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楼市杂谈:第一视觉印象

admin 2004-01-22 来源:景观中国网
  此文所指视觉是对楼盘色彩的一种感应。它与楼市关系大吗?以前可能不大,因为顾不上;现在则需大谈而特谈,以期引起各方的关注,从而进行有效的楼盘色彩规划,以凸显中国建筑的色彩
  此文所指视觉是对楼盘色彩的一种感应。它与楼市关系大吗?以前可能不大,因为顾不上;现在则需大谈而特谈,以期引起各方的关注,从而进行有效的楼盘色彩规划,以凸显中国建筑的色彩文化。   笔者曾在小范围内做过一项调查,问题是:您对北京新楼盘外观颜色印象如何?有1/3的人认为比过去有所进步;有1/3的人认为外观颜色缺少变化;还有1/3的人直言不堪入 目,太怯了。结果是2/3的人对楼盘的色彩表示不满意。   前一段,新希望集团老总刘永好评论说“北京没有好房子”,话虽很刺耳,但深究一下的确如此,北京楼盘给人的第一视觉印象就是缺少协调性,乱字当头,在一片涂鸦之中,能发现好房子吗?因此,与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比,北京输在了第一视觉印象上。   笔者举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亚运村早期的建筑全是亚白色的,如果坐车从北四环由西往东行驶,过了健翔桥,远远看到路两侧高耸的数十栋楼盘,马上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它与城市天际线形成了蓝白色对比,非常地和谐。然而,驶过安慧桥往东到小营桥一带,视觉感受马上变了,两侧新起的栋栋建筑,从单体上看各有特色,但从整体上讲给人零乱的印象,因为它们之间的色彩互不相容,在方圆不到两公里的范围内,既有浓重的咖啡色,又有粉中带棕的土黄色,还有亮丽的粉红色,再夹杂着白色、灰色,这么多色彩混杂在一起,会是种什么视觉感受呢?   笔者以为,如果在亚运村东西延长线,乃至整个北四环两侧的楼盘都能采用亚白或浅灰色调,整体感就出来了,可惜这已成为了永久的遗憾。   笔者只是以亚运村为例子,类似的情况在京城比比皆是。尤其是在商圈旺地,见缝插针地竖起栋栋楼盘,这些建筑多分属不同的开发商,小的五六万平方米,大不过20万平方米,互不把对方当成场景环境,进行色彩的协调设计,以求一种整体感,却在那张扬色彩的个性化,结果是出现了无数块膏药社区和百衲布般的街区,视觉污染不断加剧。   记得北京在两年前曾下决心规划城市楼盘色彩,并以灰色为基本色调,但因出师不力,遭到不少非议,未能坚持做下去。现在回过头来反思一下,当时的规划部门如能顶住压力,不断改进工作,京城楼盘的整体色彩感应有所体现。   京城是个具有浓重文化色彩的古都,应提倡并丰富建筑色彩文化。从现在起,我们的城市规划部门、我们的建筑设计师、我们的开发商应担当起抒写京城建筑色彩文化的重担,不能再各自为政、各行其事,让京城从二环内的中灰色调,到三环的浅灰,再到四环的亚白色,慢慢扩散开去,起到由深到浅的逐步过渡,慢慢亮丽起来,形成京城独有的建筑色彩景观。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