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构建无锡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

admin 2006-06-12 来源:景观中国网
  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由同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和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办的“2006世界遗产国际高层学术讨论会”聚
  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由同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和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办的“2006世界遗产国际高层学术讨论会”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保护界知名人士。市委书记杨卫泽作为惟一受邀的城市代表发表演讲。6月9日晚,杨卫泽还出席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奖颁奖晚会,他与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山教授等因成功主持苏州平江历史街区整治改造规划项目而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 

  杨卫泽在研讨会上就“无锡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方式的转变”这一主题与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指出,要积极吸收国际、国内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经验,构建无锡利用保护文化遗产体系,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演讲着重介绍了我市在保护文化遗产过程中实施的“六个转变”。由行政保护为主转向以法制保护为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行政行为要逐步纳入法制轨道,在文化遗产保护上也应如此,以增强保护工作的刚性和力度;由单体保护为主转向单体保护与片区保护并举,文化遗产通常都是系统性、整体性存在的,为此要突出对重要历史遗存的片区保护,在继续加强单体修复保护利用的基础上,着力把历史街区、古镇古村的保护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由文物保护转向文化遗产保护,将文物保护的范畴扩大到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由被动保护转向品牌打造,打造历史文化发源地品牌、吴越文化精华地品牌、名人文化荟萃地品牌;由部门保护转向全社会保护,努力形成政府导向、多方联动、多元投入、有效利用的文物保护新体制;由单一保护转向综合保护利用,把文物保护和利用融入到整个城市发展中。最后杨卫泽指出,要通过“六个转变”建设保护利用体系,更好地发掘、利用好无锡的文化遗产资源,展示城市历史风貌,彰显无锡文化魅力,努力使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无锡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遗产日前夜,上海莫干山路50号振兴书院剧场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奖颁奖晚会,从权威的视角表彰那些为文化遗产保护做出卓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嘉宾席地而坐、低案上烛火跳耀、耳边悠悠飘来的江南丝竹、评弹,拉开了颁奖晚会的序幕。当杨卫泽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主席博卡帝先生手中接过奖牌时,他与全场嘉宾分享了自己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获得的启示: 

  “遗产保护是为了将来,为了可持续发展,所以我把这个奖项理解为是对未来的褒奖。”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杨卫泽在上海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呼吁全市上下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力弘扬优秀的吴文化和工商文化,吸收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加快把无锡建设成为一个最富有人文特质的文化名城。他指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遗产是这个国家、这个城市历史的见证、文化的烙印,也是前进的基础、发展的优势。保护遗产就是尊重历史、保护文化,就是夯实基础、发扬优势。无锡作为一座有7000年人类文明史、3100多年文字记载史和2200多年建成史的江南名城,是古代吴文化的发源地,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是当代乡镇企业的诞生地,遗产众多而又宝贵,我们要十分珍惜,努力形成富有自身特点的文化遗产保护之路,使文化遗产传之后世,永续利用。 (高飞)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