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胜景道不尽新风拂面来

admin 2003-09-09 来源:景观中国网
2003-9-9 3:46:33 历史文化名城阆中,以丰厚的文化意蕴和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观者。  8月中旬,受阆中市领导的邀请和德阳市领导的派遣,我们前往阆中
2003-9-9 3:46:33 历史文化名城阆中,以丰厚的文化意蕴和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观者。   8月中旬,受阆中市领导的邀请和德阳市领导的派遣,我们前往阆中。几天的走访参观,阆中全市上下加快“三个转变”、推进跨越发展的精神风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发展经济特别是打造旅游精品所体现的新思路和新举措,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宣传先行 强势推动   当我们行至南部县与阆中市交界处,“古城阆中天下稀”的巨型广告牌赫然入目。我们见到了在此热情迎接我们的阆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亩。一路同行,谈起沿途所见引人注目的多幅路牌广告,赵亩称制作路牌只是加强旅游宣传的诸多措施之一。经他的介绍和随后几天的走访,我们对阆中人强烈的宣传意识有了更深的感受。   阆中历史悠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多年来,该市一直致力于旅游业发展。今年初,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班子确定了“旅游兴市”的战略方针。市委书记任晓春明确要求:加快旅游开发,首要任务是加强宣传造势。   阆中市区现存保护完好的1.78平方公里古城,具有世界文化遗产潜值。阆中人以宣传古城为重点,制作了《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光碟,编印了《名城阆中》大型画册、系列丛书、旅游地图,在成都举办了旅游招商说明会,推出古城开发招商项目,并通过中央、省级媒体包装阆中形象,有效地扩大了古城影响;同时他们着力打造中国西部影视城,分别邀请八一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视台在阆中拍摄电视剧《强渡嘉陵江》和《桐子花开》,通过影视展示阆中形象,让古城享誉全国。近日他们又精心策划了“重庆——阆中休闲自驾游”:50辆自驾车近200人从重庆出发,犹如一条长龙,沿途呼朋引伴,10多家媒体追踪报道,将畅游古城的商业风暴推向高潮。   在加强对外宣传的同时,思维敏锐的阆中人还善于借助异地媒体大造声势,强化对内宣传。《德阳日报》6月26日一版发表言论《从“宴会醋”上读到的感觉》,该文赞扬了阆中人在加快经济发展中所表现出的群体意识,任晓春书记阅读这篇文章后,十分感谢作为省内发达地区的德阳,其主流媒体对阆中的关注,立即作出批示,请市委办印发《德阳日报》这篇文章,要求全市以“增强群体意识,促进阆中跨越”为题开展大讨论。一个多月来,当地报纸、电视结合该市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项重大任务,每天刊播有关大讨论的内容,使大讨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进一步激发了当地干部群众的群体意识。   阆中人重宣传,还表现于他们善于学习,善用信息。在我们与当地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交流中,他们对德阳的发展经验非常看重,并兴致勃勃地与我们探讨如何营造宣传强势的话题。当我们提到当地有名的旅游食品“张飞牛肉”在德阳的商场无货时,有关单位的人员立即表示,他们将尽快开展促销活动,开拓德阳市场。    转化资源 创新开发   阆中人在旅游开发上处处体现出创新意识,从而大大加快了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化的步伐,有效地激活了旅游、投资等要素市场。   规划求“高”。他们聘请国家建设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清华大学的资深专家,编制了《阆中名城保护总体规划》、《古城保护区修建性详规》和《阆中名城嘉陵江旅游带控制性详规》,把阆中定位为“风水古城观光与山水休闲度假”相结合的旅游胜地,拓展了外延,丰富了内涵,提升了档次。   运作求“活”。借鉴平遥、丽江的经验,他们成立了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包装古城、开发旅游、寻求合作、盘活资产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古城保护与开发项目,正努力挤进国、省盘子。采取政府引导、业主开发的形式打造古院落,调动了民间资金投资古城的积极性。拍卖民居古院,价格一路攀升。成都一投资人以30万元开发出秦家大院,仅几个月后,已有人出价300万元而不可得。   打造求“古”。引资2000万元精心打造出孔家大院、秦家大院、杜家大院等一批古民居古院落;恢复了三纵三横12条主要古街道的仿古青石板、木板墙,形成了古城旅游环线;投资5000万元地埋了古城区的各种管线,正在恢复具有几百年历史的道台衙门;悉心挖掘风水文化内涵,组建了1000人的巴渝舞常年表演队伍,整理了《阆苑仙乐》,并计划在未来5年再拆掉古城核心区40多万平方米的现代建筑,恢复古街、古景、古风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的专家认为,这样大手笔地保护古城,在全国都属罕见。   招商求“新”。他们创新机制促招商。建立和完善了领导时间“三分制”、单位招商“押金制”、招商项目“秘书制”、招商首引“重奖制”四项激励约束机制。市领导带队外出大力开展招商活动。在前不久于成都举行的旅游招商说明会上,签约6个项目,签约资金12亿元。上半年,到阆中考察投资的美国、日本等国家和香港、深圳等地的客商达到45批(次)近200人。    人人参与  共创精品   推进旅游开发的强势宣传特别是“群体意识大讨论”的深入开展,使阆中全市上下形成了“爱我阆中、建设阆中”的浓厚氛围。   该市的四大班子形成了高度统一的观点和意见,一致认为:不抓旅游不得了,抓了旅游了不得。市领导把旅游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抓好工作部署和督促检查,为旅游提了神,撑了腰,鼓了劲。   各有关部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树立大局意识,毫无保留地支持旅游开发。该市教育局投资350万元建设的办公楼刚刚竣工,就得到此处要恢复建设清代道台衙门的通知,他们从大局出发,不讲条件地拆除大楼。市旅游局顾全大局,将原属自己管理的贡院交给了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经营管理。   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于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大潮。市建设局的职工为古城的保护性开发做了大量的工作。清洁工人栉风沐雨为城市的洁净与靓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市公安局江南派出所民警尽职尽责服务旅游,该所地处城郊结合部,辖区内有5个景点景区,游客众多,所里的6位民警竭力创造旅游安全环境,上半年人均加班值勤在150个小时以上。   广大市民对开发给予大力支持,人人以“为古城开发献一份智出一份力”为荣。众多企业和个人为保护古城捐款捐物。老红军吴光辉、杨辉夫妇在生病住院期间,仍心系阆中建设,为古城保护捐款1000元。参加导游、出租车驾驶员等职业培训的市民十分踊跃,上半年全市已培训了300名导游、400名出租车司机。   阆中市民的行为处处体现出“人人是环境”的意识,特别是他们的文明卫生习惯,令到此参观者赞不绝口。走在大街小巷,尽管天气炎热,我们却见不到一个赤膊者。街道整洁,没有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经营有序,看不见乱摆摊设点者,也听不到小贩扰耳的叫卖声。   古城区的居民见到前来参观的游客,均微笑相迎,热情相待,使游客如沐春风。我们一行漫步古城区,见到当地一位胡姓退休干部,他高兴地把我们带到他那世代居住、古朴悠雅的胡家民居参观。当同行的阆中市同志介绍我们是来自德阳的客人时,胡家人表现出格外的热情,领着我们逐件欣赏窗花、牌、匾等民间艺术品,为我们详尽地解说当地的民俗文化。   新的发展理念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使阆中旅游业结出了累累硕果。上半年,共接待游客4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2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进入6月,旅游更火,两个月来,到阆中旅游的人数高达20多万人次,一时间,宾馆、饭店爆满,各型外地车辆川流不息。   正如旅游开发是阆中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阆中人在发展旅游业中所体现的工作思路和作风,集中展示了他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可贵精神。正是凭着这种精神,阆中市在上半年目标考核中取得了南充9县(市、区)排名第一的骄人业绩。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名城阆中将以更加文明、富强、秀美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