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奥运工程为北京和市民生活带来十大变化

admin 2003-07-03 来源:景观中国网
  奥运提速北京升级  “非典”并没有阻止北京奥运工程的建设进程,本月首个奥运项目———辛店路道路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奥运配套道路工程———三环路改造主路完工,由此,奥
  奥运提速北京升级   “非典”并没有阻止北京奥运工程的建设进程,本月首个奥运项目———辛店路道路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奥运配套道路工程———三环路改造主路完工,由此,奥运场馆区大市政设施建设正式启动。2003年7月至2006年6月全面建设阶段的序幕正式拉开。   市建委主任刘永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记者说,“对北京整体城市而言,奥运场馆及配套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为城市实现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对于市民百姓来说,它所创造出的更加现代的生活环境,能让人们生活得更加舒适。”   即将全面展开的奥运工程建设,将为北京和市民生活带来十大变化。   ■变化一———北京进入建设高峰期   “在北京正面临着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的时期,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言,无疑是‘推波助澜’”。按照奥运行动规划,继奥运场馆区大市政设施建设开始后,紧接着就是奥运森林的建设。从今年开始,本市开复工总面积将持续在1亿平方米左右,创造前所未有的新记录,在全世界也是名列榜首。奥运工程项目采用国际通行的市场运作机制面,向国内外进行项目法人招标,第四季度将开工建设国家主体育场、国家游泳馆、国家射击场和国家自行车馆等重点工程。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正在优化规划设计方案。奥运篮球比赛馆、棒球比赛场、垒球比赛场等设施计划四季度开工建设。   ■变化二———北城出行先方便   奥运公园周边路的建设已经启动,除已经动工建设的辛店村路,北辰西路也将于年内建成通车。明年还有四条道路陆续建成。“这六条道路将围绕奥运公园,为其即将开始的大规模建设‘鸣锣开道’,同时,缓解目前北四环的交通拥堵”。奥运公园周边新建道路六条,为现状荒凉的奥运公园周边地区,构建起路网骨架。此外,奥林匹克公园地区还规划有两条地下道路。   市规划委有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道,它们将与奥运地铁支线一起从奥运中心区的地下穿行,形成三条隧道。两条地下道路分别为成府路和大屯路,它们“并驾齐驱”,它预示着,奥运公园地区将出现立体交通网络,既保证了该地区比赛时的交通流量的畅通,又能腾出地面空地,营造环境。   ■变化三———奥林匹克公园周边路串起全城路网   奥林匹克公园周边地区道路的先期建设,将为来往该地区的市民带来实惠。城区道路网的建设,将其纳入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配合奥运会场馆建设,除建设奥运公园地区道路工程外,健翔桥改造、紫竹桥改造、二环路改造已经完成。三环路、北辰桥改造也在进行中。   此外,市区道路系统也要继续改造和扩展。加强城市路网建设,加快完善由环路、通道线、联络线组成的快速干道系统;结合旧城改建,增大城区路网密度。到2005年基本建成城市快速路系统,完善主次干道和支路系统,城市道路密度达到1.877公里/平方公里。到2007年,新建和改建城市道路318公里。城市中心区路网建设将完成二环路以内四纵五横干道建设,构筑城市快速交通体系。   ■变化四———两处奥运场馆赛后市民公共活动好去处   整个奥运场馆设施呈“一个主中心加三个区域”的分布格局。“奥林匹克公园”是举办奥运会的“主中心区”,内有13个场馆;奥林匹克公园依托亚运会场馆和各项配套设施。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使之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空间开敞、绿地环绕、环境优美,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西部社区”有9个场馆,其中新建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赛后将成为市区西南部群众文体活动场所;“大学区”安排首都体育馆等4   个场馆,赛后成为大学及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的场所;“北部风景旅游区”安排北京乡村赛马场等2个场馆,便于赛后发展郊区旅游业。在其他地区,改扩建工人体育场等4个场馆,为相邻地区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创造条件。在奥林匹克公园内,还将建设一些相关设施,赛后向社会出售。   ■变化五———出行方式多采用公共交通   打的或自驾车的出行方式,或许不久就被乘坐地铁所取代。即将于年内动工的地铁奥运支线,将成为奥林匹克公园连接外部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它与地铁十号线相连接,加快轨道交通、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首都机场扩建等工程建设,形成以公共交通网络为主体、以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对外交通发达的现代化交通体系,不仅会为奥运会提供一流的城市交通环境,还将逐渐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   ■变化六———绿化覆盖率近半让北京更适于居住   到2007年,全市城市绿化覆盖率力争达到45%。这样的环境将使北京更适于居住。据介绍,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以造林绿化、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生态农业为重点,加快构筑良好的首都生态基础。实现青山、碧水、绿地、蓝天和建成生态城市的目标。   到2007年,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0%,基本完成山区、平原地区、城市绿化隔离地区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到2005年,山区绿化完成10万公顷,以“五河十路”为重点的绿色通道建设完成2.3万公顷,城市绿化隔离地区完成1.25万公顷。城市绿化美化除搞好城市干道、街巷和水系的绿化,高标准完成市区255条主要大街的绿化改造,广泛进行立体绿化;增加市区水面,营造水面景观;建设市区中心大面积公共绿地(公园),建成50块1万平方米以上以乔木为主的大型绿地。   ■变化七———建筑注入现代理念   国家体育场确定的“鸟巢”方案,为整个奥运场馆建筑定下了基调,“既要在外形上给人以震撼力,同时大量地注入新工艺。”据悉,正在进行中的“鸟巢”钢结构深化建设方案,将弥补北京大型钢结构建筑建设的空白。钢结构建筑已在国外发展成熟,但在国内尚为“凤毛麟角”。其最大的优点在于,环保、节约开支。目前,有关部门已经邀请了世界著名的16名专家,参与实施方案的论证,以待“鸟巢”能够比较完整地展现出来。   “创体育建筑精品,既要探索建筑技术、艺术与环保的有机结合,为首都留下独特的奥运体育设施,同时,广泛应用雨水收集、中水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节能技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据介绍,正在进行中的其它场馆的设计方案的选择,也将按照上述要求,即设计要以人为本,为所有与会人员提供安全、舒适的空间环境和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要求;场馆与基础设施、配套设施之间紧密结合,各种功能综合配套;建筑空间实现可变性和功能的多样化,为赛后利用和市场运作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广泛使用清洁能源和环保材料,利用数字网络技术、远程音像传输技术以及图像显示技术,为奥运会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变化八———调整产业布局城区居住越来越安心   城区环境的污染,让许多人纷纷搬到郊区。然而,随着北京产业布局的调整,城区环境的改善,让老城区里的环境越来越干净。据介绍,2008年之前,将完成东南郊化工区和四环路内200家左右污染企业的调整搬迁,首钢完成减产200万吨钢和结构调整目标,大力调整产业布局。把工业布局的调整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搬迁调整力度,到2008年,全面完成四环路以内污染企业的搬迁或淘汰任务。城市四环路以内,除保留少部分清洁型高新技术企业、方便人民生活的都市型工业企业和大企业大集团的总部及研发、销售中心外,主要发展各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金融保险、商品流通、邮政电信、文化体育等服务业。   ■变化九———重点功能区服务全市消费   新三大功能区与原有商业中心区共同形成新的服务网络,除商务活动外,还为市民提供现代的商业、娱乐场所。中关村科技园区和北京商务中心区,与奥林匹克公园共同构成北京市的三大重点功能区。同时,开发建设金融街,王府井、西单及前门-大栅栏-琉璃厂等重点商业中心区,现代化口岸及物流基地等重点功能区,提高城市整体的综合服务能力。   ■变化十———老城古韵提升居住品位   现在提起老城,人们总与破旧的危旧房联系在一起。到了2008年,北京旧城的改造与现代化文化设施和文化场馆的建设完成,城里不仅没有危房,还能感受到古都深厚的文化神韵。   目前的危旧房大部分分布在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大城区,随着对危旧房改造的进行,与其交织在一起的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和“两线五区六景”也开始进行重点保护。“两线”即中轴线和朝阜路沿线;“五区”即什刹海风景区、国子监古建筑区、琉璃厂商业区、皇城景区、钟鼓楼古街市景区;“六景”即西郊风景区、北京段长城保护区、帝王陵寝保护区、通州古运河文化景区、宛平史迹保护区和京西寺庙区。对以皇城为中心的旧城区的文物进行全面修缮。完成恭王府、大高玄殿、宣仁庙、孚王府等一批重要文物建筑的搬迁、腾退;复建永定门城楼,整治修缮钟楼、火德真君庙、后门桥、太庙、天安门、历代帝王庙、白塔寺西路、普渡寺、北大红楼、什刹海地区等文物建筑。建立皇城遗址公园和明北京城墙遗址公园,规划修复圆明园遗址公园,保护和利用好长城、故宫、颐和园、周口店、天坛“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构筑包括王府井、朝阜路、琉璃厂、大栅栏、潘家园在内的重点特色文化街。   与此同时,建设一批文化设施和主题公园等工程,改善和美化城市文化环境。并以此凝聚戏剧人才、荟萃戏剧精华。建成北京历代名人和其他主题的雕塑公园、雕塑街、雕塑群,形成与北京城市建设相宜的雕塑景观。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