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寒潮又双叒来了!极端天气频发,设计师怎能袖手旁观?

景观中国 2021-11-30 来源:景观中国网
原创
随着全球暖化,极端气候发生频率越来越高,人类活动引发的气候变化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日益引发担忧。近日举办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号召各国各界的政府、企业和民众一齐响应改善气候行动。作为与人和环境息息相关的建筑学科,也将不例外是这场行动宣言的领跑者。

随着全球暖化,极端气候发生频率越来越高,人类活动引发的气候变化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日益引发担忧。近日举办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号召各国各界的政府、企业和民众一齐响应改善气候行动。作为与人和环境息息相关的建筑学科,也将不例外是这场行动宣言的领跑者。


▼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图源:CNN


今年由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出版社出版的新书《一切皆需改变——建筑与气候危机(EVERYTHING NEEDS TO CHANGE:Architecture and the Climate Emergency)》正是响应者之一,呼吁建筑师积极参与解决气候问题。



本书由Sofie Pelsmakers (可持续建筑师、教育家、芬兰坦佩雷大学助理教授)和Nick Newman (Studio Bark设计总监)主持编撰,期望敦促读者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在气候危机的时代,建筑师意味着什么,以及建筑师的角色是什么或可以是什么。



作者邀请了世界各地正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建筑实践者和研究者,包括丹麦建筑师Dorte Mandrup,奥克兰大学的Andrew Barrie,以及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俞孔坚教授等多位知名学者和设计师的分享。



其中,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创办者、IFLA终身成就奖——杰里科爵士奖获奖者俞孔坚教授是来自中国的唯一代表,他在文章中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生态系统的尺度上思考我们的城市,并分享了这些大型景观再生项目的实施过程,使其在应对和治愈未来气候变化方面同样令人期待。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与政策


俞孔坚在文中写道,在过去以工业为主的发展模式下,我国的城市建设主要依赖缺少韧性的“灰色基础设施”。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给城市所造成的史无前例的挑战,城市建设者应重新思考我们对待地球环境的方式,并引用古代智慧,提倡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以此来构建生态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和修复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海绵城市"的概念也因此而诞生。


▼三亚红树林公园的海绵基础设施 © 土人设计


然而这个概念的最大难点之一在于如何推广发展低成本、可复制的海绵技术。作者带领土人设计团队,探索了古代农耕文化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古老智慧,如中国西南山区的梯田、珠三角地区的陂塘系统、墨西哥古代阿兹特克人的浮岛等,并使其成为海绵城市理念的基础。


▼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中的陂塘系统 © 土人设计


除了技术的突破,打破使用灰色基础设施的习惯同样重要,这意味着要让城市建设决策者相信,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和生态美学具有无限潜力。文中,作者以海南省的海绵城市实践为例,介绍了土人设计如何将海绵城市理念付诸实现。2015年,海口和三亚两大城市成为了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性城市,土人设计在此承接了三个具体项目的设计工作。


▼海口美舍河凤翔公园 © 土人设计


海口美舍河凤翔公园所在的美舍河是海口的母亲河,人们一直在尝试通过筑堤和种植来防洪和减轻污染。但事与愿违,问题更加严重,居民逐渐迁离。设计整合了河流及其所有支流、湿地和潜在绿地,雨污分流,构建了一个绿色海绵系统,将凤翔公园打造成展示海绵理念、满足市民休闲需求、展示海口景观特色的综合性生态城市湿地公园。


▼海口美舍河凤翔公园 © 土人设计


三亚红树林生态公园所处的三亚河畔长期面临着城市建设与垃圾污染的问题,严重阻挡了海洋潮汐与河流相汇的自然生态过程。项目遵循自然风水的生态过程,利用指状相扣的红树林混交林岛来加快红树林修复,塑造出既美丽又生态的景观,同时也增强了应对洪水的能力。


▼三亚红树林公园 © 土人设计


三亚东岸湿地公园原为低洼的农田,如今成为一块次生态湿地,排洪能力不足且污染造成水体黑臭。设计重点在于生态系统的重建,通过疏浚水系调蓄雨洪,净化水体重建湿地生态系统,并重新营造湿地生态系统。公园建成后,每年可吸收83万吨雨洪,有效解决了城市洪涝问题,成为城市中心的绿色海绵。


▼三亚东岸湿地公园 © 土人设计


最后作者指出,灰色基础设施和高科技的陷阱已经让城市生态系统逐渐恶化,而习自古代智慧的解决方案不仅经济合理,而且顺应自然。景观设计通过构建生态基础设施来提供城市生态服务,不仅需要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又要展现设计语言的形式美感。


▼三亚东岸湿地公园 © 土人设计


三个案例表明,这些可复制的绿色技术可以大规模地实施,并阻止当下的气候威胁。作者所带领的土人设计正努力应对这些挑战,通过成熟的生态基础设施设计,使城市环境更具韧性,实现节能减排,更重要的是加强人与自然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海口美舍河凤翔公园 © 土人设计



多方视角:建筑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此外,书中还有许多从其它有意思的视角来探讨建筑与环境气候问题。

来自坦佩雷大学的三位建筑研究者在《三思而建(Think Before You Build)》一文中,呼吁建筑师在设计之前重视对建筑材料的思考。他们认为自然界中没有“废物”的概念,相反,所有的物质都会被吸收到其它生化过程中,而这也应是建筑模仿和学习的机制。文中还以普利茲克建筑奖得主王澍的宁波历史博物馆为例,其建筑所用的石头、砖块和瓦片是当地古色古香的村庄里千百年培育出的环境产物,建筑与这些材料的共存是一种联系场地历史的方式,使其向着百年建筑的目标来建设和生长。


▼王澍,宁波历史博物馆 © 宁波历史博物馆


在《通过激进的参与式设计讨论建筑师的角色(Contesting the Architect's Role through Radical Participatory Design)》一文中,来自厄瓜多尔的Al Borde事务所和来自德国的raumlabor事务所展示了他们独特的设计理念,即呼吁建筑师重视对施工和运营的优化,鼓励采用最少的资源、在地性策略,以及与社区民众共同参与来支持生态性可持续性的设计。


▼柏林漂浮大学 © raumlabor事务所

▼Al Borde事务所,瓜杜纳尔的午餐室 © JAG Studio


建筑师气候行动网络 (Architects Climate Action Network,简称ACAN)则呼吁反思建筑院校的教学体系中欠缺碳排放等生态环境知识教育的问题。他们通过一些院校课程的教学模块为案例,收集了学生、老师或非教学从业者等多个群体的声音来论证了当下建筑教学体系中对气候问题和相关知识的应对不足和潜力。


▼学生调研显示,高校教师对可持续性普遍不够重视 © ACAN


Mikhail Riches在《走向零碳建筑(Towards a Zero Carbon Architecture)》一文中分享了三个综合性的可持续建筑案例。如位于英国萨福克郡的Clay Field经济适用房项目,使用低维护且耐用的建筑材料,以及极简化的生态设计,打造了拥有野生动物草地、开放式种植区、足球场和果园内的儿童游乐区等休闲空间,成为一个美丽的郊区生态住宅区。


▼Clay Field经济适用房 © Mikhail Riches



关于本书


image.png

Sofie Pelsmakers


环境建筑师、教育家和研究人员,曾著有《环境设计便携手册(Environmental Design Pocketbook)》。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可持续建筑、建筑动态设计、低能源、零碳建筑及其改造,以及可持续设计教学等。Sofie积极致力于通过她的教学、出版物和公共演讲/研讨会等,影响建筑院校学生及建筑师,从而改变建筑行业。她目前是芬兰坦佩雷大学的助理教授,主持可持续住房设计研究小组。


image.png

Nick Newman


Studio Bark和U-Build工作室总监,聚焦环境建筑、气候行动主义、建筑性能评估和深度能源改造等领域。他是被动式节能建筑设计师,并为许多期刊和出版物撰稿,曾出版《环境设计便携手册》和《被动式节能屋设计师手册》等书籍。他经常代表工作室在活动上发言,并在2015年被《建筑》杂志评为“可持续发展之星”。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简称RIBA)是英国建筑师职业协会,于1834年以英国建筑师学会的名称成立,1837年取得英皇家学会资格。它旨在开展学术讨论,促进建筑设计水平,保障建筑的职业标准。协会组织的“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奖(RIBA Awards)”在建筑行业享有盛誉。


编辑 | 申瑞琪

统筹 | Xixi

审校 | 佘佘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景观中国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打赏
  • 给Ta打个赏

0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