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圈地炒地使房价攀升 治理房产过热要抓源头

admin 2004-05-11 来源:景观中国网
今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继续实行近两年来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策略,进一步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统计显示,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
今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继续实行近两年来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策略,进一步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统计显示,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1.1%,成为投资高增长中的重要推动力量。   过去5年,全国房 地产开发投资年均增长19.5%,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12.7%提高到17.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直接或间接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每年保持在2个百分点左右,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存在着一些过热的苗头。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土地市场不规范,炒地圈地热等现象仍然存在。据国土资源部的最新调查,2003年,冶金、化工、纺织等行业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50%以上,带动建设用地比上年增加了49万亩,增幅达17%。不仅造成某些行业投资过热,同时还因为占用耕地,直接威胁粮食生产安全。一些学者和有关部门认为,土地占用过多,要实行较为集中和严格的土地控制政策。因此,对过热行业投资资金来源和土地使用进行控制,成为中央政府2004年宏观调控的两大法宝。   众所周知,土地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载体,而土地的最大经济特征就是稀缺性。与其他生产要素相比,土地的供给弹性最差。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垄断性与土地需求的多样性及投机性,必然会导致土地价格的上扬,从而使房地产价格偏离资产的实际价值,为泡沫的生成提供了基础条件。而土地市场的不规范,炒地圈地热等现象是造成大城市房价攀升的根本原因。   规范土地市场,最重要的是从源头入手。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部门之一的国土资源部,针对一些行业投资过热并大量占用耕地威胁粮食生产安全的情况,决定将今年建设用地指标压减20.3%,占用耕地指标压减23.4%。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行业,比如水泥、钢铁、电解铝,上这些项目的土地就不能供应。   国土资源部提出,2004年将继续加大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的力度,加强建设用地的供应调控,严格控制土地的供应总量;严格执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严格按标准供地;继续推行土地资源市场配置的供地政策,加大土地市场地价变化情况的监测力度,充分发挥地价的“晴雨表”作用和杠杆作用,适时适度进行调控,确保地价水平稳定。建设部等四部委不久前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城市建设土地供应和土地出让的管理,城市建设中土地征用、土地开发等活动,不得违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为增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体系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一体系将全面、及时、准确地采集房地产市场基础数据及相关数据,对市场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作出准确判断,并通过向社会发布市场信息,引导市场理性投资和消费。预警体系的建设,将有利于降低不确定性,减少房地产泡沫。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