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看设计   /  景观  /  正文

从冲突到融合:基于农牧林复合土地利用的巴西雨林景观修复 | 吴丽红、邵家轩、杨博涵、孙膺淇、朱紫薇

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 2022-12-21
原创
  • 项目名称:
    从冲突到融合——基于农牧林复合土地利用的巴西雨林景观修复
  • 项目地点:
    巴西


图片

图片


优秀作品信息

作品题目:从冲突到融合——基于农牧林复合土地利用的巴西雨林景观修复

参赛作者:吴丽红  邵家轩  杨博涵  孙膺淇  朱紫薇

指导教师:余丽婴

毕业院校:云南大学 燕京理工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摘 要


保护经常被认为是防止热带雨林砍伐的一种替代方法,但本方案的立场并不是保护,而是关于如何可持续地利用热带雨林,既保护雨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同时也能够提供适度的经济回报。该项目基于传统生态智慧的农牧林复合系统提供一种生态解决方案,恢复退化的土壤,实现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人类粮食安全和生计为重点的土地利用的可持续管理。



背 景


巴西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是多种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当2020年全球碳排量平均下降7%的时候,巴西却增加了9.5%。相关研究指出,巴西超过46%的碳排量来自雨林破坏。雨林的破坏,加剧了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保护雨林和减少破坏土地使用行为,对缓解气候危机具有重要意义。项目通过资料收集,参考人的行为特征与土地覆盖的叠加信息,分析农林边界的演变趋势,识别和预测风险区域。巴西帕拉州诺沃波罗戈莱索市,地理位置优越,在农业和采矿领域都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是具有较高冲突风险的区域。


图片
▲背景


方法论


虽然刀耕火种农业已经无法适应当地经济不断变化的需求,但这些系统充满了关于当地森林生态管理的本土知识,这些知识是值得被保存的资源,应该被纳入未来的农业模式,而不是被替代。

随着森林保护、农民的生存需求和国家经济扩张压力的冲突,传统农业模式——农牧林复合土地利用系统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生态解决方案,可以恢复退化的土壤并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



原因分析


历史沿革

森林砍伐都伴随着一个普遍的循环,即最初的木材采伐、随后的轮垦、土地征用和最后的牧场转变。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我们总结出雨林被破坏的重要节点及原因:

1、土地分配不均:巴西大量土地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大部分农村家庭没有土地,由于土地不足,农村贫困人口被迫需要寻找新的领域,于是他们清除雨林进行轮耕。轮垦者更多的是资源分配不均的受害者。

2、牛肉和大豆产业的发展:利益驱动人们砍伐雨林进行经济活动。

3、森林砍伐背后的政治因素:由于政策的不合理(最初是为了扩大受保护的公共土地)以及该国存在大量土权不明确的土地,导致雨林被破坏,同时也引发了土地冲突、农村暴力事件等相关问题。


图片
▲历史沿革、森林砍伐背后的政治因素


图片
▲场地分析、传统农业模式和现代农业模式



传统耕作模式的转变

轮耕作为当地民居文化模式的一部分,是亚马逊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也被称为传统的农林业系统。随着人口的增长,铁路的扩张,利益驱动等历史演变,传统的农林业系统受到破坏,休耕的时间缩短,轮耕循环增加,局部范围内的森林恢复力减弱。

人们常常将雨林破坏归因于刀耕火种的传统耕作模式,但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随着历史演变,传统的农林业系统已经受到破坏,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改变,人口压力使得土地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休耕和景观的充分再生,从而导致了雨林的破坏。



策 略


在策略上,主要从社会和生态两个角度切入:在社会层面上,针对政策不合理所导致的合法砍伐、土地冲突、农村暴力事件等相关问题,提出了土权分配、加强人民的权利、生态认证、创造合作共享的激励机制等相关建议。

在生态层面上:首先强调对于植物的选择,由于农林牧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动态的,因此我们不仅需要考虑植物的生存条件、用途和功能,还需要考虑每种植物的生命周期以及所处的林层来规划高效的农林系统。其次根据场地的社会功能和景观现状对地块进行划分并提出相应策略,缓解人类活动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冲突。


图片
▲策略图



解决措施


根据每块场地的社会环境功能和景观现状,我们将场地分为3种主要的空间类型,并针对每种类型提出相应的改造策略。

以生产为主要目的的区域:通过集约化管理,生物多样性农林业以及农林牧复合系统等策略延长场地的使用寿命。


图片

▲以生产为主要目的的区域:农业种植区、河岸周围


连续农林业:设置重复模式的种植带,每个种植带划分为四个种植床。一个种植床以果树为主,另外三个种植床用来间歇种植蔬菜和一年生作物,三四年后,依赖阳光的蔬菜被撤掉,保留树木和灌木,并在一年生作物的种植床上引入较小的树木或灌木,使得在加速恢复的过程中,农民在短期和中期都能够产生收入。

生物多样性农林业:种植观赏植物、粮食作物和药用植物作为家庭农民的补充收入来源,低冠层植物应选择耐阴,并且容易管理的物种,这些物种可对维持小气候、控制杂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图片
▲以生产为主药目的的区域:牧场


农林牧复合系统:通过引入适应性更好的牧草品种以及适当的放牧管理技术来延长仍在生产的牧场寿命。

以恢复和保护为主要目的区域:在已经定居的地区充分利用次生林、废弃土地可以减少边境地区的土地利用压力。


图片
▲以恢复和保护为主要目的区域:生产区、次生林


生产区:该系统需要低强度的管理,满足农民的收入需求,以使恢复可行。主要措施包括种植可产生大量生物质并在当地低肥力土壤中生长良好的物种。初始阶段以多年生植物为主并种植一年生作物。随着树木的生长,系统地减少肥料种类,生物质的来源将从肥料植物转换为具有此功能的树木。

次生林:用种子和插条,在再生植物之间形成的开口区域,引入有价值的多用途植物(香蕉、药用树木和灌木等)。


图片
▲以恢复和保护为主要目的的区域:废弃的牧场


废弃的牧场:通过播种大种子耐旱树种以及建立能够吸引各种携带种子的动物的树木加速森林再生。重新造林时,幼苗种植在木本植物斑块区域,提高存活率。

作为永久保护区或法定储备的区域:通过农林间作、生态花园等生态措施缓解政策不合理导致的土地冲突,解决对森林使用的法律限制所导致的盈利问题,减少违法事件。


图片
▲作为永久保护区或法定储备的区域


农林业家庭花园:以动态的方式不断丰富农舍附近的种植,建立一个由药用植物、观赏植物、肥料植物、牲畜和菜园组成的生态花园。并用肥料、灰烬、堆肥和树叶给植物施肥对生活垃圾进行集约化管理和利用。

农林间作:对于再生能力较强的保护区,可以将农作物引入与原生植被散布的条带中。包括将作物带和原生植被带相间分布,作物带以短周期作物为主,可以引入多年生植物,原生植被带以本地植物为主,作物带的宽度小于原生植被带的宽度,使耕种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50%,以符合巴西法律储备标准。



效果展望


图片
▲设计愿景


作者

吴丽红:云南大学

邵家轩:燕京理工学院

杨博涵:东北林业大学
崔灵楠:河北农业大学
朱紫薇:云南大学


编辑 制作 | 王卿  郑海臣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景观中国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0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