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申遗:拯救大熊猫栖息地

admin 2006-01-04 来源:景观中国网
  全球现存的野外大熊猫仅存1590多只,主要栖息在群山环抱的四川盆地   申遗:拯救大熊猫栖息地   目前,除了赠台大熊猫选秀,还有一项活动也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在“四川大
  全球现存的野外大熊猫仅存1590多只,主要栖息在群山环抱的四川盆地

  申遗:拯救大熊猫栖息地

  目前,除了赠台大熊猫选秀,还有一项活动也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在“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统一名称下,邛崃山系的大熊猫栖息地——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首先向世界自然遗产组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

  去年10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考察组完成对“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考察,今年3月,评估报告将提交缔约国以及世界遗产委员会,7月份进行最终评审。

  熊猫之家

  被人为分割成孤立的18小块

  据卧龙大熊猫基地专家李德生介绍,全球现存的野外大熊猫数量不过1590多只,主要栖息在群山环抱的四川盆地。近年来,四川大熊猫的栖息地面积扩大了三成多,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达到35个,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其种群数量稳中有升,大熊猫得到了有效保护。

  但是环境问题仍然不容乐观,由于卧龙自然保护区还有5000多百姓居住,一些人上山采竹笋、打猎,严重影响了大熊猫的安全。自1970年以来,大熊猫野外的种群数量仍在减少。经卫星图片显示的森林覆盖指数证明,四川省野生大熊猫的栖息地面积已由1974年的2万多平方公里缩小至1万平方公里,而且被人为地分割为18个小块孤立起来。其中大熊猫数量不足10只的就有8块。

  由于大熊猫栖息地的丧失和孤立,大熊猫的活动范围大大缩小,种群间就不可能再交流繁殖,加快了大熊猫的衰亡速度。

  不少自然保护专家既反对大熊猫圈养,更反对把克隆技术运用在大熊猫身上。他们提倡的就是栖息地保护。导致大熊猫种群减少、栖息地缩小的原因,除大熊猫自身退化和气候因素外,最主要的是人类活动对大熊猫造成的影响。因此,大熊猫专家呼吁:“保护大熊猫的关键在于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

  熊猫之喜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申遗

  目前,在“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统一名称下,邛崃山系的大熊猫栖息地——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正在向世界自然遗产组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据了解,这一带地区面积为951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5370平方公里。遗产提名地涵盖7个自然保护区和9个风景名胜区,这里约生活着300余只大熊猫和大量其它珍稀动物。待申报成功后,有关方面将打造“熊猫生态走廊”,将大熊猫保护区扩展到岷山、大小凉山、大小相岭山和秦岭等山系,最终将这几大山系连成一体,彻底改变目前大熊猫栖息地“岛屿化”、“破碎化”的状况,确保生态系统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也通过这种扩展使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得到有效而系统的保护,为野生大熊猫种群的基因交流和繁衍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条件。

  从去年9月30日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保护地委员会主席戴维·谢帕尔德博士、英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中国项目负责人毕蔚林博士专家一行从成都启程,前往邛崃山系大熊猫栖息地进行实地考察,徒步走过喇叭河自然保护区、宝兴邓池沟、蜂桶寨自然保护区、扑鸡沟、四姑娘山自然保护区。其间,专家们考察了大熊猫、扭角羚生存环境及生物多样性,考察高山生态环境、地质演变及冰川景观,考察该区域内对大熊猫的保护管理情况等,为今年世界遗产大会审议该项目提供重要报告。

  熊猫之盼

  今年7月“申遗”见分晓

  目前,“申遗”工作已进入评估阶段。

  去年10月9日,在对大熊猫栖息地进行为期10天的徒步考察后,由联合国自然与保护组织和国家建设部专家组成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考察团在成都举行了座谈会。会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保护地委员会主席戴维评价说:“政府和市民在保护大熊猫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对中国政府保护大熊猫的印象非常深刻。同时他建议,在管理方面需要建立一个功能强大的管理机制和执行机构。在道路建设、当地经济发展与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之间,要选择相互之间的互补性,尽量避免对栖息地造成破碎化影响。目前申遗的大熊猫栖息地的边界需要修订。

  据悉,考察组回去以后首先将准备评估报告,在今年1月份进行内部讨论,3月份评估报告将提交缔约国以及世界遗产委员会,7月份进行最终评审。(《华西都市报》供稿)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