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五年之路——行进中的中国人居环境建设

admin 2005-11-06 来源:景观中国网
背景介绍:  中国人居环境奖是参考1989年联合国的“联合国人居奖”,1996年联合国的人居中心和阿联酋发起的“人居环境最佳创意奖”。我国从1990年起参加该两项奖项的评选,已有

背景介绍:
  中国人居环境奖是参考1989年联合国的“联合国人居奖”,1996年联合国的人居中心和阿联酋发起的“人居环境最佳创意奖”。我国从1990年起参加该两项奖项的评选,已有13个项目获奖。

  为表彰在国内城镇建设中的优秀城镇,单位和个人,我国于2000年设立了中国人居环境奖,共设两个奖项:“中国人居环境奖”旨在表彰在城市治理中中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的城镇。“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主要对优秀的项目,单位和个人设立。以审报方式每年评选一次,由建设部予以表彰。奖项注重以人为本的创新精神,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关注在中西部地区经济,自然条件落后地区的环境改善。设立至今,已有11个城市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奖,159个项目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摘要:
  今年是中国人居环境奖设立五周年,当然中国的人居环境建设不止5年。11月3日上午10点,在北京农展馆举行了第五届公共工程和市政基础建设博览会的开幕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建设部原副部长赵宝江、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李东序、建设部质量安全与行业发展司司长吴慧娟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福州、成都等36个城市和建设主管部门积极参与展示了各城市在建设人居环境的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较为引人注目的有烟台市的旧区改造、北京市的绿地公园和旧区更新等。

  同期举行的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论坛和建筑节能高峰论坛分别在3日下午和和4日举行。这次会议就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人居环境”的主题,开展对中国人居环境的发展建设进行总结与回顾,针对人居环境建设中的节能与绿色建筑、城市快速交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题研讨,集中展示了我国在改善人居环境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先进经验。出席会议的有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李东序,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建设部原副部长周干峙院士、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博士、加拿大LVC国际投资集团总裁魏建军等领导专家及企业代表与会发表演讲。景观中国就此次论坛进行报道。


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现场

  在11月3日下午举行的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李东序历数了中国城镇建设的目标, 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

  在介绍了“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设立背景和近年来城镇环境改善的绩效后,李司长强调说:“‘中国人居环境奖’评奖标准中,还特别包括项目是否有拖欠民工工资,和因拆迁问题引起的纠纷,如果有这样的情况,一律实行一票否决制。”

  “烟台市以组团规划,整合资源,开发品牌为行动方针,改造旧城区”烟台市城市管理局局长金延铭说:“提升了整体区域的价值。在进行改造前做了大量宣传工作,整治环境和基础设施,为贫困家庭提供廉租房,收到了一百多封感谢信。这个项目也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
  
  南京鸿宇市政集团是一在市政建设中民营资本,其董事长吕晓宇报告了他首创的综合“管廊”建设和实施状况。

  他首先陈述了国内地下管道的现状:“管线老化失修、管理观念陈旧、档案信息缺失、市政经费不足。”他总结道路频频开挖的“拉链”现象是:“中国的地下管线普遍存在着有事故隐患的浅埋情况,同时对未来发展未设置管线预留空间,并且由于不同管线涉及不同职能部门,不同部门的利益无法避免的造成运行的低效。而这是管线管理的关键问题,只能由政府出台具体的法规政策来协调和鼓励。”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博士以“4000年的悲剧”为题,将一具丧生在4000年前中国青海的泥石流遗骸与近日发生在美国新奥尔良城的飓风惨剧并列,漫长的历史似乎并未能改变多少人类在天灾面前的脆弱程度。灾难中人类丧失的不只是金钱,还有宝贵的生命和土地曾经给予的安慰。俞博士以“反规划”的实践案例台州为例。向与会者介绍了他的“反规划”理论,即先于城市规划之前,基于生态安全性的考察。给洪水以通道,与生态共相安。而非强加于自然,年年高筑的的堤坝。

  加拿大LVC国际投资集团总裁魏建军在谈到“山水文园”项目时说:“我们特别注重品质,在绿化种植方面,派了一百多人在全国范围挑选,小区内有上百年的大树。”

  在4日的建筑节能高峰论坛上,建设部科技司副司长武涌介绍了今后两年的建筑节能工作重点,在回答几个提问者时,他谈到,建筑节能的前期投入可由后期降低的维护成本抵消。而此类节能技术的推广和执行上,离不开政府的介入, 引导和财政补贴作用。

  美国能源基金会帮助中国政府制定了节能标准,也参与实施项目。负责人张瑞英女士说:“目前在中国对家电实施的强制性节能标识试点的效果很好,市出现了自然淘汰现象。下一步要做的是节能门窗的标准,甚至是对新建建筑实行节能标识,尽快使之符合节能标准。”

  在之前的提问屡次被武涌打断后,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工业学院的丁教授第二次站起来说:“建设部的会议我很少来参加,而这次我还带了四位研究生,我们都知道,节能这块儿,设计到施工,缩水了一半,施工再到运行,又缩水了一半。设备运行部门和科研部门是分开的,科研部门没有经费。我们已经做了7年的一个地热项目,设备已经坏了一半,到了无米为炊的地步。能否加强对行政部门的宣传,我们也希望能和你们合作项目来解决资金问题。”

  张女士回复说也许无法提供专款,但会考虑合作的可能。丁教授在座位上点了点头,会场安静了一分钟。

  建设部信息中心国际项目负责人姚培介绍了新出台的建筑设计审查制度背景和内容,对几个夏热冬暖地区的调研情况,和目前国外与信息中心合作的关于国内建筑节能与改造的项目。

    (附:1.中荷合作   
        中国西部11个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经济使用技术及示范
       2.中德合作
        中国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中国西部城市资源节约与环境改善
       3.世界银行 
        中国供热改革与建筑节能
       4.中法合作
        中国住宅领域提高能效与可持续发展)

  之后,四个进行节能试点的夏热冬暖地区的负责人员做了项目实施情况和成果报告。

  2005年的“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将在年底揭晓。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