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看设计   /  景观  /  正文

让水流慢下来: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admin 2016-03-24 来源:土人设计
  • 项目名称:
  • 项目地点:
    贵州省六盘水市
  • 项目规模:
    90公顷
  • 设计公司:
  • 施工单位:
    土人设计(Turenscape)
   项目详情:

  简介
  明湖湿地公园位于贵州西部的六盘水市,沿水城河而建。该项目旨在修复河道生态、拓展城市绿地公共空间,同时提升城市河漫滩土地的价值,让湿地成为该市生态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并为整个地区的生态服务。经过三年多的设计和修建,明湖湿地公园将原来被污染和渠化的河道恢复原有的生机,并种植各类乡土植被,成为整个城市健康生态系统的重要保障。

  挑战与目标
  六盘水是一个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工业城市,以其凉爽的高原气候而著称,城市被石灰岩的山丘环抱,水城河穿城而过。城市人口密集,在60km2的土地上,居住了约60万的人口。作为改善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市政府委托景观设计师制定一个整体方案以应对城市所面临的多项挑战,包括:
  1)水污染:作为建于冷战时期发展起来的主要重工业城市之一,六盘水以煤炭、钢铁和水泥行业为主导产业。因此,民众长期受到空气和水污染的困扰。数十年来,从工业烟囱排出的污浊空气中的颗粒物沉积在周边的山坡上,并随着雨水径流被带入河流,来自山坡上农田的化学肥料以及散落的居民点的生活污水也一同随地表雨水径流汇入了水体。
  2)洪水和雨涝:由于坐落在山谷之中,该城市在雨季容易受到洪水和涝灾的危害,而由于多孔石灰岩地质,到了旱季又易遭受旱灾。所以,季节性雨水的滞蓄和利用非常重要。
  3)母亲河的修复: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泛溢和洪水问题,水城河被水泥渠化。从此,原来蜿蜒曲折的母亲河变成了混凝土结构的、死气沉沉的丑陋河沟,它拦截洪水及环境修复的功能也丧失殆尽。同时,渠化的河道将上游的雨水直泄入下游河道,引发了下游更为严重的洪水问题。
  4)创建公共空间:由于城市人口激增,导致了城市休闲和绿色空间的不足。曾经作为城市福音的水系统已经变成城市废弃的后杂院、垃圾场和危险的死角。因此,在人口密集的社区与生态修复后的绿色空间之间建立起人行通道极其必要。
这一设计的关键技术在于减缓来自山坡的水流,建造一个以水过程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来保存和改善雨洪管理,使水成为重建健康生态系统的活化剂,提供自然和文化服务使这个工业城市变为宜居城市。

  设计方案
  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项目占地90公顷,是该城市规划的综合生态基础设施中首要且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构建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景观设计师同时关注水城河流域和城市本体两方面。首先,河流串联起现存的溪流、坑塘、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不同承载力的净化湿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雨水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一个绿色海绵体系。这一方法不仅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城市的雨涝危害,而且保证雨季过后仍然有水流不断。第二,拆除渠化河渠的混凝土河堤,重建自然河岸,使河岸恢复生机,使河流的自净能力大大提高。第三,建造包含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连续公共空间,增加通往河边的联接通道。这些绿道将城市休憩和生态空间一体化。最后,项目将滨水区开发和河道整治结合在一起。生态基础设施促进了六盘水的城市更新,提高了土地价值,增强了城市活力。
  作为六盘水生态基础设施的主要项目之一,明湖湿地公园的场地位于水城河上游区域,设计师面对的是被渠化的河道、被垃圾和污水恶化的湿地区域、废弃的鱼池及管理不善的山坡地,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作为生态基础设施的示范项目,设计的第一步是重建生态健康的土地生命系统,包括改善雨水水质,恢复原生栖息地,建造通向高品质开放空间的游憩道,最后促进整个城市的发展。为实现这些目标,工程的具体策略包括:
  (1)拆除混凝土河堤,恢复滨水生态地带。为各种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提供生境。沿河建造曝气低堰,以增加水体含氧量,促进富营养化的水体被生物所吸收。
  (2)建造梯田湿地和陂塘系统,以削减洪峰流量,调节季节性雨水。梯田的灵感来源于当地的造田技术,通过拦截和保留水分,使陡峭的坡地成为丰产的土地。它们的方位、形式、深度都依据地质因素和水流分析而设定。根据不同的水质和土壤环境种植了乡土植被(主要采用播种的方式)。这些梯田状栖息地减缓了水流,同时水中过盛的营养物质成为微生物和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来源,从而加快了水体营养物质的去除。
  (3)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沿着水系铺展,在湿地梯田之间形成网络。设有大量座椅、凉亭和观光塔的休息平台融入设计的自然系统中,便于所有人进入,促进了学习、娱乐和景观审美体验。并设计了一个环境解说系统以帮助游客理解这些地方的自然和文化含义。场地中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物是暖色的彩虹桥,它与当地常见的凉爽湿润天气形成对比。这座长堤连接中心湿地(湖)的三岸,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散步及聚会的舒适环境。这里迅速成为备受当地民众和远近游客喜爱的社交和休闲场所。

  结论

  通过这些景观技术,衰退的水系统和城市周边的废弃地被成功转变为高效能、低维护的城市前厅。它巧妙地调蓄雨水、净化地表污水、修复原生栖息地,并吸引了广大的居民和游客。2013年明湖湿地公园被官方指定为“中国国家级湿地公园”。

  图说:

  01 场地总平面

  02 场地鸟瞰图及建设前后场地景观对比

  03 场地总体鸟瞰图,图中为湿地公园的中心地区(面向北)。

  04水城河上半部分的典型断面图。拆除了之前的混凝土河渠,设计了有繁茂植被的自然渠道,这样能够减缓山上流下来的水速。同时还恢复了河岸的生机,成为受人喜爱的钓鱼区,而两边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也有了其他用途。漂浮的植被能够过滤固体物质,以及消除从斜坡上的农田和其他非点源污染区冲刷下来的营养物质。

  05 夏季,山谷周边仔细分级的生态草沟与蓄水池系统就起到了“绿色海绵”的效果。雨水被拦截和保留下来用于捕获或是改造农业和城市的非点源污染物。设计的景观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栖息地,增加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06 夏季,游步道网络穿插在生态蓄水洼地之间,让游客可以与活跃的自然亲密接触。这个体验的网络成功地将理解环境的过程融入其中。

  07应用中的湿地每天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地游玩,不光有本市的,还有其他地区的游客。游客和当地人一样,喜欢欣赏秋季富有质感与多彩的景象。多年生的花卉在小路沿线和生态草沟之间,形成了低维护的地表覆盖物,给人生动和愉快的散步之旅。

  08 道路和生态蓄水洼地之间播种了可以自我繁育的花卉,营造出低维护的地表景观,这些元素共同为行人创造了充满生气、愉悦身心的步行体验。

  09休息台(在这种情况下能让女孩在平台之间追逐玩耍)安置在生态草沟之间,并沿着它的方向延伸,让游客能够近距离的感受景观。这些人造空间把杂乱的自然空间改造成整齐划一的公共空间。这个露天平台也促使人群聚集游玩,也能让游人自己找到清净凝思的地方。

  10 每个生态洼地的水位都经过精心设计,控制其入水和出水高程。流经水池和植被的水流被控制的很缓慢,保证净化和去营养过程的进行。堤坝把水池中的水分流、分层,从而减缓水流经过公园的速度。设计让每个水池都能存蓄足够的水,不仅维持适宜植被的生长,也创造了引人入胜的环境,四季皆可供游客赏玩。

  11 生态洼地的形式和尺寸经过精心设计,与坡地的各种坡度都相配合。坡度最陡的地方,生态洼地也最窄。按照最小干预原则,坡地通过随挖随填的方法建成。

  12a-12b当坡度很陡的时候,阶地上的湿地能够减缓水流的速度而蓄水。这项技术的灵感来自于当地农民在坡地上种稻米的方法。

  13 人们喜欢在被一系列生态洼地和阶地净化的清澈的水池边嬉戏。因为能够亲密地接触到这些自我繁殖的丛丛野花,游客异常欣喜。

  14彩虹桥高架在湿地花园上,是前往保护区湿地的通道,也是一个连接通道,让一直繁忙的居民放慢脚步,去欣赏城市周围的景象,还有那些过去几十年来被人遗忘和未发现的美景。

  15彩虹桥是标志性的文化景观元素,主要能够看到城市周边广阔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也为游客提供了文化之旅,感受和体验寻常的自然景观。

  16 公园的观景塔:登高望远,游客将远山近水、自然美景尽收眼底。
0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