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城市更新怎么做?7本经典著作带你读懂城市空间设计

景观中国 2021-11-03 来源:景观中国网
原创
随着城市中存量空间的减少,城市更新已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然而,究竟什么样的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本期,我们整理了7本来自国内外的城市设计经典必读书籍,或许能为中国语境下的城市建设带来一些启示。

随着城市中存量空间的减少,城市更新已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然而,究竟什么样的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本期,我们整理了7本来自国内外的城市设计经典必读书籍,或许能为中国语境下的城市建设带来一些启示。



01 《城市意象》

The Image of the City



作者 凯文·林奇

翻译 方益萍 何晓军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2017-07


作者介绍

凯文·林奇(Kevin Lynch,1918-1984年),美国杰出的城市规划专家,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久,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在20世纪的美国,他被称为杰出的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他的理论开拓了研究城市设计理论的一块新天地,影响了现代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风景园林等各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于1990年被美国规划协会授予“国家规划先驱奖”。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的内容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作者通过画地图草图和言语描述这两种方法对美国三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的城市意象做了调查和分析,提出有关公众意象的概念,并就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等问题做了论述。


节点(书中插图)


作者对人的“城市感知”意象要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诠释了解读城市、营造城市的方法,并将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虽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却充满洞察力,启发了许多设计师和城市研究者。


标志物之于城市形象(书中插图)

image.png



02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作者 简·雅各布斯

翻译 金衡山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2020-07


作者与译者

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1916-2006年),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师、作家。她在负责报道城市重建计划的过程中,她逐渐对传统的城市规划观念发生了怀疑,并由此写作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此后她继续投身城市发展相关事务,并担任城市规划与居住政策改革的顾问。

金衡山,本书译者,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研究、美国文学及美国文化。


内容简介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出版60年来,作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整个世界范围内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是什么使得街道安全或不安全?是什么构成了街区,它在大的城市机体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有些街区仍然贫困,有些街区却获得新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雅各布斯具体阐释了城市的复杂性及其发展取向,也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书中插图


这部城市研究经典,在中国的语境下适逢其时,至今仍然是理解、规划、改善中国大城市的重要参考。“《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值得每一个开发商、规划师,各级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者,尤其是市长们参考阅读。”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俞孔坚这样说道。


image.png



03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People Places——Design Guidelines for Urban Open Space


作者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 卡罗琳·弗朗西斯

翻译 俞孔坚 王志芳 孙鹏 等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2017-07


作者与译者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Clare Cooper Marcus),世界知名景观设计师、加利福尼亚大学风景园林系及建筑系名誉教授,因其在建筑、土地利用规划和景观设计(尤其是城市开放空间)的心理和社会学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而享誉国际。

卡罗琳·弗朗西斯(Carolyn Francis),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风景园林系及建筑系,强调用户参与过程和儿童需求。

俞孔坚,本书主要译者,全球知名的景观设计师和生态规划设计领域的领导者,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教授,IFLA终身成就奖——杰里科爵士奖获得者。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关于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经典专著,曾获得2000年ASLA荣誉奖。本书着重介绍具体类型的开放空间并给出设计建议,包括城市广场、邻里公园、小型公园和袖珍公园、大学校园户外空间、老年住宅区户外空间、儿童保育户外空间、医院户外空间和使用状况评价等。其本书出色的地方是它关注了公共空间的各个层面,而不是一个层面,比如不是只有抽象的空间形态和比例的讨论,它还关注引导控制,不是只有设计师的形式色彩材料的视野,它还关注人的行为和活动,有相对完整的视野框架。


医院户外空间(书中插图)


全书研究深入全面,内容充实,案例丰富,每一案例分析附带有场地规划图、场地用途的简要陈述以及关于此场地规划方案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的总结,是相关专业学生和从业者不可或缺的参考用书。


城市广场(书中插图)

image.png



04 《“反规划”途径》

Negative Approach to Urban Planning


作者 俞孔坚 李迪华 刘海龙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09


作者介绍

俞孔坚,全球知名的景观设计师和生态规划设计领域的领导者,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教授,IFLA终身成就奖——杰里科爵士奖获得者。他创办了土人设计,开创了生态安全格局及“反规划”理论和方法,他的理论研究、教学及实践促进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

李迪华,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生态学研究,及生态学在城市研究和规划设计中的实际应用等。

刘海龙,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研究和教学方向为景观规划和自然遗产保护,可持续旅游休闲规划设计,园林植物与生态修复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全面发展观及建设和谐人地关系为总体指导思想,以关怀土地和土地上的自然、生命和人文过程为伦理基础,系统地讨论了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反规划”途径。该理念的提出影响了国家和部委关于生态安全、美丽中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一些重要决策及政策,包括《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国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和多个尺度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等。


2005年ASLA奖获奖作品:台州生态基础设施规划 © 土人设计


它是在中国快速城市化导致城市无序发展、环境迅速恶化背景下提出的规划方法论,是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口-规模-布局”的城市建设规划模式提出的一种“逆规划”和“负规划”。它强调大地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城市则是这一肌体上的生命之果,维护大地生命的安全和健康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通过判别和建立对土地和城市生命系统的健康和安全具有关键性意义的空闻格局——景观安全格局,形成一个国土和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


2005年ASLA奖获奖作品:台州生态基础设施规划 © 土人设计

image.png



05 《街道的美学》

The Aesthetic Townscape


作者 芦原义信

翻译 尹培桐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05


作者与译者

芦原义信(1918—2003年),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他一生完成了超过300项建筑设计,设计代表作包括东京驹泽体育馆、索尼大厦、东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东京艺术大剧院等。此外,他还深入展开对外部空间与街道的研究教育活动,为日本导入正统派的现代主义设计做出了极大贡献。

尹培桐(1935-2012年),本书译者,重庆大学建筑规划学院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学术委员会委员。


内容简介

《街道的美学(上、下)》收录了芦原义信的两部作品《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其中文版畅销30余年,多次再版。在本书中,作者从文化角度出发,将日本街道空间与西欧的街道空间做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同时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分析了中西方街道格局的图底关系,从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学规律、人文特色出发论述了如何发掘城市空间中的视觉秩序规律。


奇斯台那广场鸟瞰图(书中插图)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着重讲街道空间的构成,下篇侧重城市景观的分析。作者将当代建筑理论、知识寓于通俗易懂的文字中,并通过自己的作品说明这些理论。书中结合大量实例分析外部空间,包括街道、景观、住宅等,传达出:城市,是所有人的城市,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人而做的。


书中插图

image.png



06 《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作者 王建国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01


作者介绍

王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在中国首次较为系统完整地构建了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从技术层面揭示了城市空间形态的建构机理,初步破解了城市建设中有关高度、密度和风貌优化和管控等方面的城市设计难题。


内容简介

《城市设计(第3版)》是在第2版的基础上修订的,全面地阐述了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分类、空间要素构成、典型城市空间设计,以及保证实施的操作等内容。


公众最喜爱的玄武湖天际线 © 王建国


本书理论与方法并重,图文并茂,适合于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及相关领域的人士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研究生的选修课和专业人员“转型”的培训教材。


根据网络搜索热力分析最后形成的南京老城风貌公众认知地图 © 王建国

*本书京东、当当有售



07 《拼贴城市》

Collage City



作者 柯林·罗 弗瑞德·科特

翻译 童明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21-08


作者与译者

柯林·罗(Colin Rowe,1920-1999年),世界著名建筑和城市历史学家、批评家和理论家,曾在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英国剑桥大学、康奈尔大学任教,其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建筑理论话语的走向,内容广泛涉及现代主义、形式主义、文脉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一系列重要议题。1995年,柯林·罗被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授予最高荣誉金奖。

弗瑞德·科特(Fred Koetter,1938-2017年),美国著名建筑师、城市设计师,柯林·罗的学生,在建筑、城市设计和理论、教学等领域取得杰出成就,曾获美国AIA颁发的Ellis F. Lawrence奖章。

童明,本书译者,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梓耘斋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研究领域涉及城市设计、城市更新、城市公共政策理论与方法、建筑设计与理论等。


内容简介

《拼贴城市》是一部对现代城市规划和设计理论进行哲学式批判的著作。书中所及的时代,工业化国家正在“现代城市”中受煎熬,本书引入“拼贴城市”这样一种城市设计方法,试图使用拼贴的方法把割断的历史上重新连接起来。


书中插图


在以城市为背景对象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领域,《拼贴城市》是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著作,在建筑学与城市研究向后现代转向的过程中,具有一种里程碑式的地位。本书所涉足的范围很广,从经典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到现代学术、现代文学、城市建筑史等等,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宏大的人文领域场景,以此来谈论现代建筑与城市,涉及现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根源的剖析,更以大量图片对比呈现出历目前的重要城市形态。


书中插图

image.png


扫码加入景观中国2%读书群

获取更多图书信息

image.png


编辑 | 刘芳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景观中国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打赏
  • 给Ta打个赏

0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