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渐行渐远的历史符号
admin
2004-12-27
来源:景观中国网
曾经是国民政府首都的南京,留下了许多民国历史的痕迹。然而,由于历史的沧桑,有的已毁于兵燹灾害;有的已拆迁变异,幸存下来的已是凤毛麟角。随着总统府附近的仿民国建筑群“南
曾经是国民政府首都的南京,留下了许多民国历史的痕迹。然而,由于历史的沧桑,有的已毁于兵燹灾害;有的已拆迁变异,幸存下来的已是凤毛麟角。随着总统府附近的仿民国建筑群“南京1912”正式开街,民国建筑这一南京宝贵文化资源,再次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1929年国民政府所作的《首都计划》是中国进行最早、规模最大的城市规划设计。当年,这部计划确定并实施的道路构筑至今仍是南京的主要城市干道,中山大道两侧多姿多彩的民国建筑和修路时栽下的行道树一起组成了南京独特的城市景观。而且许多建筑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发生过惊天动地的故事。
清末,南京下关开埠,宁沪铁路动工建设,并选定在西邻长江口、东接仪凤门(今兴中门)的龙江路兴建“南京车站”(今南京西站),这是南京最早的火车站。1912年元旦,孙中山从上海乘火车来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下关车站成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府诞生的入口处。为此,孙中山曾题词:“民国建设,发韧于斯。”
下关还有多座民国年间的西洋建筑,其中最有名气的是位于宝善街口的扬子饭店,现在是下关区公安分局所在地。这座建筑始建于1914年,由英国人设计并主持建造,以明代城砖砌成,按英国中世纪城堡式、西洋圆拱发券风格。外观雄伟朴实,内部豪华气派,有浓郁的西方浪漫情调。1933年4月,宋庆龄为营救被捕的第三国际远东局负责人牛兰和其妻汪德利,从上海来南京下榻在扬子饭店。就是在这幢房子里,宋庆龄“舌战汪精卫,释放牛夫妇”一时传为佳话。
鸡笼山北极阁之巅有座宋子文公馆,这座1933年杨延宝设计的建筑为西方乡村式别墅。屋顶是进口的白水泥铺在八卦洲产的芦苇上而成的。1936年12月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后,这里成了囚禁张学良将军的“囚张楼”。
傅厚岗30号现在是省级机关第一幼儿园的所在地,只是门口一块不显眼的牌子,提醒了过往人们,这原是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的公馆。1949年4月20日,就是在这里,李宗仁最后拒绝了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第二天,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23日,百万雄师过大江,南京宣告解放。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南京出现了许多西洋式建筑,诸如英国怡和洋行建造的四幢别墅楼(今丁山宾馆内)、最高法院和集中于山西路、颐和路一带的政要住宅、外国使馆等,与此同时,也新建了不少在西洋建筑形式上套用中国大屋顶设计的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我国民族形式建筑:1926年仿中国宫殿式建筑的金陵大学(今南大)北大楼、金陵女子文学院(今南师大)的建筑群。1929年的中山陵以及上世纪30年代建成的小红山官邸(今美龄宫)、铁道部(今政治学院)、立法院(今军人俱乐部)、华侨招待所(今议事园)等。
还有一些就是中西合璧式,主要为上世纪30年代建成的中央医院(今军区总院)、紫金山天文台、外交部大楼(今省人大)、国民大会堂(今人民大会堂)、国货银行(今新街口邮局)以及上世纪40年代所建的永安商场、太平商场等。
这些建筑倾注了许多著名建筑师的心血,特别是吕彦直、童隽、梁思成、刘士龙、卢奉璋、徐敬直诸先生,更是为此呕心沥血。其中最高法院的设计颇有情趣,别具一格:进入院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位于院中央的园形花池,池中设有碗形喷泉,寓意着“一碗水端平”。而外形结构为三层的办公大楼,心细者会看得出,不管正视或俯视,其形均近似“山”字形,寓意“执法如山”。进入楼层后还有一“景”,透过玻璃可见蓝天,明亮耀眼,这一设计既为楼内每层走道起着采光作用,又寓意着“明镜高悬”。
除此以外,原中央饭店的建筑也有一段趣闻: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前,上海有位商人叫江政卿,他看准了形势,认为南京成为首都的可能性极大,斯时,政治中心的地位必将带动商业发展,遂买下大行宫附近一块地皮。不久中山东路开通了,大行宫成了繁华的商业中心。江政卿决定在此兴建一栋六层楼的中央饭店,这在当时已属少见的“高层建筑”。然而建筑执照却迟迟批不下来,一打听才知道,原因是距饭店北面100多米处正是赫赫有名的国民政府(后来的总统府)所在地。中央饭店一旦建成,居高临下,对国民政府的保安是个隐患。江政卿不甘心,则想方设法找关系,终于被他打通了关节,但只准建三层楼房,南面临街加建四层,并规定必须在饭店北面兴建照壁一座,作为屏障,以挡视线。江政卿一一照办。不久,这座照壁也就拔地而起,这就是长江路改造前我们所看到的“总统府”街对面那面大照壁。
据市规划局统计,南京现存民国建筑有近千处,其中119处是近代优秀建筑。前年10月,有36处民国建筑列为第5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许多民国建筑正在逐年消失,如新街口的中央大剧院(后为中华剧场);鼓楼的馥记大厦(后为鼓楼百货商店)、原中央银行(后为鼓楼食品商场)、曙光电影院等。今年国庆期间,始建于1934年,曾经是世界顶级剧场的新都大戏院(后为胜利电影院)在市民的视野里灰飞湮灭。诚然,城市需要进步、需要建设,发展和保留永远是矛盾的,我们不能苛求留下每一座民国建筑,否则,我们只能生活在百年前的老房子里。但我们可以在进步中保留,开发利用有历史价值的优秀民国建筑,成为城市景观和旅游的发展空间,这应该是我们南京人的追求。
本文撰稿 苏洪泉 赵子云
1.原司徒雷登住宅
2.原宋子文公馆
3.原杨延宝住宅
4.原中共代表团驻南京办事处
5.原中央博物院建筑群
6.原中央大学大礼堂
7.原中央体育场建筑群
8.原中央研究院建筑群
9.中山陵建筑群
10.中央饭店
11.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
12.航空烈士公墓
13.金陵大学北大楼
14.金陵女子大学华夏图书馆
15.拉贝故居
16.石鼓路天主堂
17.音乐台
18.原国民政府建筑群
19.原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
20.原励志社大礼堂
21.原八路军办事处
22.原大华大戏院
23.原福昌饭店
24.原庚子赔款办公楼
25.原国立美术馆
26.原国民大会堂
27.原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建筑群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