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京城社区水景禁不起“回头看”

admin 2005-03-17 来源:景观中国网
  “湖水碧波荡漾,小溪流水潺潺,微风徐徐,树姿摇曳,仿佛江南水乡……”在房产广告如诗如画的描述中,人们对水向往的天性被释放出来。因此,尽管北京面临水资源匮乏、水费上涨、污

  “湖水碧波荡漾,小溪流水潺潺,微风徐徐,树姿摇曳,仿佛江南水乡……”在房产广告如诗如画的描述中,人们对水向往的天性被释放出来。因此,尽管北京面临水资源匮乏、水费上涨、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房产商开发水景住宅的热情却丝毫未减。然而,回过头来看一看,前几年以水景为主要特色的社区,如今却面临着诸多问题。  
    
  记者走访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水景小区,如顺弛临海、珠江绿洲、今典花园等,看到的情景与当初楼盘开盘时迥然不同。有的社区人工湖干枯见底,湖中的植物早已枯死,喷泉也不知去向;有的社区干涸的湖底成了社区居民过往的捷径,久不放水的喷泉池也成了物业公司堆放建筑材料的临时仓库;只有在个别拥有超大型水面的社区里,还能依稀看到往日的景观。  
    
  一些居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出强烈的不满:“现在的景致和当初购房时看到的效果图相差太大了,而且水质一年比一年差”;“ 前年每到节假日喷泉就会喷水,去年只有节日才喷水,今年索性一次也不喷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水泵坏了”;“冬天放不出水来不能想想办法么,这么裸露着水泥池底,从楼上看下去很不美观”……  
    
  居民的强烈反应是在情理之中的。据统计,北京水景楼盘的价格比同地段的“旱楼盘”高5%至10%,同一楼盘中面向水景的户型也比其他户型每平方米平均高出400元至1000元。业主花高价是为了长期享受“亲水景观”,而现在水景禁不起时间考验,实在是令人失望。  
    
  一位物业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区水景日常维护对物业公司来说是一项比较沉重的负担。首先,由于大部分水景为人工建造,其结构体系、防水层、水循环系统、溢水与补水系统、贮水池、地下管线都面临着繁重的维护工作;其次,去年北京的水价开始上调,用以补充水量蒸发的费用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高;再次,冬天水景容易结冰,达不到观赏效果,稍不留意还会冻坏水管,大多数物业公司只好选择一入冬就将水放掉。  
    
  北京水景社区出现的问题早在专家的意料之中,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博士早在2002年就曾指出制约北京发展水景社区的四大问题:一是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二是冬季结冰,需把水抽空,水底暴露;三是严重缺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四是防水和渗漏技术问题没有解决。  
    
  然而,只要有市场,水景社区就会继续存在。为降低资源浪费,防患于未然,有关专家向房产商提出建造水景的建议:一是建水景不要贪大,规模要适宜,大水池、大喷泉等设施耗水量大,后期维护负担不起;二是在设计阶段考虑池水的冬季景观问题,加强管线的防冻能力,且水面应相对集中,使其结冰期可作为溜冰场使用;三是在有效防渗的基础上加强池水的生态建设,在池边种植芦苇等亲水植物,在池中种植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在池中放养鱼、虾等小动物,使其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四是引入中水利用设备,应用部分中水补充水面的蒸发量,最终实现高效的“分质供水”,以缓解社区的用水难题。 

  延伸阅读:亲水住宅应建成都市风景 (2002年1月1日 北京晨报 记者 李雯)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