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绿色曼哈顿——大都会更利于环境保护

admin 2005-05-17 来源:景观中国网
  拥挤、嘈杂而繁忙的大都会与环境保护无缘吗?什么样的城市最环保?适合人类居住并不意味着节约能源。一个拥有宽阔道路、数量众多的公园和广场的城市,人均要消耗更多的资源。
  拥挤、嘈杂而繁忙的大都会与环境保护无缘吗?什么样的城市最环保?适合人类居住并不意味着节约能源。一个拥有宽阔道路、数量众多的公园和广场的城市,人均要消耗更多的资源。而在曼哈顿,人们住在窄小的公寓里,无法自己驾车上班,没有公园可以放松心情,住宅底层就是喧嚣的商店。在这样的条件下,曼哈顿人根本没有破坏环境的能力。为了整个地球,世界需要更多的超级大都会。 

  曼哈顿——环保社区 

  1978年,大学刚毕业,我就和妻子结婚了。那时的我们年轻、天真,都是自我感觉良好的空想家。我们在纽约的一个环保爱好者社区安了家,过了七年简朴至极的生活:房间只有65平米,没有洗碗机,没有垃圾处理设备,没有草坪,没有汽车;买东西都是走着去,要是距离远就坐公共汽车;由于居住空间有限,几乎没有大家当进门;电费大概是每天1美元。 

  我们的环保社区就是曼哈顿。大多数美国人都认为纽约是一片生态破坏严重、到处充斥着钢筋水泥、发动机浓烟和交通堵塞的废墟。但是和其他超级大都市比起来,纽约堪称是环保的典范。纽约是全美绿化率最高的城市,在全世界城市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人类对于环境最大的破坏来自于对化石燃料毫无顾忌地使用,但纽约在这方面还停留在史前时代。从20年代福特T型汽车风靡美国以来,曼哈顿地区汽油消耗量一直不高。82%的曼哈顿人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下班。这一数字是全美国平均值的10倍。纽约人均能源比美国任何一个州的平均值都低。 

  在美国,人口居住密度很低,每个家庭占有的土地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人们开车上下班,用杀虫剂和肥料整修大草坪,草坪上还要浇不少水造个潺潺小溪的效果出来。纽约良好的自然环境得益于这个城市人口的高密度性。曼哈顿区的人口密度是全美平均的800倍还多。150万人挤在60平方公里大的岛上,显然没空间浪费更多资源。大多数人不得不住进最高效节能的居住结构——公寓,大片的土地也节省下来给其他的美国人居住了。 

  浪费资源的郊区生活 

  我们的第一个孩子1984年降生。因为我和妻子都在郊区长大,所以也并不希望女儿在大城市中成长。孩子会走路不久,我们就把家搬到了康涅狄格州西北部的一个小城,离曼哈顿大约150公里。房子是18世纪修建的,正对面是一条泥土小道和一个自然保护区,周围是高大的松树。大雨过后,可以听到涨高的溪水沿山底奔腾流过的声音。鹿、野鸡到我家的院子觅食,有时候黑熊也来光顾。 

  但是这次乔迁却造成了生态大破坏。在纽约时我们一年用电量约4000千瓦时,搬家后就飞涨,2003年用电3万千瓦时——家里还没装中央空调。搬家前我就买了车,搬家后又买了一辆,10年后又添了第三辆。 

  我和妻子都在家工作,可每年还要开5万公里的车。大都是去做些日常琐事,但出门到哪都要开车。比如去租个电影看,两个来回就要消耗近8升汽油。最近的DVD出租商店也在16公里开外,而且每次都需要两次往返。在纽约住的时候,我们楼层外散的热量可为楼上的公寓供暖。现在,新式高效燃油炉产生的热能,大都通过我们已有200年历史的房顶散到繁星点点的冬夜天空中去了。 

  城市的人造感和能源利用率 

  提到环保这个词时,大多数人会联想起荒芜、未开垦的土地。纽约的地理环境经历了大规模的改造,现在的纽约几乎是一个完全人造的环境,地理轮廓早已湮灭。很多看似自然景观的东西,比如街边的树木和中央公园的岩石,都只是城市装饰品而已。 

  有关纽约生态的争论焦点总是如何降低纽约的人造感觉,例如增加公园的数量,提高植物覆盖率,在建筑物内部种花种草,减少交通堵塞,放慢发展速度,创造建筑物周边的开放空间。但是差不多所有建议都会降低纽约的能源利用率,而正是这种高利用率造就了纽约的人造感。 

  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常常是污染的危机地带。与面积相当的世界其他城市相比,纽约排放的温室气体量更多,使用的能源更多,产生的固体废物也更多。但是如果是以居民或家庭为单位,情况却恰恰相反,因为纽约的人口密度实在太高了。 

  我住的小城人口大概有4000,分布在树木成阴的100平方公里土地上,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人居住。不过,如果让800万我们这样的居民带上房子和全部家当到纽约那样大小的地方,继续高能耗的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把房子、汽车、车库、草坪、拖拉机和游泳池都层层叠叠摞起来,那一定比摩天大楼还高。同理,如果让800万纽约人以我们小城这样的居住密度生活,需要的土地相当于6个新英格兰州再加上特拉华州和新泽西州那么大。低密度的人口分布会加大对环境的破坏,也使环境问题更难发现和解决。 

  当然,在高密度的市中心生活有很多缺点。即便是最有钱的纽约人,住的地方也十分局促。曼哈顿噪音大,空气也不够干净。然而,除非地球人口锐减,否则高密度市中心仍不失为解决某些环境问题的好出路。借用计算机行业的一句专业术语,高密度城市是可升级的,但延展的市郊则不然。 

  把所有城市都建设成大都市 

  在这个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时代,我们面临的环境挑战不是如何让城市变得更像乡村,而是如何让其他大城市更像曼哈顿。纽约发展的独特性是公认的,曼哈顿街区的建设规划是由商人设计的。他们关心的是经济效益而不是建筑物之间有多少林阴大道,有多少公园和空余空间。这种紧密的建筑格局事实上更加人性化,因为它把一个城市的商业、文化和其他功能更紧密地结合了起来,增强了城市的实用性。 

  20世纪初,汽车的出现和普及使曼哈顿的交通十分繁忙,道路已经不足以容纳所有的汽车。亨利·福特认为汽车是一种工具,把人们从悲惨的城市生活中解放出来,自由旅行。“未来的城市将是外延的、地区性的,将是汽车、良好的道路、电力、电话和无线电的结合产物。人们希望过上更加自然更加原生态的生活,享受更舒适更贴近自然的环境。”这个想法促进了城市郊区的发展,听上去十分诱人。但这引起了城市无限制的扩展、高速公路的修建和垃圾污染的问题。 

  在人口密度和汽车数量方面,洛杉矶是纽约最有力的反例。洛杉矶城市发展起步较晚,正好可以依据汽车的需求发展建设。华盛顿特区的建设也很有代表性:呈辐射状的宽广的大街、交通枢纽、大面积的公共绿地,还有用于举行各种仪式的城市空间。华盛顿一向被认为是全美大城市中最富于智慧美感、最具欧洲风格的城市。但从生态角度分析,华盛顿的规划却十分糟糕。宽阔道路便于汽车行驶,低楼层、低密度的建筑拉大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华盛顿有很多散步的好去处,但是步行出行却很麻烦:道路太宽,过街很难,交通枢纽复杂,与其说便利还不如说是障碍。夸张的空余空间阻隔了步行道,公园和开放空间会制造走不通的死胡同,使人们不能在社区间自由穿行,同时减少了社区的活动。由此,城市的活力便降低了。此外,华盛顿很多地方同功能建筑过于集中:宪法大街上有很多威严的建筑,但几乎找不到干洗店、中餐馆和杂货铺。 

  发展公共交通系统,让居民住在市中心 

  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的最直接的方式是让更多的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但是在美国的很多城市,公共交通都处于停滞状态。纽约的公共交通运营里程占全美国总里程的近1/3一,是华盛顿地区和洛杉矶总和的4倍多。纽约与美国其他的城市实在是太不相像了,所以城市规划者和环保主义者都愿意把纽约看成是一个例外而不是例子。 

  最基本的一点是,人口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公共交通才有可能发展。对于所有的城市来说,一旦人口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两个结果。第一个结果:使用机械工具出行的人将减少,也就是说更多的人会骑自行车或步行。 第二个结果:私家车的使用将减少,公共交通的使用将增加。这里所指的“一定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700户人家。一旦超过这个密度,当地就有足够的乘客资源和服务需求,那么公交公司就可以设置路线了。 

  在美国,不管是市政府、州政府还是联邦政府,都不愿扶植公共交通系统,他们更愿意投资修路以便利人们驾车出行。如果一个城市的交通因私家车太多而堵塞的话,市政府一般会投入资金建设新的道路或者加宽现有道路。这种做法实际上使原有的问题更严重了。因为它引起了“诱导性交通”的问题,新修建的公路都会分流公共交通系统或其他更高效交通工具的乘客,同时也促使更多的人到城外居住、更多的商业活动向城外扩展。建造新公路引起了不良后果,畅通无阻的道路会让人感到驾车的无穷乐趣,那么很快路上就又会挤得满满的了。 

  相比之下,更好的方法是逐步减少现有道路的数量和停车空间,使人们使用更利于环境的交通工具。纽约人特别喜欢公共交通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城市交通实在是太拥挤了,自己开车非常麻烦。在曼哈顿市区开车,速度和走路差不多,拥挤的交通让人们更愿意坐地铁。而且路面上车的数量减少了,人们步行或骑自行车也就相应的更安全了。 

  交通便利促进了城市的扩展,却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人们可以住到离市中心更远的地方去,开发新的无人居住的郊区。而住在这样的郊区的人又会大量使用私家车,随之而来的还有拔地而起的购物广场、学校和加油站。什么情况下公共交通对环境最为有利呢?将人们集中在市中心是最好的。 

  高楼大厦更节省能源 

  美国城市居民用电量大约是非城市居民用电量的一半,而纽约居民的用电量比全美城市平均用电量还少。纽约的电价比其他它城市都高。在纽约,除电费外,用户还须缴纳相当于电费20%的税。 

  提起绿色建筑,人们总想到小一点的建筑。落基山研究所总部曾被人们推举为这类建筑的典范。它的建筑面积为370平方米,隔热性能很好,弧型墙体厚40厘米,可以随太阳方位不同改变朝向。但是这些创新在环保性能上却效果不佳,墙体外表的太阳能电池所产生的电能,还不够整个建筑电能需求的1%。 

  环保主义者一直认为高大的建筑从本质上讲是浪费的,因为在修建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会增加当地下水道、输电线和供水系统的压力。但高大建筑每平方米建筑空间暴露在外的表面积比小型建筑物更少,这就意味着高大的建筑较少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在凉爽的季节,因为高大建筑的屋顶面积小,所以吸收的热能就少,这一特点在曼哈顿这个建筑物间隔很近的地区尤为突出。高大的建筑不但在夏天更加凉爽,在冬季也更容易保温。高楼里的居民上下使用的电梯,需要的机械能较少,也算是世界上最节能的运输工具之一。 

  回收利用、汽车与能源危机 

  不久前,我跟一个朋友说纽约是美国最环保的地方,她感到十分不解:“是因为纽约又在发起什么回收利用运动吗?”她的提问反映了环保运动的一个根本性错误。人们被灌输了一种谬论:环保最重要的就是每星期要把易拉罐、瓶子和报纸收集起来,回收利用。 

  回收利用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人们感觉可以在不改变现有生活方式的同时保护环境。但大多数情况下,再利用对于环境保护并没有太大作用,很多时候甚至还对环境有害。人们拿去回收利用的废物都是“下降性循环”——大部分变成不实用的东西,最后统统被倒进垃圾掩埋场或是焚化炉。回收利用的过程中还常常产生有毒气体,消耗燃料以及其他一些负面影响。 

  迄今为止,美国人对地球最大的损害并不是每天扔掉的报纸,而是每天消耗的约32亿升石油。这一点所有人都明白,只是大家就好像酒鬼不承认自己喝醉了一样,不承认石油消耗对环境的影响。要不然为什么科学家一再指出石油燃料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而同时世界上的车却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拥挤、燃料利用率也一再下降呢? 

  人们习以为常的廉价石油可能不会马上用尽,但人类已经消耗了上万亿桶石油,相当于地球存储量的一半。世界将爆发石油危机,并不是在人类耗尽所有石油之时,而是在石油的开采量首次低于世界需求时发生。到时,经济法则就会起作用,将危机的影响扩大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找到解决能源危机的可行办法之前,人类面临的是汽车和为汽车修建的公路。汽车定义了人们的文化和生活。汽车意味着速度,意味着性,意味着力量,也意味着被释放的自由。汽车为主人提供一切。 

  汽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为人们带来的距离拉近的虚幻感受。汽车使人们生活在更远的空间,破坏了汽车应有的积极影响。在典型的美国城市凤凰城,街上几乎看不到有人走路。如果你有幸看到了,那位步行者一定会告诉你住在这样一个家家都有漂亮房子和三辆汽车的城市是多么幸福。但在不工作的时间,大部分凤凰城的居民都窝在家里看电视,因为没什么其他的事可做。 

  搬到郊区吸引人的一点是,在那里可以拥有大片的土地。但是当你驾车穿行在郊区,在这些人家的院子里几乎看不到人。如果有,那人肯定是在用割草机修剪草坪。现代郊区的院子是用来让人照顾的,真是一种完全不正常的存在。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