力推销他的汽车。通用汽车目前的利润有将近三分之一来自中国,其中国市场份额仅次于大众汽车公司,为12.1%,并且仍在增加。

  中国人在谈判时喜欢开门见山。他们的兴趣所在很快就会一目了然。当年我们打算打入中国市场时,他们说:“好吧,我们会选通用汽车,我们要你们的别克。”我们说:“说实话,那不是我们的全球品牌。我们想换个品牌。”他们说:“我们就想要别克。”我们说:“那我们就用别克吧。”结果,别克车卖得很好。

  这对我们来说不是件坏事。我们对美国经销商说,别克车在中国的巨大影响对他们有莫大的好处。从某种程度上说,别克车在中国获得了我们非常想在美国取得的定位———即在消费者心目中属于较高档次的产品。我们在美国和中国两地生产别克车的员工相互交流看法,经常在设计理念和品牌定位方面进行合作。显然,两地的市场各有不同,不能完全照搬各自的做法,但通过对产品和内部装饰等问题进行交流和思考,两地之间确实产生了协同增效作用。这一点令人兴奋。

  完善财政体制:格林伯格

  格林伯格,79岁,美国保险业巨擘,美国国际集团(AIG)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我是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一家国有商业信贷银行)顾问委员会成员。每次开会时大家都认识到,中国急需资本市场。这个市场不是在东京或者美国,也不是在中国香港,而是必须在中国内地。中国要募集私人资本来支持新兴行业,要对债务市场建立起信任,要发行政府债券,要建立会计制度和评级机构来确定债务或股本是否适当,还必须建立对证券市场和相当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机构的信任。尽管中国现在已经有了这一结构的雏形,但要想使这一切都到位,尚需努力多年。

  艾滋病危机:何大一

  何大一,51岁,出生于中国台湾,十多岁时去了美国,现任洛克·菲勒大学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兼中国艾滋病防治行动协调人。

  艾滋病的蔓延成了中国的一块心病。中国官方提供的艾滋病病例总数为100万左右。在我看来,过去几年,中国卫生当局对艾滋病的防治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去年,“非典”的猖獗使中国警觉了起来。中国官员在对这场疫情的反思中认识到,他们的医疗卫生体系存在严重的问题,其中包括艾滋病的防治;再就是医疗基础设施极不完善,特别是在有八亿人口的农村地区,大部分人没有参加保险,医疗费用却节节上涨。艾滋病一旦蔓延开来,中国的医疗体系有可能无力应对。

  在艾滋病防治上,中国应当扩大预防工作。这项工作刚刚开始。河南和云南两省开始了大规模的检查工作,这值得表扬。由于资源有限,必须在预防和治疗两者之间进行合理分配。最近,人们一直把重点放在治疗上,这无疑是剜肉补疮。中国必须意识到,从长远来看,艾滋病是对人民健康和国家繁荣的一大威胁,必须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开展这项工作。

  建设新的中国:贝聿铭

  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广州,1935年来到美国。这位设计了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和香港中银大厦的杰出建筑师正在完成他在中国的第四项重大工程———苏州艺术博物馆。

  在建筑方面,上海代表了新的中国,是中国通向世界的入口。上海的建筑风格很得体,因为它必须与世界接轨。中式建筑传达不出公司的理念或风格。中国的摩天大楼和美国的一样,因为它们适合西方的经商方式。

  如今,有些年轻的建筑师试图寻找一种本土风格,但汹涌而来的外国理念非常强大,难以抗拒。中国设计师感觉不到挑战的压力,他们的客户还不成熟。要想设计出一座优秀的建筑,需要有两个因素———懂行的客户和有创意的建筑师。但是,中国至今还没有懂行的客户。中国客户会说:“只要新颖就好。我以前没见过就行。”这未免有点草率。

  建筑是一种非常原始的需要———中国需要靠建筑搞发展。但是,建筑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一种文化现象;而且,中国还需要培养对自身文化的信心。先有自信心,才有新生活、新文化和独特的建筑,而不是相反。

  “循环经济”:麦克多诺

  麦克多诺,53岁,美国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市一家建筑设计企业麦克多诺合伙公司的负责人,他因注重环保与经济,为福特、耐克、盖普服饰和赫尔曼·米勒办公家具等公司合理设计建筑而闻名。

  中国已经认识到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几个月前,中国政府宣布将努力建立它所谓的“循环经济”,即我们所谓的“从摇篮到摇篮”(即可持续性─译注)经济模式,意在利用本土的天然资源和能源。此举是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化。

  在中国政府的配合下,中美可持续发展中心正在东北地区中朝边境设计和建设一个环保示范村,并且计划在全国建设新型城市。其理念是,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如水文、土壤和物产等———来建设城市,把这些资源集中到一起,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体系。在这个城市里,粪污是资产而非负担。污水充满了碳、氮、磷,它其实是流动的肥料,也能带来商机。

  中国政府制定了积极的核能战略,并且正在研究液化煤技术。中国刚刚建成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集热器工厂,许多新公寓的楼顶上都安装了太阳能集热器,用来烧水。

  为了保持政治和经济安全,中国必须放弃使用矿物燃料,但这需要不止一代人的努力。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